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文化生产力及软硬实力互动发展的理论角度出发,结合西江流域的龙母文化有其文化的地域优势的同时又具有大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愫共鸣的现状,与现代社会人们追求个性、回归自然等需求正相吻合,能够开发出众多有市场、有卖点、有看头的文化产品.从而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用优势开路,用实力说话.欲开拓一条和谐发展"魅力文化"与"绿色产业"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把"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粤语作为一种方言,在词汇上与普通话有较大的差异.许多粤语词语写成书面语时,与一些普通话词语同形但意思却有较大差异,这些差异在日常使用中易造成较大误解.本文通过收集整理普通话与粤语"同词异义"现象的语言材料,具体分析一下这一现象的成因及其背后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3.
西江流域是一个多民族文化的语言富矿地带,以语言种类众多而扬名。壮、汉、苗、瑶、侗之外,尚有许多人口较少但文化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这些风俗各异的民族共同生活在西江流域上,创造了光彩灿烂的历史文化。探讨这个区域的语言分布状况,了解各群体的历史渊源与文化构成,对构建和谐社会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母语童谣是指用本地区方言念白的儿歌,粤语作为粤地区民族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粤语语言的传承以及民族地域文化的传承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信息多元化,民族区域多元化的时代中,让粤地区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必须从孩子抓起,让中小学生直观地学习和感受到本地区的风俗习惯、文化精髓,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基础美育教育相融合,达到有效在资源整合和利用。  相似文献   

5.
龙母本来是个传说人物,她的故事千百年来在西江流域广为流传,她那传奇性的圣绩,成为当地百姓信仰的支柱,也曾被纳入国家祀典之中.龙母故事充分反映了传统文化思想的积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包括对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东夷是新石器时代以后我国东南地区文化最发达的民族之一,楚是春秋战国时期南方势力最强大的民族,岭南越族是百越的组成部分。南越族留给后人最重要的文化成果之一,是今天流行在岭南地区的粤语。粤语是汉语在岭南地区的三大方言之一(其余两种分别为闽语与客家语),是古越语与古东夷语、古楚语及古汉语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地方语言。在今天粤语的一些词汇、读音以及岭南的民俗之中,可以找到东夷与楚文化的痕迹。  相似文献   

7.
粤语作为一种方言,在词汇上与普通话有较大的差异。许多粤语词语写成书面语时,与一些普通话词语同形但意思却有较大差异,这些差异在日常使用中易造成较大误解。本文通过收集整理普通话与粤语"同词异义"现象的语言材料,具体分析一下这一现象的成因及其背后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8.
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多区域经济合作下,西江流域经济要凭借特殊的地缘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厚重的历史文化、悠久的经济发展史和丰富的对外合作经验,依托广西西江黄金水道和厚重的产业底蕴,将各市县丰富的资源和产业优势进行整合,将农业、工业、贸易、旅游等产业合理规划,不断提高自身的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不断加强与区域外经济发达地区的合作与交流,才能融入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框架,才能不断地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9.
粤语与壮语     
粤语与壮语有着脱不开的渊源关系.本文论述粤语是在壮群体先人越人语言的基础上产生并在不断靠扰汉语而形成的汉语方言.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 ,“广府人”之称源于三国吴永安七年 ( 2 64年 )分交州置广州 ,故粤语又称“广州话” ,讲粤语的人称为广州人。元代改为广州路 ,明代改为广州府 ,自明代以后 ,粤语也称“广府话” ,而讲粤语的人也就被称为“广府人”。广府人的形成经历了秦汉时期的雏型、三国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的发育、宋至明代的形成三个阶段。文章还论述了广府人的人文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