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震记忆     
对于生于1970年代的我们这代人来说,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的这次汶川大地震,算是留在集体记忆里最深刻的灾难了。只是,唐山大地震的时候,我们还小,想象中,地震像是随时从黑夜的麦田中窜出的庞大怪兽,围绕它产生的,尽是些光怪陆离的幻象。而这次,汶川大地震却如锐利的尖刃,在我们的心里刻上一道清晰的伤痕。  相似文献   

2.
母爱无边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大地震。与32年前发生的河北唐山大地震,有着极其一致的相似性。更感人的是都有一个母爱无边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公关世界》2008,(6):63-63
震在汶川,痛在我心。 5月20日上午,蚌埠市公关协会心系汶川大地震,举行捐款仪式。 捐款仪式开始前,与会人员默哀3分钟,以表达市公关协会全体理事对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默哀。  相似文献   

4.
诚山 《老人世界》2008,(8):32-33
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一个城市的名字被再度提起,那就是唐山。唐山,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工业城市,北方著名的重工业基地。32年前,一场7.8级的大地震,给这座美丽的城市以毁灭性的打击。整个城市在瞬间被夷为平地,人们沉浸于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巨大痛苦当中。在那次大地震中,经济损失是无法估量的,仅可统计的死亡人数就有24.2万多人,重伤16_4万多人。  相似文献   

5.
为了挽救患者垂危的生命,他曾毅然献出自己身上的5块骨头和8块皮肤。唐山大地震时,他主动前往救人;汶川大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又千里奔赴灾区……他就是永远充满精气神儿的吴殿华老先生。  相似文献   

6.
流离失所的灾民沿路坐在两边,自觉留出中间宽敞的车道;从体育场等避难所散去的人群不留任何纸张;震后交通受阻时延绵百米打车的队伍井然有序………日本普通民众在大地震中的表现,令人感叹继而敬佩。给国人带来的思想冲击,几乎不亚于大地震带来的视觉冲击。  相似文献   

7.
人的一生多多少少都会遭遇意想不到的事件,自然灾害,至亲突亡、情感受挫、重病缠身……许多人能在惊怵、慌乱、受难、痛苦逐步接受现实,平稳渡过难关,有的人却因此一蹶不振,长期处于病态,甚至轻生自尽。汶川大地震的灾后重建活动正在进行,大地震引发的各种话题正在讨论,我们也应在抚平创伤中学会心理救赎。  相似文献   

8.
谭群英  代天祥 《职业时空》2008,4(10):102-102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就是在这一刻之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偏执脆弱”的大学生似乎一夜之间变得“成熟理性”了。作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校辅导员也不得不思考,对我们所工作的对象——当代大学生到底应该怎样来评价。汶川大地震虽然带来了灾难,也爆发出了一种精神,为做好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契机。我们应该结合当前汶川大地震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创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凝炼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和精髓。  相似文献   

9.
5月12日下午4时许,儿子走进我的房间,说,网上有消息出来,下午2时多,四川省汶川发生大地震了。说包括北京在内的城市都有明显震感,上海高层建筑里的白领感到地震都跑下来了。当时听到这消息,不是感到震惊,而是感到有些庆幸。虽然不知道汶川在什么地方,但一定不是大城市,人口不多,如果在成都这样的大都市发生大地震,  相似文献   

10.
《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8(11):40-40
四川汶川大地震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伤痛和灾难。哀悼逝者,祝福生者。痛定思痛过后,重建势在必行。日本的神户、中国的唐山、美国的旧金山等城市都遭到过大地震的破坏,但经过艰辛而漫长的重建之后,这些城市都恢复了生机。在灾后的重建中,人类逐渐学习到该如何与地震这种大自然灾害相处。  相似文献   

11.
2008年的5月,汶川大地震夺取了数万同胞的生命;今年的4月,玉树大地震又夺取了数千同胞的生命。如果没有这两场大灾难,也许知道这两个地方的人并不多,也许那里的人们让外人知道他们的就更少。但是,两场大灾难似乎不断地提醒人们对生命要加倍珍爱,因为生命只有一次,而且是非常短暂的一次。  相似文献   

12.
《现代交际》2007,(5):55-56
许多大地震发生在农历的初一和十五的夜间,是因为这个时间前后,月球引力常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13.
每一场灾难都有冗长的回声,34年前的唐山大地震直接导致24万人丧生、16万人重伤,而在大地震中落下终身残疾的人数,始终是一个无法准确统计的数字。无疑,这是一个庞大的、备受瞩目的群体。残疾带给生命的困厄是不言而喻的.然而那些顽强的生命,一直在完成着向上攀援、不断超越、锻造重塑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唐山大地震后,我国探索了安置孤儿的三种方式:爱心学校、亲属领养、社会领养。但无论是抚养过地震孤儿的爱心人士,还是地震后成长起来的孤儿,在思考如何安置“汶川地震”孤儿时,都异口同声:这是集体的灾难,需要集体的温暖,爱心学校是最佳的选择。无独有偶,1999年我国台湾“9·21”大地震之后,是由台湾安泰人寿保险公司认养了全部的地震孤儿。  相似文献   

15.
生命诚可贵。洗澡价更高1995年1月,日本阪神地区发生举世震惊的大地震,导致5000余人丧生,数十万人无家可归。  相似文献   

16.
问:汶川大地震中,那些没有工作单位,自发抢救他人的人,在抢救他人的过程中受伤或死亡,应享受何种待遇?  相似文献   

17.
毕淑敏 《老年世界》2008,(13):19-19
受邀到一家医院去看望四川大地震被救出的孩子,他们都已被截肢,生理和心理上都需要援助。  相似文献   

18.
汶川大地震后,“80后”服务对象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热情,改变了我曾一度加在他们身上的烙印。  相似文献   

19.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我参加了爱德社工志愿服务队在灾区的服务,当时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20.
《女性天地》2011,(5):63-63
近段时间,日本大地震和福岛核泄漏的巨大灾难使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食盐海啸”与“购盐井喷”,一时间民众无不“危盐耸听”、“谈盐色变”。3月19日,中国盐业总公司公开辟谣后,才使全国食盐市场得以稳定。前些日子,互联网上又开始疯狂流传我国国内多处地方将发生大地震的谣言,严重扰乱了公众的生活秩序。请问,这种随意散布未经核实的谣言或恐怖信息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