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徐浩程 《决策》2011,(2):20-23
从逃离“北上广”到“堵城”,每次城市争论中,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会被舆论架在火上烤一次。并非公众太苛刻,而是城市变得越大越不可爱了。  相似文献   

2.
最新的社会蓝皮书显示,我国的城市化已经完成了一半,城市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农村人口。城市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话题,与具有300多万年的人类历史相比,城市的历史相当短暂。城市既是人类文明的成果,又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家园。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领导者》2007,(6):63-63
美国媒体5月31日报道,研究人员统计显示,世界城市人口在5月23日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有关专家分析,世界人口一直以来都是农村人口多于城市人口。这一趋势的逆转折射出一系列社会发展问题,亟待各国政府解决。  相似文献   

4.
《领导决策信息》2012,(7):26-26
每周一图 刚开春不久,北京和上海等中国一线城市就出现了严重的用工荒。一项调查显示,82.4%的受访者认为“城市生活成本越来越高、工资待遇太低”,是“民工荒”发生的原因;53.6%受访者也把户籍制度缺陷和城市门槛太高看做“民工荒”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不仅是北京市,包括上海、深圳等城市,迅速扩大的人口规模与城市的土地、环境、水资源等之间不协调的状况日渐突出,并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世界顶级生态城市库里蒂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上第一批被联合国命名的5座“最适宜人居的城市”,有加拿大的温哥华、法国的巴黎、意大利的罗马、澳大利亚的悉尼和巴西的库里蒂巴。前4个城市均为世界名城,且分布在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唯独库里蒂巴属于发展中国家。库里蒂巴为何能够脱颖而出,拥有“世界生态之都”的美誉?面对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垃圾围城、贫富分化等“城市病”,库里蒂巴是怎么破解的呢?  相似文献   

7.
谋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的追求,在我国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探讨人口与城市环境的协调发展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通过系统地梳理西方有关人口与环境关系的理论,以人口生态文明为视角,以城市人口发展、人们生态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为具体分析维度,探讨人口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并从合理规划人口发展和城市布局、提升人口生态价值观、转变人口行为方式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探讨,以促进我国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领导决策信息》2014,(48):11-11
城市人口超过了乡村人口,城市承载着人类最主流的生活方式,但城市是坚硬的,大多数城市人疲于奔命心力交瘁。一些人离开城市来到乡村,投身农业。他们的创意令乡村面貌柔软,他们的新思维让农业变得酷起来。  相似文献   

9.
郭建华  彭军 《决策导刊》2003,(10):16-17
1997年重庆直辖后,农村人口由450万猛增到2400万,占全市总人口的80%。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内流动人口、企业下岗分流人员、临时聘用人员和人户分离人员大量出现。为增强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辐射功能,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直辖以来,特别是2000年以来,市计生委按照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因而加强对城市人口的管理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必须予以重视的一个社会问题.现阶段芙蓉区城郊结合部人口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人口总量逐年增加,流动人口数目激增,出生人口素质健康水平有待提高等.政府管理部门应该遵循城市人口的发展规律,重视其自身的组织,以达成服务自身、服务城市和服务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肖亦 《经理人》2013,(10):56-56
中国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快速城镇化,在过去30年中,城镇化不仅表现为白纸黑字的数据,更多的是城市规模的扩张,城市生活变得越发多彩,城市人口持续增加。如何解决城镇化变迁过程中带来的问题,成为政府、企业、民众共同面对的议题。  相似文献   

12.
张冀鹏 《决策导刊》2006,(12):11-11
如果问您住在哪个楼盘、什么花园、门牌号码多少,您很清楚;如果问您属于哪个社区,很多人却一脸茫然。在越来越多城市人口置业安居的路径上,只有商业角色的开发商、物业公司,却难找新邻里、老街坊,没有了居委会大妈的社区仿佛消失于无形。可是,行走在广州闹市深处的逢源街,却找到了城市人遗落已久的邻里温情,街巷里的居民将这一切归因于“社区”带来的归属感。  相似文献   

13.
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1.27%,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表示,中国城镇化到了转折时期,从快速城镇化阶段正进入城镇化中期阶段。5月3日,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高层会议在布鲁塞尔举行,来自中欧的政府官员、城市市长、企业主管、专家学者等400多人聚集一堂,就如何推动共建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实现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4.
目前消减城市功能似乎成为了缓解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的人口压力的一剂良方。文章定量测算城市功能定位的人口规模效应,解析城市功能定位影响人口规模的作用机理,力图寻求破解城市人口膨胀问题的有效途径,为城市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心中有数     
《领导决策信息》2011,(36):26-26
全国人均综合用水量由2000年的517.9升(人/天)下降到2010年的364.7升(人/天)。与2000年相比,2010年全国城市用水人口增长了53.8%,但城市年用水总量的增长仅为6.6%。  相似文献   

16.
一、加速化发展 未来20多年,中国城市人口和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到203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65%以上,城市人口达10亿人左右,形成由城市带、城市群及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届时,中国将形成9大城市带、33个大城市群、1000个左右城市。  相似文献   

17.
城市资源配置水平的差异引致人口流动和人口集聚是中国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基础性因素。本文通过构建一个比较静态模型,首先探究了城市资源配置、人口集聚影响房地产价格的理论机理;其次,通过构建房地产价格上涨趋势指数和城市资源配置指数,利用2009-2018年中国95个城市的年度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城市资源配置水平、人口集聚对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资源配置水平和人口集聚对房地产价格上涨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人口集聚在城市资源配置影响房地产价格上涨中起到中介作用,城市资源配置水平越高,越能吸引人口向该城市迁徙并形成人口集聚,导致房地产价格上涨,且因城市的资源配置层级、行政级别和地理区位呈现出显著的异质性。该研究结论为中国房地产价格有效调控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以优化城市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为基础,从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三个角度构建城市人口综合调控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
对城市人口承载力的测算,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传统上以粮食为基础的人口承载力研究并不适合单一城市(城区)人口承载力的测算。本文构建以资源和环境子系统的承载力为中心的城市承载力模型,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对基于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城市承载力进行了案例研究,测算了海淀区未来的城市人口承载力,为海淀区通过水资源的开源节流和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开发来提升城市人口承载力奠定了基础,也为其他城市(城区)进行人口承载力研究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案例。  相似文献   

20.
南川市城市建设经过历届市委、市政府的不懈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2003年,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加快了城市建设步伐,作出了“有序开发旧城,加快新区建设”的决定,以花山公园一期工程、三环路工程为重点的城市建设项目相继启动,标志着我市城市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到2004年底,城区面积达到8.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增至10.2万人,城镇化率38.3%。在这个基础上,刚刚闭幕的中共南川市委第十一届七次全体会议对南川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了宏伟蓝图,并对城市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一年会面启动、两年形成框架、三年初具规模、四年展示形象”的工作思路,通过五年建设,到2010年基本形成中等城市雏形。南川城市建设正迎来发展的春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