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借“科学”的名义和“伪科学”的棍子,以周易学、中医学等为切入点,打击中国传统文化的事件屡屡发生,令人痛心。“科学”本是人类追求真理的一种思维方式,中国先哲们也在追求真理。与西方“科学”分科而学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是,中国古代对客观世界的研究特点为“整体而学”、“综合而学”,《周易》、《论语》、《道德经》、《黄帝内经》都可以做代表。西方的“分科而学”也好,中国的“整体”之学也好,都是追求真理的方式和手段,而不是真理本身。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禾子  相似文献   

2.
由河南大学学报编辑部编审、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导师阎现章撰著的《出版传播策划学概论》(32万字)一书,于2006年11月与读者见面了。此书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是河南大学“编辑出版学丛书”之一。当今社会,策划已发展成为当代出版传播领域中一种重要的实践活动和传播现象,是出版传播业提高传播质量、增进传播效益、创造新的传播价值以及创造新财富的重要基石。出版是一种文化传播和经济传播活动,在研究理念上自觉主动地把出版与传播、出版与文化、出版与经济结合起来进行整体性研究,能够准确地反映和契合出版的本质属性和客观要求,尤其在…  相似文献   

3.
首届“中国四库学高层论坛”上的讲话,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关于如何推动《四库全书》研究,也就是以《四库全书》为底本的中华文化研究如何开展。二是在新时期推动新抄《四库全书》活动,也就是以《四库全书》为底本的文化现象怎样光大。研究《四库全书》,就是对中华文明的解说。新抄《四库全书》就是要写汉字、识繁体、读古人、学文化。  相似文献   

4.
《齐文化丛书》的出版(1998年出版)是一件好事,它为齐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线索和丰富的历史资料。齐文化在我国历史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博大精神,著述丰富。对中国后世文化有很大的影响。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都有重要建树。如《周礼》、《管子》、《考工记》、《孙子兵法》等等都是影响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古典。齐文化之所以比较发达,是有其历史原因的。齐自始封之后,经济就比较发达。加上地处海洋,能“通渔盐”,商业、手工业也比较发达。经济的发展,促使文化有较大的发展和开放。曾经出现诸如“稷下之学”的盛…  相似文献   

5.
作者在台刊《哲学与文化》第30卷第7期上发表文章指出,在19世纪以前,讲到文化,多半将它视为一种现象加以描述,当社会条件转变,人类的生活方式转化之后,尤其是工业革命之后,文化的现代意义出现了转变,它不再是一种现象,而成为一种对象。文化由记载“文艺的成就”、“人类思维的演变”,而成为探讨人类在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上的改变,及其带来的挑战与反应。文化不是已生成之物,而是正在生长之物。西方的文化研究从“文化的研究”论及“文化研究”,也就是将文化从一般的讨论,转变为专门的论述。尤其是当代文化研究,这种文化研究是英国20世纪…  相似文献   

6.
海洋旅游文化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海洋旅游文化正在伴随着海洋事业的振兴而迅猛发展,但同时面临着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问题:一、重“旅游经济”轻“旅游文化”,甚至以“旅游经济”的理念替代“旅游文化”;二、在海洋历史文化遗迹作为人文旅游景点、景区的开发上,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小金矿”、“小煤窑”式滥开发现象;三、海洋旅游文化的发展研究,尚乏相关多学科的交叉综合与协同作战。  相似文献   

7.
《诗》研究一直被经学、文学两大传统所左右,研究成果往往因囿于学科视野狭窄而产生偏颇。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诗》研究,则试图将《诗》研究的经学和文学两大传统融合起来,并引进历史学、文化人类学、文化诗学的理论,将《诗》放在具体的、历史的文化语境中,对其做跨学科、交叉性、汇通性的全面观照,从而揭示出《诗》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在文化生态学阔大的研究视野之下,《诗》研究中的许多学术难点,如《诗》之发生与成书、《诗》之“雅”“颂”的文化价值、《诗》之“变风”“变雅”的缘由以及《诗》之“十一国风”的艺术风格,都变得逐渐明晰起来或得到了较为合理的解释。而且,通过对《诗》的文化生态学研究,《诗》与诸子百家的关系也慢慢被梳理、提升出来,《诗》之“变”打破了“雅”、“颂”时代的王官之学的一家独大和思想禁锢,《诗》之“十一国风”则开拓出了士大夫的自由风气、忧患意识、批判精神、家国情怀,这些都为诸子之学的“百家争鸣”开风气之先。  相似文献   

