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国大革命前的社会结构决定了法国宪政道路的曲折与反复,法国大革命表现出来的种种迹象、特征与宪政之路的反复说明了当时支持宪政的社会基础并没有真正形成。大革命的后果是为市民社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标志着宪政之路刚刚开始。在近一个世纪的革命与反复中,随着社会基础的成长,宪法走向稳定。  相似文献   

2.
革命的悖论     
尊重传统的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奠定了西方近代政治发展的自由与宪政的基础,而同过去决裂并否定过去的1789年法国大革命却走向了一种与暴政有着许多相似之处的制度。本文通过对英法两国革命的比较研究,揭示了源于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以及法国启蒙运动中追求平等的激情是导致法国大革命蜕变为专制统治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从国家治理角度看,独夫体制与贪婪自私使法国专制君主既不能审时度势、顺应历史趋势,又没有政治智慧与能力协调社会各阶层矛盾、领导社会平稳过渡。是专制君主自身的一连串行为选择最终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法国专制君主如果能够认清历史趋势,顺应历史潮流,有政治责任担当精神,克制贪婪,主动放弃专制集权,适时寻求社会妥协与和解,建立宪政秩序,法国也许会以另一种样式实现大革命所要实现的推翻封建专制的目标,社会也许会避免革命恐怖与清算。  相似文献   

4.
法国宪法变迁及宪政制度进化的历史过程彰显了革命与稳定交替的发展特征。梳理宪法变迁历史和总结宪政制度进化特征是分析解读建构法国宪政制度社会条件的基础,而对宪政制度进化的社会条件分析则为法国宪政建构的社会规律性启示的总结提供了实践分析经验。法国宪政制度进化的经验表明,宪法产生及宪政制度实现需要与一定的社会条件相互作用,革命的理想设计需要回归到理性的制度运行,宪政制度才能完成进化目标。  相似文献   

5.
宪政民主是西方近代以来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从历史渊源来看,宪政和民主都与法治存在着紧密联系,“法治”这一概念起源于古希腊,当时强调的是法律对所有人的平等性,民主是这一概念的自然产物。民主的发展在古希腊表现为直接民主,其极端化的发展是法国大革命,是一切秩序的消失,因而也就是法治的消失。民主与法治的互动在宪政的发展中找到了平衡。作为英国法治进程丰碑的《大宪章》确立了早期宪政的精神和体制框架,此后,以美国宪政之路为代表的近现代民主与法治的发展,基本都是在宪政的框架体系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6.
造成英国渐进的宪政之路,主要是因为英国宪政的社会基础和社会结构也是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社会结构的变化,主要是市民社会的成长导致了政治上的变化,从而使近代早期英国的宪政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7.
以自由与平等为圭臬的法国革命,却以拿破仑专制而告终.追求自由的结果何以成了独裁政治下平等的仆役?重读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反思那一时期的法国历史,可以得出一些答案.大革命中,自由与平等两股激情相互交织,最终平等压倒了自由.自由与平等在大革命中的冲突,并非由于两者学理上的悖论,关键在于法国旧制度以来一以贯之的政治专制与浓重的社会平等意识,正是这些使法国人对专制政治产生了极强的依赖性.一个专制的社会里,人们追求自由的结果往往是平等--专制下的奴役的平等.要"在自由中享有平等,在平等中自由地生活",必须铲除专制的根基,致力于民主社会的建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中国早期现代化过程中以政府为主导的国家主义的宪政发展模式与西方近代的自由主义宪政模式的比较,认为中国的宪政不能依靠中国的社会文化自然生成,中国的宪政之路必须实行国家主义以政府为主导的形式,从而培育市民社会,形成公民的宪政意识.  相似文献   

