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经济人”活动的目标是获取利润,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道德人”活动的目的是有利于他人或社会,为了他人的幸福或社会整体利益。在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部分“经济人”与“道德人”至分离态势,即某些“经济人”对个人或企业自身利益的追求是以损害他人或社会利益为代价的。笔者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一个建立、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其初级阶段出现这种情况,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从中外思想史看,对“经济人”和“道德人”曾经作过充分论述的当推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斯密把“经济人”与…  相似文献   

2.
21世纪的主人应成为"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和谐统一,实现"经济人"和"道德人"统一的策略是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经济意识、文化意识和健康意识. 1责任意识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作为社会人,必须自觉履行道德义务.  相似文献   

3.
李煜 《经营管理者》2015,(3):218-2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道德建设都是我国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的重要方面。然而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探索阶段,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没有太多的借鉴经验,难免导致我国在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道德失范现象,这些现象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需要我们重新审视道德建设的问题,需要正确把握"经济人"和"道德人"的辩证关系。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只有实现"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完成法治与德治的整合,才能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助于中国梦的实现,有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4.
<正> 有人说,现代管理理论对人的假设已从“经济人”、“社会人”转向“文化人”;也有人说,未来的管理将进入“文化管理”阶段;还有人说, “品牌的一半是文化”、“文化是明天的经济”。其实,他们想说的就是21世纪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已演变为激烈的文化竞争。其中,以文兴商,以文促销,让营销披上文化的袈裟,赋予企业文化的品位与灵魂,正成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常竞常胜”的良策。  相似文献   

5.
<正>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我国加入WTO后,诚实守信、依法经营是企业参与国际经济交往、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最基本要求。加强信用建设、建立良好的信用秩序,已成为企业和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和信息流的合理正常流动的重要保证。 一、加强企业道德建设,诚实守信 企业作为具有各种权利和义务的道德实体,在参与经营活动时不断调节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产生了具有企业自律特征的道德要求——企业道德,它是企业及其员工在其生产、经营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完善的市场经济需要有良好的企业道德来支撑社会责任,这种社会责  相似文献   

6.
<正> 近翻市场经济资料,发现一些有建树的经济行家成功的“秘诀”中,常有一句话: “经济的一半是人文。” 这里的“人文”,显然指的是人的素质、文化精神和思想道德。纵观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新趋势,经济增长已不再单纯地依靠资本、技术等经济因素,还有赖于各种非经济因素,诸如文化的投入、道德的  相似文献   

7.
社会道德的本质是一种行为准则。针对公务员是社会秩序管理者的特殊性质,由我国公务员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引出我国公务员的社会道德水平低下。从公仆意识淡薄,市场经济环境导致公务员甘当"经济人",工作压力大导致消极情绪,缺乏约束机制等方面分析其原因。作者从道德立法、社会道德评价标准、恢复公务员公民身份、建立保证法律制度实施的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信用观念最初源于道德范畴,本意是指"诚实守诺,言行一致"。然而,道德意义的信用观念与现代经济意义的信用观念并非一回事。前者是单纯的道德追求,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不排斥等级特权的人际关系的反映;后者则超越道德追求,是以商品经济为基础,并以个体的独立、平等和自由为前提的经济生活的内在利益观和法律观。根据社会主体的不同,社会信用可分为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和司法信用等。由于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价值观急剧变动,社会信用的主体行为往往呈现出一种无序状态,社会信用已出现危机,严重威胁到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进而阻碍了经济的稳健成长,加快治理和完善我国的信用环境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正>当今道德领域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不应作为道德生活的核心规范而居于重要地位,非议和诋毁集体主义,甚至试图以各种非社会主义价值观混淆社会的主流文化。对集体主义的虚无思想倾向的根本缺陷在于:第一,对集体主义的虚无思想倾向割裂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辩证关系,否认集体主义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引领,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10.
营销深处是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人说,现代管理理论对人的假设已从"经济人""社会人"转向"文化人";也有人说,未来的管理将进入"文化管理"阶段;还有人说'"品牌的一半是文化"、"文化是明天的经济".其实,他们想说的就是21世纪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已演变为激烈的文化竞争.  相似文献   

11.
斯密笔下的"经济人"不仅有道德约束,并且在追求利己主义这个目的时,已经在手段上和结果上通过"无形的手"在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在实质上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社会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2.
韩和平  潘红 《决策探索》2002,(11):48-49
社会关系的核心是人与人的关系,社会道德的好坏就是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社会关系是否和谐.而市场经济秩序则是建立在市场原则与道德原则的统一基础之上的.所以,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有赖于社会各行业、各部门遵循职业道德和商业道德.  相似文献   

13.
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具有经济和伦理的"双重属性"。企业不仅是作为经济实体的"经济人",也是作为伦理实体的"道德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遵守伦理规范并不排斥企业追求正当的经济效益,一个真正对社会负责任的企业既要追求利润,又须遵守法律,重视伦理,广施慈善。  相似文献   

14.
道德榜样从传统社会一直延续至今,一直受到社会的关注,它是社会进步的正能量。但是当前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对我国传统思想观念与价值体系的巨大冲击,也影响着人们对道德榜样的认识与思考,所以加强完善道德榜样教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一个信用缺失的社会或国家无论如何是不能够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因此,在我国当前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大力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势在必然,而政府信用的建立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立的基石,政府信用在社会信用中居于关键地位。  相似文献   

16.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道德。而中华民族以儒家伦理为主要内容的传统道德,其思想精华至今仍是社会道德的一部分,它对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特别是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优秀传统道德之所以能够江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作用.首先是由于道德本身所具有的积极能动性。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一方面受制于社会经济关系,另一方面又有着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诈用。优秀传统道德作为社会道德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同样具有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关…  相似文献   

17.
《科学咨询》2004,(3):25-27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一个信用缺失的社会或国家无论如何是不能够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因此,在我国当前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大力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势在必然,而政府信用的建立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立的基石,政府信用在社会信用中居于关键地位.  相似文献   

18.
诚信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价值所在。诚实信用原则是诚信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形成的道德原则。加强诚信文化建设,提升政府为人民服务的能力,提高企业诚信度、美誉度,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对于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 先作一个必要的说明。我们知道,人的本性有不断的追求,当一个追求欲望实现之后,又有更高的追求,“经济人”理论和“社会人”理论其实质是对人本性追求欲望的两个划分阶段。组织管理在“经济人”理论的指导下,认为只要有  相似文献   

20.
<正>一、社会管理迫切需要进一步改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单位人"越来越少,"社会人"越来越多,就业和收入分配体制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的"单位制"社会管理已经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