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府信息公开是实践和谐行政价值目标的重要方面。政府信息公开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进行行政体制改革以消除制约政府信息公开实现的体制滞障,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运行保障机制,同时还要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型、公务员观念更新、公民意识的增强等主观条件的满足。  相似文献   

2.
杜芸 《经营管理者》2013,(30):301-301
政府信息公开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民知情权、建立阳光政府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建设民主政治的标志,然而,政府在面对公众日益增长的信息公开需求时,却存在公开意识薄弱、行政公开主体不清、信息公开法律不完善等问题。本文在知情权理论与公共治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政府应树立现代化公开理念、落实信息披露机制、完善信息公开法律法规以改善政府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3.
在政府信息公开的背景下,特别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施行以来,全国各地政务公开工作纷纷开展起来,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行政机关档案利用工作的变革,如《机关档案工作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各级政府机关应依法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档案信息查阅服务。在现行机制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与档案提供利用工作存在哪些不相适应的地方?如何寻求二者的结合点?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探究。  相似文献   

4.
行政公开原则是随着行政权的不断扩张而形成的一项在程序上限制行政权,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行政法基本原则。其内容应包括行政机关的议事活动及其过程的公开和行政机关制定或决定的文件、资料、信息情报的公开。我国新近颁布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后者的体现,今后的立法还应弥补前者的空白。在行政公开原则实行的过程中,为了节约行政公开成本,应充分利用电子化的公开方式,并引入市场机制,提高行政公开的效率。行政公开的范围确定上,应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合理平衡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如何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今年5月1日正式颁布。《条例》规定,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是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个人信息的经济价值日益突显,无论是行政机关在行政活动中收集、处理和利用个人信息行使一定行政职能 ,还是一些专门从事个人信息开发和买卖的中间商,在进行各种活动时,往往会收集、保存大量的个人信息,批量处理和传递个人信息会越来越容易,由此个人信息的非法收集、买卖和利用个人信息谋取不正当利益日益严重,侵害个人正当权益的现象已经十分普遍,如何保护个人信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时政资讯     
正国务院对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作出部署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对今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作出部署。《文件》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重点围绕行政权力运行、财政资金管理使用、公共资源配置、公共服务和公共监管5个方面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一是坚持依法行政,加大行政机关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公开力度,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二是进一步推进  相似文献   

8.
魏红 《领导科学》2006,(21):42-43
政务信息公开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新型责任政府、保障公民合法权利、提高政府公信力、降低行政成本、增强公共服务的基本要求,而信息技术在打破森严层级制度,实现公共信息有效公开,达成行政活动的透明、权威、民主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电子政务、网上政府等新型政府运作手段开始走向前台,当电视直播、网上互动等政务信息公开方式愈发引起关注时,党政领导干部的信息素养必然成为决定政务信息公开效度的关键要素及衡量国家信息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身为国家权力的执行者、行政活动的实施者及社会发展的推动者的党政领导干部,其…  相似文献   

9.
<正>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个人信息保护,采取了很多措施以避免个人隐私泄露和信息被滥用,主要包括:1.基础性立法。美国《隐私权法》、加拿大《隐私法》就行政机关,日本《个人信息保护法》、加拿大《个人信息保护与电子文件法》就企事业单位对个人信息的采集、使用、公开和保密问题作出详细规定。  相似文献   

10.
《领导文萃》2009,(1):7-8
按国家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国务院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部门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但往往一申请就碰“壁”。据了解,目前行政机关自身对信息公开的困惑主要有三:一是信息公开范围界定较难,对会议纪要、部门预算、研究报告等无文号信息是否公开把握不准;  相似文献   

11.
《领导决策信息》2009,(20):30-31
今年5月1日。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刚满一年。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各级行政机关应当在每年3月31日前公布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截至5月19日,全国31个省市区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通过各自政府门户网站对外发布,其中,浙江和广东两省仅有分部门年报,没有全省汇总年报。分项目看.23个地区公布了主动公开信息的汇总数据,  相似文献   

12.
正行政公开最初起源于西方国家,最开始的含义只是指政府行为的公开,然后才有了更多的含义,例如:法律公开、司法公开、立法公开等。行政公开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从一些政治家和学者自己的理论构想,逐渐发展成为如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设民主政府、阳光政府和法治政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法律制度。这一法律制度不仅可以有效的监督政府的权力及其工作人员,还可以有效的保障公民的合法  相似文献   

13.
前沿观点     
《领导决策信息》2008,(18):12-12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遭遇"阜阳事件"专家认为政府观念还没有转变备受关注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从此,13亿公民有权要求政府把信息公开作为常态,不公开则是例外。但就在此时,阜阳疫情事件却再度引发人们对政府如何公开信息的争议。从第一例患者死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现阶段,政府如果独自承担起培育公民社会的责任:由于潜利益集团的存在,必然造成相反的效果:政府越是介入社会,公民就越发依赖政府,即政府失败。听证制度及信息公开制度是促进培育公民社会发展的最具实际操作性的捷径;尽快制订和出台《听证法》和《信息公开法》,以法律的形式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成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领导决策信息》2008,(40):13-13
案例背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今年5月实施.被称为是我国进入"阳光政府"的标志。半年来,各级政府在信息公开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从实施情况看,问题还不少,全国许多地方都出现了公民或企业因信息公开问题起诉政府的案例。影响比较大的如刚刚  相似文献   

16.
论政府信息公开与网络档案信息资源整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政府信息公开构建法治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保障公民知情权、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网络档案信息资源是政府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整合网络档案信息资源,构建一个统一、标准、友好的信息服务平台,才能实现信息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切实保障公民知情权.政府信息公开又对网络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提出了更多具体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研究《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国务院相关规定、考察行政机关构建实施机制成败得失的基础上,研究了八项实施机制的建设思路,为行政机关构建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实施机制提供了系统的可操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各级政府办公厅(室)是各级人民政府的综合办事机构,属行政机关序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各级政府办公厅(室)同各级行政机关一样,应主动承担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的义务。在政府信息公开的实践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政府办公厅(室)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总体情况不尽如人意。本文拟通过总结部分地区的成功实践,就规范各级政府办公厅(室)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出浅见,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地方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存在公民参与渠道不畅通、信息公开制度不完善、政府部门自利性问题等。为了有效规范地方政府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行为,我们可以通过完善公民参与机制,重视公民的利益表达;完善信息公开制度;以公共利益为导向,规避政府部门的自利性行为等途径,确保政府制定出的公共政策与公共利益目标保持或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政府部门如何认清当前公共安全背景下的不和谐因素,着力构建社会和谐的运行机制,主动承担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应负责任,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而政府信息公开不仅是政府本身运作的内在需要,也是社会和谐发展、公民民主意识增强对政府提出的要求,是现代政府行政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