8.
80年代中国理论界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文化研讨热”。在对文化的研究中,人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甚至是对立的看法。最近,即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江西大学哲学系青年教师郑晓江同志的专著《传统——现代人的两刃剑》,也加入了这一讨论,并提出了一种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立足于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大地学”特色专业学科群,提出基于“大地学特色”的《旅游地理学》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构建学科体系三大篇章——自然旅游地理、人文旅游地理和经济旅游地理。提倡“研究式”理论教学和“研究式”实习教学,发挥地缘优势,服务地方经济,以期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和西部地区对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著名作家王蒙说得好:“我总觉得语言也是一种艺术、一种音乐,是打开一种人心、一种文化的钥匙。多学一种语言等于多长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一个舌头和一副头脑。”(见王蒙评论集《创作是一种燃烧》第260页)陈学迅同志的《双语——是提高民族文化的必由之路》,就是专门探讨和研究“多学一种语言”,多掌握一种语言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的一本书。作者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理论,结合人类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印度经济学杂志》1961年1月号介绍称,1957年4月间在东京举行过一次经济增长问题会议,这次会议是由“文化自由委员会”组织并由福特基金会资助。本书包括8篇论文节本,是从提交这次会议的  相似文献   

12.
人们习惯于把“文化”与“文艺”并列,称为“文化艺术”,这个“文化”并非就是文化学意义上的“文化”,但也不无关系。刘勰写的《文心雕龙》在不同的语境中,共使用了337个“文”字,而“学文化”、“文化艺术”、“中华文化”乃至“人类文化”这些内涵和外延大相径庭的概念,始终使用着同一个“文化”词语,这说明其中确实存在着一种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研究“文化”、“文化学”和“文化人类学”的学者,都把文艺现象作为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加以考察;研究文艺的人,也要涉及文艺的文化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来,特别是中国《三国演义》学会成立后,将一批老中青学者组织起来,结成了一个研究“三国学”的学术群体,不断推动了三国研究的深入开展,使“三国热”越来越热,尤其表现在“应用研究热”、“旅游文化研究热”。其取得的不少开拓性的学术成果,不仅提高了这部不朽名著在中外文学史上的地位,而且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有借鉴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民俗学正尝试着对社会现象进行“民俗学式”的探讨,发挥其“经世济民”的学术品格,成为一门“当下之学”。民俗主义视角下的“旅游化”是民俗文化在时代语境下“应用”的有效动力机制。以恩施民歌《六口茶》为例,在大众旅游的时代背景下,完成了乡野民歌到地方旅游名片的完美过渡,是民俗主义与旅游相结合的典范,对民歌旅游等民俗旅游的开发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自2008年山寨现象风行以来,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所谓山寨现象,主要是指仿造名牌产品、模仿明星做广告、模仿他人艺术作品以及模仿知名建筑等。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也曾对山寨现象进行了报道,并将其称为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一些政协委员也做出了对山寨现象进行规范化管理的呼吁。  相似文献   

16.
《诗经》中的“桑树”意象多与女性相关 ,这种文化现象既有宗教动因 ,又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诗经》中的“桑树”意象在后世抒情文学中缺失了 ,而仅对叙事文学发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历时一个月的第五届中国南京(六合)《茉莉花》文化旅游节已于10月16日在六合区完美落幕。作为六合历史上举办的规模最大、活动最丰富、影响最深远、文化与经济结合最紧密的一次文化盛会.本届“茉莉花节”以发源于六合的民歌《茉莉仡》为文化旗号,成功开展了音乐文化、美食文化、雨花石文化、旅游文化4个文化单元共计24项主题恬动.带火了美食经济.催热了六合旅游,促进了招商引资.提升了六合形象.真正使本届“茉莉花节”成为“文化的盛宴、企业的舞台、人民的节日”。  相似文献   

18.
“旅游文化学”是我们正在着手研讨的一个课题。马克思说:“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①“旅游文化学”研究课题的提出正是如此。首先,是现代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据1982年时的统计,世界旅游总人数已达三十二亿多人次,旅游业已构成了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产业,1990年旅游消费额高达二万亿美元。因此,旅游无疑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最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之一。其间,作为旅游主体的旅游者,不仅人数庞大,而且他们的目的取向和行为表现也愈益复杂和多样,他们所造成的社会效果及其影响更趋巨大和明显。这些都直接地影响到旅游客体(对象)和旅游中介  相似文献   

19.
“愚宋”现象是先秦乃至秦汉古籍中常见的一种文化现象,这种现象在先秦诸子笔下表现得尤其突出。虽然前辈学者已经对这种现象以及这种现象的起因有所解释,但我们以为,“愚宋”现象是一种特殊的地域文化歧视现象,它与“宋人最愚”这种想象中的历史事实并无直接关系。《汉书·地理志》中所反映的地域文化观念,既是以“愚宋”现象为代表的地域文化观念长期影响的结果,又可以完美地解释“愚宋”现象产生的真正原因,同时,它也反映了古人著述中常常以地域特点评判文化特征的一种思维定式与写作习惯。  相似文献   

20.
在陕西历史上,有两大思想文化资源对于儒学的发展产生过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西周周公建构的早期儒家礼乐思想;二是北宋张载创建的近世新儒学思想亦即关学思想。从陕西省学术界二十多年来的实际情况看,虽然对西周儒学也做过不少很有成效的研究,但毕竟是以张载关学研究为重点的,在张载关学研究领域做了多方面的求实创新探索:一是完成了《正蒙合校集释》并正在编纂“张载文献集成”;二是在对关学文献进行零散整理之后进而开始编纂《关学文库》;三是对关学思想史做了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