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网络与社会心理的交互整合是指网络与社会心理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它包括网络对社会心理的整合与社会心理对网络的整合。网络对社会心理的整合是指网络的发展使社会心理的变化加快,扩大了社会心理的范围,促进了社会需要层次的上升和多样化,增强了人们对科技的信任和社会进步的信念,提高了社会认知的地位,并推动社会认知模式的发展。社会心理对网络的整合是指社会认知、情感、动机、态度等各种社会心理对网络的影响,使网络逐渐获得和完善自己的社会属性,并形成和实现自己的社会角色,与社会心理相互融合,实现网络与社会心理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心理资本主效应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传统儒家文化背景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背景引入组织情景变量——社会整合,研究其对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以我国11个公司及1个省属行政单位跨13个行业的员工为研究对象收集数据,采用规范的实证研究方法,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和层次回归技术对216份有效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社会整合对心理资本和工作绩效的调节作用显著,对心理资本和组织公民行为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对企业实践而言,企业可以通过营造高社会整合的组织氛围提高心理资本的作用效果,进而提升绩效. 相似文献
3.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对于良好社会心态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当前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脚步不断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社会价值观更加的多元化,亟须与之匹配的社会心态作为支撑,促进社会稳定和谐,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因此,需要重视对社会心理学的应用,从社会心理学的相关原理出发构建社会心理服... 相似文献
4.
社会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诚信缺失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非诚信行为的主要心理因素包括个体的无知、从众、侥幸和反叛。这些心理因素的存在既受到我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单向性和转型期社会规范体系的滞后的影响,又受到不良的家庭结构和个体自身个性心理发展出现偏差的影响。有鉴于此,要重构大学生诚信行为,必须构建现代伦理价值、树立社会文化规范、建立诚信监督机制,创新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诚信文化环境、发挥育人导向作用,个体也应完善自身人格、诚信交往。 相似文献
5.
陈玉梅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6):136-138
社会营销作为改变目标受众行为的有效策略和工具,能增强大学生专业心理求助行为的主动性,引导和改变大学生专业心理求助行为。社会营销组合理论中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以及促销与场所策略,对大学生专业心理求助行为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陶淑慧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82-187
当前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及家庭结构变化导致研究生社会心理角色的某些不切合,心理认知出现偏差,社会心理成熟度有时偏离该年龄时段和学业时段应有水平。文章立足于党建工作能够促进研究生思想素质提升和价值凝立的基本事实,对研究生心理行为成长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以培养和引导研究生成长为目标,提出以层级性教育与培养为党建工作着力点,并进行了研究生党建工作模式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7.
杨文法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2)
藏传佛教以其内容广泛的信仰、知识与价值体系和历史上形成的政教合一等体制,影响了藏族传统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并逐渐内化为藏族社会心理与行为模式的一部分。在当代藏族社会转型过程中,藏传佛教对藏族社会心理的影响依旧十分强大,并进而影响着藏区的社会稳定与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8.
论信息化进程与社会心理的交互作用──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祝小宁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信息化成为我们当今社会的基本活动准则,社会。理赖以存在的社会环境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飞速变革。信息化以其快捷、准确、广泛、有效的原则有力冲击着我们的思维方式、情感世界和行为模式,造成人们社会心理的运动机理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面对信息技术这把双刃剑,社会心理学的一项基本任务,研究如何在社会心理和谐发展的条件下去发展技术的力量,使人能在技术高速发展中获得心理发展的巨大动能和真正自由。研究信息社会中社会心理的变化,它需要借助多种学科的力量──电子科学、计算机科学、信息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我们呼唤新的交叉学科的诞生。 相似文献
9.
杨伟才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6):60-64
促进社会融合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种种原因,现实生活中弱势群体受社会排斥的现象还相当严重,由此产生了许多社会心理问题,这些社会心理问题阻碍社会融合的推进。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融合的进程,就必须从整合社会阶层关系、实现社会利益公正、扩大社会有序参与、构建社会支持网络,以及弱势群体自身的努力等方面入手,对社会心理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0.
11.
姚桂荣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6(4):134-138
作为一种群体效应,从众行为对大跃进运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大跃进运动中的从众行为较多于各地刮浮夸风、共产风和办公共食堂的过程中。导致人们从众行为的主要因素有,传统的文化心理、群体压力和群体凝聚力以及新闻传播的影响等。大跃进运动中的从众行为具有场景性、互动性、无序性和爆发性等特点。它的意义和作用是正反两方面的: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广大干部和民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整合了群体行为,为现代化建设准备了充分的人力资源,弥补了其它资源的不足;另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毛泽东和中央领导集体的决策,使大跃进期间出现的左的错误在比较长的时期内得不到根本纠正。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的社会性回归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丛晓波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122-127
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后,始终力图成为适用于一切人的认知科学。这种西方心理学传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西方社会的心理需要,但其同时也面临着"人对它的希望"和"它实际给人带来了什么"的日益尖锐的矛盾。现代中国面临的以人为核心的诸多社会问题,又必需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理论。所以,心理学所研究的人决不能是假设、抽象、孤立的存在物,必须是社会的人。中国人的心理学也只能扎根于中国文化研究,研究中国问题,服务于中国社会发展和中国人的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初入大学校园的新生,因为很多原因而导致适应不良,有的引发严重的心理疾病。根据自身的工作实践,结合大学新生入学后的心理特点,分析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秦臻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7,23(4):54-56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和社会有关的心理学问题的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门较为成熟的学科。作为一门科学,其创始人冯特提出了两种研究取向,即自然科学的取向和文化科学的取向。一直以来,西方科学的主流都是自然科学的取向,实证研究是主要的研究方法,坚持客观主义,排斥一切主观的心理因素。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实证研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家的重视,因此对现代心理学进行的反思也从来没有停止过。 相似文献
15.
论农民社会心理引导机制和支撑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景春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4(5):18-2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我们既要推进农村经济奔小康,又要维护农民心理健康。近年来,农民社会心理问题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农民社会心理健康亟待关注,健全农民社会心理引导机制和构建农村社会心理支撑体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少数民族民众的社会认知与社会行为——以贵州省黔西县为典型个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贵州省黔西县少数民族各阶层民众就西部大开发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一些社会焦点问题上的民众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情况的调查,了解到该地区民众的认知现状,以及与之相伴的行为状况.根据对本次实地调查结果的分析,使影响西部开发过程中国家政策实施效果的种种变数参与到政策执行的过程中来. 相似文献
17.
丁芳盛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27(3):60-65
大桥时代对海岛居民带来巨大挑战,本研究探讨居民典型社会心态的表现。结果发现海岛居民对当下的物质生活总体满意和一般,对自我的总体评价积极,对经济压力和社会安全隐患的担忧有提升,对未来生活质量有正面良好预期。 相似文献
18.
混沌理论是科学家在探索大自然规律的漫长过程中逐渐发现并提出的一种全新理论。混沌理论的出现,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使我们以一种全新的不同于传统线性科学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周围的世界及人类自身。用混沌的观点来看待社会心理复杂的现象,或将社会心理作为一种非线性系统去研究,诸如社会心理的内在随机性、初值敏感性、有序无序性等等,更能反映社会及群体心理的本质特征。因此,混沌理论作为一种具有普适性意义的理论,它不仅对自然科学而且对社会科学都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