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3.03.16-2013.03.22请登录会员区检索全文www.ccgov.net.cn黑龙江日报16日星期六引领沿边开放加速产业聚集哈牡绥东成龙江开放型经济引擎大众日报17日星期日山东将取消大气污染行业排放特权实施逐步加严的区域性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力争到2020年实现空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中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作为区域的"中心地",城市通过物流的辐射作用将其集聚经济效应影响到整个"辐射区域",集聚效应与物流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城市"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借助于产业集聚效应为动力的,城市功能则可通过物流的发展而得以体现。本文试图运用一些定量化的指标与数据来研究中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集聚效应与物流发展之间的联系,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黑龙江省对俄贸易是中俄双边贸易的"桥头堡",黑龙江省贸易总量占中国对俄进出口总额的20%之多,占黑龙江省对外贸易的半壁河山。黑龙江省对俄贸易的发展是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核心之一,本文分析了黑龙江省对俄贸易现状及真对该现状提出的黑龙江省对俄边境贸易发展的对策,其目的是优化黑龙江省对俄贸易结构,促进黑龙江省经济的持续永久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前,经济集聚现象越来越得到经济学界及区域研究学者的广泛重视,因此本文对当前区域发展的非常关注的经济集聚现象进行探讨,并就经济集聚的概念进行深刻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关经济集聚研究的几个有价值的新研究方向,如考虑集聚效应的城市最优增长控制,中小企业在集群中的影响作用,集群的价值链分析及价值转移分析,试图为经济集聚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观察视角.  相似文献   

5.
区域经济是一种聚集经济,是人流、商流、资金流等各种生产要素聚集在一起的规模化经济。随着现代物流在我国的发展,区域物流的作用对省际物流的影响越来越大,并直接左右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针对区域经济、区域物流与省际物流的协调发展关系进行一些探讨,力求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环境下探索出一条区域物流与省际物流之间相互影响、互相协调的发展规律,以促进区域经济和省际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而带动国民经济的长期、协调、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
区域民生经济贸易体系是开拓发展的体系。区域民生经济的高水平生产方式、经济方式将成为区域民生经济国际化的可能与现实。不断完善我国区域民生经济的各类贸易体系,可以为区域民生经济的全球化找到推进世界经济一体化向前发展的新路径。文明贸易体系是创新与创造思想结合,又是新的生产方式的体现,还需要相应的市场空间。文明贸易体系,可以让区域的人口素质提高,产生区域良性化的人口减少。人口数量更与区域的资源水平与生产水平对应,就会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会产生适合区域民生经济水平提高程度的新经济贸易体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成长,不少企业已有外向发展的趋势,不以个别的区域而是以本身的需求进行区域分工,也就是不针对某一国进行制造、采购并将产品销售到全国以至全球各地,而是在区域之间尽力消除彼此的贸易障碍,以加强区域的贸易互动并促进物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区域物流能力对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意义和重要性,首先定义了区域物流能力概念,然后建立影响区域物流能力的评价指标,分析区域物流能力研究方法,最后指出了当前区域物流能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趋势,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个金融集聚动因的理论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为金融服务业与其它产业有较大差异,所以传统的产业集聚模型并不适用于分析金融集聚.将金融服务业看作是特殊的产业,从产业集聚的角度,引入空间的概念,建立体现金融服务业特性的两区域理论模型,以此来讨论金融集聚的产生动因和可持续性.通过建立金融集聚的理论模型,揭示了地理因素所导致的机会成本、规模效益、金融服务产业在经济中所占份额和金融信息量是金融集聚的决定因素,并且产业集聚能够促进金融集聚的发生.同时提出两个区域由于地理因素所导致的机会成本增加倍数的比值可作为衡量中心区域是否为信息中心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郑阳 《管理科学文摘》2011,(13):156-158
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东、中、西部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的物流需求决定了不同区域的物流发展状况。从各个区域乃至国家范围来看,物流基础设施等的发展不同,结果形成了不同的区域物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重新走先进国家和区域渐进式的物流发展之路,将是一个成本高昂的漫长过程,一方面不能尽快达到企业的高速增长对物流的需求;另一方面我国区域物流发展将长期滞后于先进国家和区域。但是,我国物流产业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存在着“后发优势”。因此我国区域物流业的发展应该充分发挥 “后发优势”,通过借鉴先进国家和区域物流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进行技术的模仿创新、制度的借鉴改造、结构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是在中国主导下成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CAFTA),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区内部成员国的产业集聚与产业发展,并通过经济一体化效应,促进东盟各成员国产业升级和平衡发展,本次研究在空间经济学理论基础上,应用产业集聚常用的H指数和模型分析,实证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产业集聚效应和产业集聚到平衡发展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有效协调的一体化机制成为自由贸易区的平衡机制;协调加速产业转移;产业集聚的最终结果将走向产业平衡。  相似文献   

