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传记文学创作在内容与形式、深度与广度各个方面都显示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画家传记创作是新时期传记文学创作中的一个新热点。新时期中国画家传记创作繁荣的表现是传记作者队伍壮大,作品数量繁多,出现一人多传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书刊商业化推动了传记文学的发展,同时也使许多传记作品存在着粗制滥造的现象。当前的一些传记文学作品选材上以丑陋为美,迎合某些人追求刺激的心理。创作上采用虚构和堆砌的方法,背叛了传记文学的传统创作原则。叙事模式的单调,影响了传记文学的艺术质量。传记文学要发展,必须走出这些创作的误区。  相似文献   

3.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上日益重视人的价值问题,人们对名人的生平事迹及个性在经历中的表现与作用,越来越感兴趣,因而传记文学这种文学形式日益受到读者的欢迎。当代传记文学在西方国家出现了热潮。我国古代传记文学有着丰富的遗产。今天探讨我国古代传记文学的基本特征,以认识古代传记文学的传统,对当代新传记文学创作有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郭沫若的传记文学,从数量到质量,从内容到形式,从思想到艺术,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因而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开辟了传记文学的新阶段 传记文学作品早在古代就出现了。但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则是现代形成的。 我国传记文学的最早萌芽,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左传》与《战国策》等史书。比如《左传·曹刿论战》与《战国策·触(尤言)说赵太后》等都是有代表性的。它们既有史料的实录,又有形象的描绘。但在总的倾向上仍属史书性质。到了《史记》,便出现大量传记文学作品。它们的特点是“不虚美,不隐恶”,坚持“实录”原则。它们“感身世之戮辱,传畸人于千秋”。故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为我国传记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郑笑平 《中州学刊》2004,(5):115-117
我国新时期传记文学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兴盛,在短短20年间取得了骄人的创作成绩,科学家传记异军突起、平民传记成为世纪之交传记文学的一个亮点.新时期传记文学创作数量之大、种类之多、品位之高都是以往无法比拟的,这些都使新时期传记文学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喜爱和认可.新时期传记文学创新成就喜人、美学价值彰显、经济效益可观,但在发展中也存在着媚俗化、克隆化、快餐化、工具化和不真实等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美育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自我完善的方式,主要在艺术审美实践活动中进行.马克思恩格斯将美育历史地实践在无产阶级身上,通过对大量作家作品和艺术思想的评析,引导刚刚登上历史舞台的无产阶级在艺术鉴赏中窥视自身的命运和价值,确认自己作为人的尊严和阶级力量,并注重对无产阶级艺术感受力的提高,进而引导无产阶级走入艺术创作实践,促使着无产阶级成长为“审美的人”,成为“艺术的把握世界”的主体力量.  相似文献   

7.
张思齐 《殷都学刊》2013,34(3):50-60
宋濂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其文学创作各体皆善,而尤其长于传记.宋濂的传记文学创作包括单篇作品和《元史》中的纪传体作品两个大类.宋濂《王冕传》的结构与八股文相近.宋濂《王冕传》的艺术特色集中体现在由奇之怪这一传主性格逻辑发展的链条之上.它由八个环节构成,这与八股文的运思在机制上十分接近.从宋元时期到明清时期,八股文是一道浩荡的洪流,它向一切文体渗透,也渗透到传记文学之中.从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看,宋濂的传记文学占有重要的位置.宋濂生活在元、明易代之际,其传记创作起到了承先启后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苏金伞的艺术道路是两头高,中间洼。他二十年代开始写诗,三十年代日臻成熟,四十年代出现第一个高峰。五十、六十、七十年代的三十年时间,作品大多是对生活的客观摹写,出现了艺术的衰退期。到了八十年代,尤其是一九八一年,老诗人的作品感情力量虽然不及四十年代,但在艺术上有了新的突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苏金伞的创作和中国新诗思潮的节奏相一致,因此,我们认识苏金伞的艺术道路对于深入认识中国新诗的发展历程以及新诗在艺术上的发展方向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黄永林 《江汉论坛》2004,(2):104-107
在新时期小说创作中,民俗越来越受到作家们的青睐,并在其作品中被大量描写。新时期小说创作中的民俗描写提升了作品主题的深刻性、凸显了作品内容的时代性、烘托了典型环境的多彩性、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立体性。新时期小说创作重视民俗描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作家对民俗文化的深刻体验,又有时代对民族精神的强烈需求,更有文学对民族传统的迫切追寻。  相似文献   

10.
胡适在批判我国古代传记的缺点和吸收西方现代传记文学长处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传记文学思想。他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传记文学名称的人,从上世纪20年代初到50年代末一直都在提倡传记文学,并以创建传记文学理论和努力创作两方面的实绩奠定了其在中国现代传记文学发展史上显著而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林语堂特别关注传记文学的创作,在不同时期都写有自传,并创作了几部重要的人物传记,且对中外优秀的传记作品大加推介。在考察中国古代传记文学时,林语堂从现代个体意识出发,发现了自然人性的流露和生命愉悦的存在。在这样的发现里,他表达了对中国现代传记文学发展的构想:尊重人性的自然流露,在日常俗世中追求超越性,实现审美文化人格的建构。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新的传记文学作品陆续出现,传记文学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对古代传记文学的研究及整理也已引起学术界的注意。为了增进对我国古代传记文学的了解,有必要对传记文学的起源作一些探索。 我国传记文学的源头在哪里?它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相似文献   

