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危机日益严峻,人开始反思自己曾经奉行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得与失,于是出现了各种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潮。其中,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关于“人类中心主义论”和“非人类中心主义论”的论争尤具代表性。从表面上看,二者观点似乎是对立的,其实,二者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二者的争论是非常有意义的,通过二者的争论,促使人类理性地进行自我定位,努力探寻并走向一种“合理”的人类中心主义,或称为可持续发展的人类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2.
自然内在价值理论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一个核心价值理论。从它被提出开始,便遭到多方诘难。自然是否真的具有内在价值成为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争论的一个焦点。本文将诘难归结为四个方面,并从诘难与反诘难的阐述中突显两派之争的实质,阐明自然内在价值理论的内在困境在于其依然无法走出主客二分的窠臼。尽管它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均遇到困难,但其意义是不可抹杀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和谐观的角度,探讨了当前环境伦理学研究中的两种基本立场:“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传统思想中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文章表述了西方生态伦理学的两大学派: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并分别介绍了两个学派的主要观点及不同流派;阐述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争论的要点,以及二者融合的趋势;认为二者的融合不仅对生态伦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人类中心主义到非人类中心主义:一个文化进化的观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的文化进化可以表述为一个从人在一般物种意义上的存在到人作为人的存在这样一个自我完成和自我完善的进化过程。人类中心主义是与文化进化的第一个任务相对应的文化观念,而非人类中心主义则是与文化进化的第二个任务相对应的文化观念。从人类中心主义到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转换,本质上是人的自我超越和逼近自己的本质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环境伦理学中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的焦点在于,前者认为环境保护是对非人类存在物的间接保护,非人类存在物在人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而成为间接保护对象;而后者肯定非人类存在物的道德地位,认为环境保护就是保护非人类存在物。如今,转基因食品在其应用及推广上同样存在激烈的争议,本文从环境伦理学角度研究,通过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两种观点对转基因食品的发展进行深一层分析。  相似文献   

7.
生态中心主义将人类中心主义视为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将人类中心主义解读为立足于人类的贪欲对大自然进行掠夺。但是考察西方近现代思想史可以发现,思想家们所主张的人类中心主义主要是立足于人类的福祉,而非人类的贪欲。在生态危机的产生过程中,人类中心主义不是作为内在的驱动力,而是作为现代意识形态、作为资本主义社会利用自然的正当性证明来发挥作用的。把人类中心主义视为形成生态危机的驱动力,遮蔽了资本主义制度的驱动作用。将人类中心主义发展为生态人文主义,有利于避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欲望式理解和反生态式运用。  相似文献   

8.
人类与自然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近代以来,由于人类行为在非线性相互作用下被放大,从而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危机。为解决这一危机,一批学者提出了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主张,这一主张果真会达到预期的目的吗?本文从主体缺失、价值缺失、道德缺失等三个方面对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缺陷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环境伦理学的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义学派各自的合理性和局限性,指出只有建立在复杂性视野下的发生主体论,即把主体视为由自在主体、自为主体、自觉主体发生发展的演化过程和网络系统,才是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学的新平台。文章也密切关注植物的主体性涌现,力图以此为环境伦理学由“人际伦理”向“种际伦理”的演化奠定合理性和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10.
通过考察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历史演进过程,分析三种历史形态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内涵及其各自与当前生态危机的不同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必须"走进"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11.
目前全球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日趋严重,是全球生态政治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生态政治运动、绿党的异军突起以及国际环境组织作用的增强成为生态政治产生发展的基础。生态政治成为解决当今全球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促进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和根本途径,生态政治也将成为未来政治发展的新趋势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只有达成人与人之间的公正、和谐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公正、和谐 ,社会公正应是有效解决生态危机的基本前提。全人类利益的共同性 ,生态危机影响的整体性将促使社会公正成为可能 ,走向现实。  相似文献   

13.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理论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及生产方式与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必然性联系,指出生态危机的资本主义制度根源,将解决生态危机与社会主义联系起来,主张建立生态社会主义社会,并就如何实现生态社会主义提出了一系列方案。这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今日社会生态危机频发,其危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影响到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也影响到相关公众的切身利益。通过对生态危机管理中公共关系原则﹑方法﹑技巧运用的分析,剖析解读松花江水污染﹑首钢搬出北京﹑黑龙江森林大火几个典型案例,进而对中国生态危机公关现状的得与失进行大致评判。  相似文献   

15.
在生态伦理学的讨论中,人类中心主义者一般都不承认自然界具有如同人一样的灵性或某种神性,即主张对自然界“祛魅”;在认识论上,强调科学、逻辑等理性思维的重要性,强调人对自然界的理性审视态度和立场,而在科学理性思维中的自然界是没有灵性或神性的对象。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由于自身理论论证的需要,总是赋予非人类的自然物以“主体”、“内在价值”、“权利”等地位和属性,主张对自然界的“附魅”或“返魅”;在认识论上,往往着重于“直觉”、“领悟”、“信仰”等非理性思维。阐释生态伦理学中的理性思维与非理性思维的内容及其关系,由此反观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观点之争,无疑有助于推动生态伦理学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6.
生态社会主义以环境生态问题为突破口,对当代资本主义咖以反思与批判。提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异化消费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异化生产是生态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态殖民主义加剧了生态危机的全球性蔓延。这一反思与批判揭示了造成生态危机的原因,剖析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指明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向,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逻辑与历史相一致,伴随着人类实践活动在广度、深度上的历史进展,伦理学呈现为由人类中心主义的传统伦理到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再到当代的生态伦理这一理论发展的逻辑阶段性,这一发展过程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的截然分立的否定,而是一种包含吸收了前此诸阶段合理性、积极性于自身的辩证的否定。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的生态危机面前,美共通过深入挖掘生态危机的根源、提供消解生态危机的路径来积极开展生态批判和斗争。美共认为资本主义的趋利体制、资本对环保战略的侵蚀、美国模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公司帝国主义等是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源。在此基础上,美共提出了许多消解环境危机的具体对策,号召人们积极从事生态斗争,并最终推翻资本主义。美共的生态批判与斗争既与当代方兴未艾的生态理论具有相当的一致性,又表现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实践性和革命性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9.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直接将生态危机及自然观问题作为其研究的主题,形成了较系统的生态危机理论与社会自然观。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生态危机全球化的背景下,提出重新评价传统自然观,批判资本主义盘剥自然的反生态性自然观,重新阐发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生态学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与完善注入了新的元素,在理论与实践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