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国婷 《宿州学院学报》2013,28(7):50-51,72
《简·爱》中的男权主义在婚姻爱情观的个体意识和集体意识两个层面的表现是:从个体意识角度,男权主义在《简·爱》中主要体现在男性的自私、控制欲和冷酷无情以及女性精神的不独立上;从集体意识角度,男权主义在《简·爱》中主要体现在对女性外貌的极端重视而对男性外貌的忽视以及婚姻中的价值观上。通过对里德太太的分析,发现里德太太的身上也体现着男权主义,她之所以对简.爱如此痛恨,是因为她嫉妒简比自己的孩子从丈夫那里得到了更多的关爱。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里德太太对简·爱的憎恨切入,简要分析了《简·爱》一书中里德太太这一陪衬人物的形象。  相似文献   

3.
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在小说《爱玛》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性格各异的女性人物形象,特别是对次要人物简.菲尔费克斯和威斯顿太太细致入微地描写,更是体现了奥斯丁对语言的驾驭能力。本文试从对次要人物简.菲尔费克斯与威斯顿太太相似性的分析来感受奥斯丁对人物的塑造能力和对人性切实精准的刻画。  相似文献   

4.
彝族诗人吉狄马加在其诗作中,使"对母性的爱"、"对民族的爱"与"对世界的爱"三种相关主题呈现出层层演进的关系,并通过多维度的表现途径,使诗作中的情感意向最终表现出"母亲之爱、地域之爱、世界之爱"一脉相承的精神气度。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部经典的女性主义作品,《简·爱》生动地描述了男权社会中的女性困境。简.爱代表着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女性,要想在社会中生存,就必须走出家庭,外出谋职。虽然作者夏洛蒂把简.爱塑造成精力充沛的"出走者",然而她奋斗的目的却是为了得到幸福的婚姻,最终以天使的角色回归家庭。为了让女主角获得经济上的独立,作者慷慨地给予了简.爱一笔丰厚的遗产。小说中的简·爱是幸运的,她是现实社会中女性白日梦的化身。  相似文献   

6.
《简·爱》和《廊桥遗梦》相隔近一个半世纪,表现了两个不同的婚外恋故事.小说中二位女主人公在婚外恋中充当的角色不同,但是她们都不得已而放弃了自己的恋人,忍受着分离之苦.现代社会在对简·爱反叛的彻底性提出质疑的同时,却非常欣赏弗朗西斯卡的家庭责任感.通过对比不难看出,百年以后的现代人在婚姻道德观和对情感的追求上有着明显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简.奥斯汀尽管一生未嫁,她的绝大多数作品却致力于探讨婚姻关系。在《傲慢与偏见》中,她更是倾尽笔墨着力刻画了几种不同的爱情和婚姻关系,阐述了其独特的爱情和婚姻理念。她刻画了五种婚姻关系,有贝纳特夫妇盲目之爱,简和宾利世俗之爱,伊莉莎白和达西真情之爱,莉迪亚和威克姆肉欲之爱,柯林斯和夏洛蒂“理智”之爱。尽管这五种爱终于都走进了婚姻的围城,但这几种爱最终导致的婚姻幸福度却大不同。从以上几种爱情婚姻关系,判断出简.奥斯汀的爱情婚姻理念,即理想中的婚姻关系应该是感情、物质、道德和理智的综合体。在这五种婚姻关系中,只有伊莉莎白和达西符合这几大标准,是作者理想中的婚姻模式。  相似文献   

8.
简.爱和蓓基.夏泼分别是《简.爱》和《名利场》中的女主角,本文拟通过文本细读,对比分析二者在社会背景、成长经历、个人性格等方面的相同点和在人生追求上的不同点来阐述她们不同的人生追求是如何导致各自不同的命运的。  相似文献   

9.
乔伊斯的经典著作《尤利西斯》充满了荒唐的话语、怪诞的形象和极度夸张的行为,这一切奠定了其狂欢化的氛围。在狂欢化的《尤利西斯》中,展示了三个典型的母亲形象——代表过去母亲的梅,代表现在母亲的普里福伊太太和代表未来母亲的摩莉。而且,小说还赋予了这特别的母亲伴随其出现的水形象——伴随梅出现的海水形象、伴随普里福伊太太出现的酒液形象甚至是伴随摩莉出现的尿液形象。基于此,《尤利西斯》再次以都柏林和都柏林人事为中心展现了其"瘫痪性"。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的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寡居者现象"及其变体.张氏小说中描写的"寡居"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寡妇概念,它所包含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形式上婚姻的丧失,还直指人物内心爱情的缺失和人物心理上的病态以及人的自然欲求得不到实现的现实.这一独特的文学现象透漏出张爱玲对人生无爱、人性自私孤独的独到见解,也是其人生经历和心灵创伤在作品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