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国能够反映居民对住房消费价格需求的价格指数还没有真正建立。我国现行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衡量居民住房消费价格具有不合理性,不能正确反映房价变化。房价的合理性应从社会和经济两个角度评价,重点关注中等和中低等收入家庭首次购买房屋的价格,同时,在编制居民住房价格指数时,应引入民间合作,并设置不同层次的房价指标,使居民住房消费价格指数更具有客观性,从而更加合理地确定我国居民住房消费价格指数内涵。  相似文献   

2.
对影响安徽城镇居民住房需求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对其影响程度作了基本判断,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相关性检验。研究发现,近年来居民收入与城镇化率对住房需求的促进作用明显,对房价增长的预期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住房需求增加,而由于住房需求的刚性特点使得房价对住房需求的调节作用有限;同时,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水平的变化对住房需求的影响并未充分体现出来。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支持居民合理的住房需求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住房压力指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创设了住房压力指数,作为衡量购房者住房压力大小的指标,利用房价收入比界定了住房压力合理及不同压力程度的区间,并利用中国35个大中城市和国外中心城市的实际对住房压力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然后将住房压力指数、房价收入比和住房痛苦指数综合比较,从而验证住房压力指数的稳定性和客观性。最后根据实证分析得出2007年各大城市住房压力普遍过大,这显示整体上中国城市住房压力畸高,政府应尽快采取一切可能之措施减轻居民的住房压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建立面板数据住房需求模型对安徽17个地市的城镇住房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住房需求函数存在地区差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化率对住房需求有显著影响,而房价和居民人均储蓄对住房需求的影响并不显著;从影响程度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住房需求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目前房价居高不下的现状,政府在出台控制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时,不仅要考虑如何"管"、"压"这种过旺的住房需求,还应该考虑对住房刚性需求进行分析,并加以有效疏导和释放.从引起房价高企的住房刚性需求的成因分析入手,提出了调整和转化住房刚性需求、稳定房价的有效方法,对解决目前房地产市场过热、房价持续升温的现状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以往国内外学者在住房保障经济学研究中的经典争论;以环境动态的视角进行政府住房保障的经济学分析,推导证明了在房价持续明显上涨的情况下,政府住房保障政策新的最优选择--实物补贴优于货币补贴,以及政策实施的理论阀值.我国政府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住房保障新政策是合理的,在房价高企之下,各级政府应多方筹措公共住房建设和住房补贴资金,从多层次来满足城市中低收人人群的合理住房需求.  相似文献   

7.
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对公共住房与居民幸福感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公共住房并没有提升中低收入居民的幸福感,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共住房未能提升居民主观幸福感主要是由于公共住房位置较为偏远、质量不高、配套不完善等因素导致的,同时发现地区房价水平、居住者收入水平、家庭是否有未成年子女等因素对公共住房居住者主观幸福感具有调节作用.上述发现说明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应该从住房区位、住房质量、配套措施等角度提升居住者的居住质量,同时以居住者的需求差异为基础进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商品住房的社会"刚性"需求和投资性市场需求广泛,但房价敏感、倍受关注.分析商品住房价格构成、商品住房价格确定及影响房价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商品住房的社会"刚性"需求和投资性市场需求广泛,但房价敏感、倍受关注。分析商品住房价格构成、商品住房价格确定及影响房价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将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模型)用于住房市场需求结构分析,引入住房基本需求和住房超额需求的概念和分析方法,以西安市为例进行研究发现:西安市城镇居民的住房消费表现为改善性的追求居住舒适、豪华以及投资、投机性的超额需求占很大的比例;认为目前中国的住房市场结构必须以分析住房作为基本居住需要的基本需求的满足情况与其超额需求的发展状况,及其相互的比例;从西安市的住房需求结构透视全国的情况,认为中国城镇居民将住房价为投资品对房价上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对此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论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宅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居民用于住房的支出是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发展住宅产业,可以增加居民总消费,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2.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住房偏好的内涵与结构出发设计问卷,对辽宁省1 199个城市家庭的住房偏好因素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构建住房偏好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市民不同购房用途偏好对其住房属性偏好的影响以及住房属性偏好间的关系。研究显示:住房消费用途偏好对房屋自身情况偏好的作用最强,人文与自然环境次之;住房投资用途偏好对人文与自然环境偏好、物业偏好和地理位置偏好的作用程度不如住房消费用途偏好强烈。因此,建议通过准确定位楼盘的目标客户、重视物业和地理位置来开发满足市民住房偏好的住房。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居民居住的多样性、流动性与不确定性带来了多元化、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大规模的城市住宅建设所形成的单一性、集合性的住宅空间已成为现代城市住宅发展的阻碍。文章讨论了城市居民居住行为的变迁对城市住宅的新要求,认为现代城市住宅设计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并能留给城市居民住宅改进发展的弹性空间,以适应不同人群对住宅功能不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当前随着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大规模建设,如何解决入住居民的出行难问题是建设中的重点。本着方便居民出行的原则,结合保障性住房居民的出行特征,提出保障性住房交通配套设施构建的方法;以重庆公租房项目为实例进行研究,为保障性住房的配套交通设施建设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分析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因素是制定合适政策、持续释放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前提,而中国区域间的显著差异为此提供了极好的数据平台.在两步骤分析框架下的实证检验表明:中国各省级区域的住房支付能力存在显著且持续扩大的差异;在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中,住房价格、贷款利率水平、家庭非住房消费比例与居民住房支付能力负相关,家庭收入、家庭储蓄、住房公积金缴存额与住房支付能力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对农村房屋及宅基地管理与利用的调查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法律规定农村村民“一户一宅”,房屋及宅基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农村房屋与宅基地有关的权利与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与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有密切关系,对其管理与利用更受到广泛的关注。2009年1月至2月,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农村房屋及宅基地研究项目组”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实证调查,试图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国外“房价收入比”研究:起源、测量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起源、测量、应用等角度,系统梳理了国外房价收入比的研究文献。研究发现:房价收入比演化于、并优于住房支出收入;房价收入比测量的多样性取决于房价和收入测量方法的多样性,以及房价收入比均衡模型的不同;房价收入比主要应用于住房支付能力和房地产泡沫研究。房价收入比计算的规范化、均衡模型的集成化以及实证的多角化将成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在建立新的城镇住房制度和加快住房建设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为住房货币化奠定了基础并提供有力的资金来源 ,使“居者有其屋”成为可能。本文针对住房公积金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