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税改的积极意义及面对的挑战全面取消了农业税,结束了几千年来农民交“皇粮”及“以农养政”的历史,无疑具有深远的、历史性的积极意义:(一)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税改前的农民负担主要是农业税和“三提五统”,税较少则费较多,农民负担十分沉重。免征农业税后,不仅农民负担减为零,国家还向种植农民补贴。据调查,2004年凤台县“三项补贴”总额达3441万元,农民人均转移性增收72元,亩均49元。因此税改给农民带来的实惠最多。(二)融洽了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稳定了农村形势。农业税取消后,广大基层干部从向农民催粮要款中解脱出来,干部得到了解…  相似文献   

2.
农民负担过重和基层干部负担过重密切相关,干部负担加重农民负担;而干部负担过重源于不合理的政治经济体制;农民负担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它的根子在政治方面。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农民负担问题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当前农民负担过重问题,已经关涉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中国农民负担的现状是,合理负担呈下降趋势,而不合理负担越来越重,而且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地方负担轻、经济发展比较慢的地方负担反而较重。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民收入增长滞缓,甚至出现负增长;二是地方政府机构人员臃肿;三是农村教育费用负担过重;四是巧立名目乱收费。要解决此问题,需要调动费税改革、基层政权民主化建设和农村问题的法律化、司法监督的程序化的三大杠杆。此外,还需要牢固树立“三农”的基础地位的意识,精简政府机构,做到减负与发展双管齐下。  相似文献   

4.
甘肃调查:新形势下农民负担依然沉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以来,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相继出台,对农业实行了“三减免,三补贴”政策,对农村义务阶段教育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切实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是并不意味着农民负担问题就此根本解决,一些隐性负担依然存在。为了进一步了解新形势下农民的负担问题,近日我们在全省8个县的55个农村住户调查点中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5.
中日两国是势不两立的敌国,还是和睦亲善的友邦?两国关系的走向是战还是和?在本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前夜,中国政治界和舆论界曾对上述关系着两国命运的重大问题,进行了一场全面、深入的论争。整个论争是围绕着下述问题展开的:(1)对当时中日两国关系的性质和形势的认识。(2)中日关系的严重恶化,原因与责任何在。(3)中日关系的走向,是战还是和。(4)怎样评价和对待日本政府的“日中提携”和中国政府的“睦邻敦交”的政策。(5)在当时的条件下,使中日关系正常化是否还有可能.论争过程显示:蒋介石一派力图化敌为友,避战趋和。汪精卫一派始终认敌为友,主张满足日方要求,求得两国间的“和平提携”。力主抗战的各派人士,则认为日本亡华灭华的政策已定,中日之间一场大战必不可免。历史的进程已对这场论争的是非作出了公正的检验,也给后人揭示了深刻的值得记取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6.
农民负担过重的症结在哪里文/熹灵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不断改善。但从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农民负担过重一直是困扰中央并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同时也成为影响农村发展与稳定的一个关键问题。负担过重两...  相似文献   

7.
减轻农民负担喜忧并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是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均衡发展,进而促使国民经济在总体上实现良性循环的重要前提。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不懈努力下,这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农民负担基本情况农民负担,从广义上讲,包括农民承担的税收、集体提留统筹、集资摊派、劳务、工农产品“剪刀差”等所有与农民有关的公共产品的成本和费用分摊。从狭义上讲,指除税收和工农产品“剪刀差”之外所余那部分提留统筹、集资摊派、劳务等负担。国务院颁布的《农民承…  相似文献   

8.
农民负担问题是当前农村工作中反映十分强烈的热点问题。正确分析和判断农民负担的现状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是摆在各级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际问题。一、农民负担现状1992年,我区农民负担总量为14235.19万元。其中,国家税金7428.1万元;村提留2457.49万元;乡(镇)统筹费1624.05万元;社会性负担(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摊派、集资、罚款等)为2725.55万元。农  相似文献   

9.
“三农”问题一直是政府及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没有广大农村的现代化就谈不上中国的现代化。在改革开放的最初几年 ,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虽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但近年来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村经济的发展出现了缓慢增长的态势 ,有些地方尽然出现了发展停滞甚至负增长趋势。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则是农民负担问题。本文将从农民负担基本概念的界定入手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农民负担对农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继而探讨了农民负担问题将产生的经济及社会后果 ,并提出解决农民负担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民负担的现状分析唐平彭丽荃减轻农民负担,是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的农村工作内容。近年来,各级政府为减轻农村居民负担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并且收到一定效果。然而,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农村居民负担过重问题并未得到实质性的解决,这种现象的存在与发展已直接影响着农...  相似文献   