9.
一个社会发生剧烈变动,必然有其内在的深层原因和理由.一场重大社会变革或革命的永恒价值不仅在于它取得了如何辉煌的成就,更重要的在于思想家对其进行客观、冷静、思辨的总结、批判和反思,从而留下传世之作以及睿智的思想观点.法国著名政治学家和历史学家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于1856年发表的名著<旧制度与大革命>,以1789年前后法国的政治社会状况为背景,详细论述了法国革命的原因、特点和影响,深刻分析革命中遇到的挫折和不足及其背后的思想根源.作者在充分证明法国大革命势在必行和批判法国旧制度的同时,就法国大革命对传统的彻底否定和完全抛弃进行了深刻反思.从托克维尔的精辟分析中,引出了这样一个恒久的话题,即如何正确处理社会变革与传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柯勒律治是英国湖畔派诗人、社会批评家以及19世纪保守主义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政治思想经历了从激进早年到保守晚年的转变.他最初同情法国大革命,随着革命的发展,他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转而批评法国革命理想和原则,揭露拿破仑统治的残暴本质,并且批判了法国启蒙哲学家.柯勒律治对法国大革命的思考丰富了我们对这场革命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大国的光荣与梦想--法国外交的文化传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革命以来 ,法兰西民族形成了“以天下为已任”的政治传统。这种普适主义兼有革命性和侵略性。“大国梦”长期萦绕着法国人。一百多年来 ,保持大国地位为法国外交的重点。冷战期间 ,戴高乐将军曾成功地利用美苏矛盾来加强法国的地位。冷战后 ,美国的单边主义与法国的大国雄心产生了冲突。法国人的“反美情绪”有深刻的思想文化根源和广泛的社会基础。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 ,法国人不能接受全球化 =美国化的观点。如今 ,心有余有力不足是法国的最大矛盾。为摆脱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历史包袱 ,法国正朝着更加自由化的道路探索。尽管法国政治家仍难以放大国的光荣与梦想 ,但他们也感到 ,法国的目标和理想只能在欧洲一体化的框架内实现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中心问题。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十分关注农民问题,深入农村进行社会调查,形成了丰富的农民革命思想。这一切都为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拿破仑帝国与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具有密切的关系,是法国大革命的延续,在法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起了积极作用,从夺取政权与巩固政权的关系看,拿破仑帝国与法国大革命有着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拿破仑帝国反映了法国大革命的必然,拿破仑帝国完成了巩固革命成果,确立资本主义秩序的使命。  相似文献   

14.
再论法国革命与华兹华斯的消极浪漫主义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大革命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 ,是大革命造就了华兹华斯及其艺术个性。尽管由于历史的局限 ,华兹华斯对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肯定不足 ,但他对其所作的批判却见解独到 ,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5.
黑格尔整个思辨的哲学体系可以视为是对法国大革命的哲学反映,而绝对自由与恐怖则是黑格尔对法国大革命理性批判系列中的一个典型意见。在黑格尔的政治哲学观念中,整个法国大革命的社会政治实践是对自由的辩证历险,它对抽象的绝对自由的追求导致了暴力与恐怖,要走出这种自由的困境,就必须经历现实的伦理国家的规制。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从理性自由主义转向激进民主主义,这与他对法国大革命的研究密切相关。马克思之所以能够针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与颠倒,以及对其法哲学中的整体主义、国家主义的超越,从理论上说,主要是由于他对法国大革命作了初步的研究,"依靠法国的理论",站在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立场上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一个结果。马克思颂扬民主制与人民主权,也试图以"真正的民主制"超越资产阶级的民主制与人民主权原则,达到了对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进一步理解,这为以后的思想转变打下了一个基础。  相似文献   

17.
成熟的市民社会是宪政与法治的基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民社会孕育了宪政文化,培养了法治精神,形成了社会权力,消解了国家压力。因此,宪政与法治的实现离不开市民社会的培育和成熟。中国历史上缺失市民社会和现实中市民社会不成熟是中国难以实现宪政与法治的根本症结。因此,中国建立宪政之途和走向法治之路就是培育和形成成熟的市民社会。推进经济的市场化,加强政治民主化和权力监督,推动社会利益分散化和利益多元化,推动思想意识和文化的多样化,这既是为了培育成熟的市民社会,也是在铺垫宪政与法治的基石。  相似文献   

18.
十八世纪末叶,十九世纪初期,欧洲文学领域里出现了一个光辉灿烂的时期,古老的文坛重新焕发着青春的气息.这就是后世喻之为第二次文艺复兴的浪漫主义运动.浪漫主义运动冲破近两百年古典主义的重重束缚,一扫平稳典雅、雍容华贵的文风.文学运动是时代的标志,社会的产物.如果说法国大革命引起了整个欧洲社会的动荡与变革,那么浪漫主义运动则在文学领域里掀起了全欧洲的风暴,创建了与过去风格迥异的崭新文学.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光辉成就首先在诗歌方面.雪莱(1792—1822)正是这一时期才华出众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生于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后的第二年.大革命的洪波方兴未艾,影响遍及欧洲.它横渡英吉利海峡,有力地冲击着英国王室和托利党的暴政,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宪政秩序、人权保障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只有在宪政秩序下,才有可能谈到人权保障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人权保障是和谐社会的前提和目标,而和谐社会又是宪政秩序和人权保障的社会基础与必要条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该完善宪政秩序,尊重与保障人权,以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现代化浪潮方兴未艾背景下的中国城市社会与农村社会形成强烈的反差,一边是繁荣兴旺的城市,另一边是由于人口大量流失引起剧烈变迁的农村。孟德拉斯所著《农民的终结》一书,以法国农村的现代化道路为背景,分析了欧洲乡村社会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变迁过程,讲述了法国农民的现代化之路。法国农村、农民的现代化道路对我们国家有可借鉴之处,只有实现农村社会的复兴和亿万农民的现代化,中国才能真正走在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