12.
总部经济为解决发展制造业与建设现代化城市的矛盾提供了一条战略思路。这就是将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集聚,而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外围地带成本相对低廉的地区,从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化的空间耦合,进而提高该区域资源配置的效率。这条思路为激活区域制造业存量、调整区域制造业结构、壮大区域制造业实力、提高区域制造业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区域制造业扬长避短,扩大区域产业的选择范围,促进区域产业水平的提高。应当利用总部经济的集聚优势,积极提升一批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产业发展水平,进而带动我国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贵州省现代物流与经济的现实情况,探讨了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作者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现代物流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且现代物流的发展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聚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具有正面效应,同时,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对产业集聚具有积极影响。本文借助波特的"钻石模型"进行了创新,建立了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互动模型,以此说明产生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提升的互动效应。  相似文献   

15.
区域物流对区域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高效集成的区域物流协作系统以产业集群理论为指导,结合具体集群特点,将实现区域内物流资源的高效整合。本文在阐述产业集群和区域物流协作特征的基础上,首先剖析了产业集群的物流需求,其次论述了区域物流对于产业集群的支撑作用,分析了产业集群与区域物流系统的协作模式。  相似文献   

16.
区域自然资源禀赋失衡和外向型经济特点决定了产业集群物流系统重组的重要性。本文围绕如何促进产业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在系统阐述集群物流系统模式重组内在动机的基础上,提出了业务衍生型、园区集聚型、联盟采购型三类系统重组模式,并对模式内在运行机理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7.
《领导文萃》2010,(16):F0003-F0003
福州保税港东临台湾海峡,西接赣,湘、鄂等省,处于长三角、珠三角两大经济圈汇集中心,总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包括商贸服务区,临港加工区,国际物流区,铁路物流区和港口集散区五个功能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集聚效应的视角,推导出区域总量生产函数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并以此计算出江苏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指数。对江苏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显示:江苏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指数在1994-2008年呈逐年上升趋势,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指数与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技术产业集聚所发挥的效应非常显著,高技术产业集聚推动了江苏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从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的视角去探讨江苏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因,为进一步研究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了方法论借鉴。  相似文献   

19.
区域物流一体化战略是滇中城市经济圈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结合当前昆明与玉溪城市经济圈发展的现状,得出昆玉一体化加速滇中城市一体化。然后,对昆明玉溪物流园区网络的形成背景及园区网络协同内涵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物流园区根据现代物流的网络理论被界定为区域物流网络中的组织节点,引入了物流园区网络协同发展的概念,同时论述物流园区协同网络对昆玉物流一体化的意义。最后,探讨物流系统中物流园区的协同模式。  相似文献   

20.
在江苏沿海开发过程中,实施沿海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加速人才集聚应摆在与发展沿海产业、加速沿海地区经济增长同等重要的位置。本文试图从分析沿海县域人才集聚的现状入手,探讨如何加速县域人才集聚,优化人才集聚环境,形成江苏沿海县域人才高地,进而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