11.
农民增收困难,农民负担过重,是新世纪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千方百计扭转农民收入增速连续下降的趋势,应对WTO的挑战,必须深化农村税制改革,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据农业部统计,2000年全国农民(包括部分个体工商户)直接负担的税费共1778.9亿元,平均每个农民负担199元,其中,各种税92元,“三提五统”66元,“两工”和以资代劳6元,集资等各种社会负担30多元,与1999年相比增长了3.3%。据税务部门统计,2000年实征农业税190多亿元,农林特产税144亿元,屠宰税实际征收40亿元左右,合计“三税”实征数在370亿元以上。直接免掉“三税”对农民是最实惠的,而且可以避免在征税时“搭便车”收费。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追踪国务院有关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于 1999年末在全国 3 1个省区市抽取了 18685个农户 ,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表明 ,1999年减负工作初见成效 ,农民负担有所减轻 ,但多数农户仍感负担较重 ,对不合理负担普遍不满 ,农民负担过重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一、大部分农户上缴的税费减少 ,负担连年递增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在被调查的 18685个农户中 ,有 70 2 %的农户反映 1999年上缴税费比上年有所减少 ,只有 2 9 8%的农户反映税费负担增加 ,显示出大多数农户的税费负担开始得…  相似文献   

13.
农民负担未突破限额为何农民仍然不满意文/徐亚刚金幼春农民负担的轻重关系到能否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关系到能否密切党和政府同农民群众的联系。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特别是农民负担问题,先后出台了...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所面临的问题也日显严峻: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连续四年滑坡,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民负担问题久治不愈、乡村债务恶性膨胀,粮食大幅度减产、粮食安全问题被有关方面重新提起,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在问题重重的现实面前更是步履维艰。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近期对湖北省监利县进行了深入调查。监利县是传统的农业产区和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县。1982年 ~ 1990年,粮食总产在全省蝉联“九连冠”,“七五”时期,每年向国家贡…  相似文献   

15.
免征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但农业税的取消并不意味着农民负担问题的根本解决,农村教育、养老和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以及农村债务,已经成为农户的主要负担.因此,要彻底减轻农民负担,必须继续深化农村税费、乡镇机构的改革,健全公共财政,加强执法监督,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减轻农民负担仍然是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造成农民过重负担的原因很多,既有法规不够健全、政府部门行为不规范、管理体制缺乏刚性约束等法律、制度方面的原因,又有基层干部实绩评价取向偏差等管理方面的原因。解决农民负担过重一要从制度方面入手,二要从管理方面入手,全党重视,深入下去,从而使这一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17.
宝书 《小康生活》2005,(7):16-16
从今年起,山东省66个县的2523万农民将告别“皇粮国税”,实现农业税“零负担”。记者从6月15日召开的全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02年以来,全省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运行平稳,农民负担得到了明显减轻。今年,全省农民负担与改革前相比,人均减负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市场化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它和传统农业的基础地位相比,又注入了不少新的内容。“耕者有其利”是市场化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市场化农业负担亦或农民负担的存在,有着与国家职能、公民义务和商品关系相联系的一般的必然性。但由于对费负的认知差异性,造成了现实中将那些虽属外在的,但却完全符合农民消费需要和消费意愿且等价的收费,普遍地当作农民负担的看法和作法,这在理论上是难以支持的。针对农民负担存在的严重问题,本文提出了“费改税”和在乡(镇)村普遍设立农民负担监察的群众性组织的新举措,以加强农民负担的法制化、规范化和民主化监管。  相似文献   

19.
夏宁  蓝军  丁锴 《金陵瞭望》2006,(5):33-34
2006年2月,带着新年的洋洋喜气,裹着初春的乍暖还寒,原新街口街道党群科副科长冯会璋,走进了玄武区检察院政治处,走上了该部门的副主任职位。部门的转换、级别的提升。一时间使得冯会璋成为众多“局外人”关注的焦点。是怎样一只“看不见的手”助其实现了走上新岗位的愿望?当“科级干部跨部门竞争上岗机制”隐约浮现时,帷幕渐渐拉开。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减 轻农民负担工作的决定》精神,对减 负工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农民负担的问 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还不 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据了解,去年全国发生因加重农民负 担导致农民自杀的重大恶性案件26 起,比前年增加了7起。农民负担问 题,仍然是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 热点问题,不仅影响着党群、干群关 系,而且影响着基层政权的巩固,影 响着农村社会的稳定。据调查,目前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农民的“隐往负担’仍然没有 减轻。中央政策规定,“三提五统”按 农民上年人均纯收入的5%计提,有些 地方的基层干部为追求政绩和增加乡 镇财政收入,虚报浮夸,农民人均纯收 入的水份过大,严重超出了农民的实际 收入水平。虽然表面上“三提五统”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