13.
结构主义精神与中国先锋小说降红燕结构主义文论与中国新时期先锋小说创作有明显的暗合关系,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八十年代后期,我国许多评论者都对先锋小说创作作出过评说。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总是发展得很快。在西方,八十年代欧美文学理论就出现了一次普遍的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4.
巴金的传记文学接受、翻译和创作到目前为止还没引起学术界足够的关注。实际上,巴金的觉醒和巴金文学的诞生都离不开传记文学作品的滋养,他的革命家传记是以人格为中心的英雄叙事,他的自传则是人格的成长与发展的个人叙事。在中国现代传记文学兴起的历史中,巴金的翻译和创作必将留下多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5.
德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弗朗茨·梅林在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工作中具有突出的成就.他认为,社会主义作家的政治身份是参加社会主义运动,但他们往往是以作家的创作来参加这种工作的.文学创作不等于政治斗争,有它自身的特殊性,因此,不能简单地把文学创作等同于政治斗争的主要形式,也不能要求作家图解社会主义思想.在无产阶级进行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中,不能过高地估计文学艺术的作用,无产阶级艺术的新纪元必须是在无产阶级摧毁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体制并重建无产阶级的文化生产体制以后才可能出现的.这些思想,在今天看来,应该有重新研究和认识的必要.  相似文献   

16.
明代中后期传记文学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大体沿唐宋和明初传记文学发展而来,但这期间出现的一批市民传记具有世俗化的倾向,在艺术上体现出适合市民需要的审美趣味;形式上采用小品文,艺术效果上追求趣味性;描写传主事迹更为细致与真切,更贴近生活;语言上追求通俗流畅和新奇活泼。分别而言:一、市民传记形式上几乎都是小品文,部分作品艺术效果上有追求趣味性的倾向。明中后期的市民传记形式上几乎都是小品文,篇幅短小,体裁用传记文或墓志铭等。传主的生平事迹多不完整,不一定写传主的生平大事,写点传主的日常琐事,因而作品像…  相似文献   

17.
胡适是现代首先提出“传纪文学”概念、积极从事相关研究的现代传记文学理论的奠基者;也是最早从事现代传记文学写作,躬身践行其理论主张,自成一家的创作者;更是终生不懈、卓有成效的现代传记文学倡导者,在现代传记文学开创、发展上,有着独到的贡献。胡适以西方传记文学为参照,批评中国传统传记;以史鉴和教化的经世致用目的,倡导以“纪实传真”为核心的现代传记文学。作为开创者,胡适的传记文学主张与实践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偏颇疏漏,如源于史传传统、功利目的、学术思想的重史轻文的偏向;对中国传统传记文学评价上的武断片面。因此时下不少论者认为胡适的传记文学主张片面肤浅,许多已为后人超越。然而在胡适所处的时代,这一切都富有创造和挑战性。对一个开风气的人,不能苛求。何况胡适对中外传记文学有较深入的了解和比较研究,创作上有自己独到的风格特色。时至今日,他的理论主张与传记作品不仅有史料价值,而且依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历史地陈述和解释胡适的现代传记文学主张与实践,是当下传记文学研究与创作必不可少的一步。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所史时期,写英雄,写当代风流人物,仍是文学创作的重要任务,特别是传记文学的重要题材。近年来,作家王火先后推出两部长篇传记文学作品:《血染春秋》(花山文艺出版社)和《外国八路》(百花文艺出版社),着力于塑造正面典型和描写英雄人物,这对传记文学创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1 我国文学发展史中,传记文学有很悠久而优良的传统。就其产生之早来说,大约是仅次于神话、传说和诗歌,传记文学与历史著作则应是同步发生的。而在神话、传说和诗歌中,其实也已孕育传记文学的质素。在我国文明史的开端时期,无论是远古国家中的右史记  相似文献   

19.
胡适是现代首先提出“传纪文学”概念、积极从事相关研究的现代传记文学理论的奠基者;也是最早从事现代传记文学写作,躬身践行其理论主张,自成一家的创作者;更是终生不懈、卓有成效的现代传记文学倡导者,在现代传记文学开创、发展上,有着独到的贡献。胡适以西方传记文学为参照,批评中国传统传记;以史鉴和教化的经世致用目的,倡导以“纪实传真”为核心的现代传记文学。作为开创者,胡适的传记文学主张与实践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偏颇疏漏,如源于史传传统、功利目的、学术思想的重史轻文的偏向;对中国传统传记文学评价上的武断片面。因此时下不少论者认为胡适的传记文学主张片面肤浅,许多已为后人超越。然而在胡适所处的时代,这一切都富有创造和挑战性。对一个开风气的人,不能苛求。何况胡适对中外传记文学有较深入的了解和比较研究,创作上有自己独到的风格特色。时至今日,他的理论主张与传记作品不仅有史料价值,而且依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历史地陈述和解释胡适的现代传记文学主张与实践,是当下传记文学研究与创作必不可少的一步。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俗文化对新时期油画创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入"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油画创作,集中出现了一批以表现我国民间风俗为绘画对象及内容的极有影响的油画作品,中国油画家在以西方造型体系为主的油画创作的观念和方法中,融汇进中国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美学理念,使中国油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用油画这种来自西方的绘画艺术形式表现中国本土文化中的优秀民俗文化,无疑是一种体现油画本土化的重要创作道路.而且对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继承显得尤为重要,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