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4 毫秒
1.
一九三四年十月到一九三六年十月,中国工农红军举行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甘肃,是红军长征到达的第十个省份。红军长征在甘肃从一九三五年八月红二十五军进入甘肃到一九三六年十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结束长征,前后历时一年多。从岷山到六盘山,从甘南草原到陇东高原,到处都留下了红军光辉的战斗足迹。在长征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俄界会议、腊子口战役、哈达铺整编、榜罗镇会议、会宁会师等等也都发生在甘肃广阔的大地上,因而,红军长征在甘肃的这段历史,在整个长征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它对于最后实现伟大的战略转移,到达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对于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学习和研究红军长征在甘肃的这段历史是十分必要的。中国工农红军二十五军是长征期间进入甘肃的第一支红军部队。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和军战史的一个专题,红军长征史的研究近几年来取得的进展很大,成果汲为丰硕。1986年10月是红军长征胜利五十周年。这一年出现了长征史研究的高潮。继后的1987年中,仍不断有长征曳的专著,资料出版。诸如:《三军大会师》二册,《国民党军追堵红军长征档案史料选编(中央部分)》,郑广瑾、方十可著《中国红军长征记》(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长征史专著),曾志主编的《长征女战士》第二卷,《红军长征在怀化》等。论文发表更在百篇以上,其中相当大的部分是前一年研究成果的陆续发表。 近年来红军长征史的论著涉及范围颇广。对其中继续阐发的重要观点和新提出的见解作一综述,亦能窥视出红军长征史研究的概貌。  相似文献   

3.
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朱昌平,巴岱今年10月,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60年前,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在甘肃会宁和宁夏西吉将台堡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是长征胜利的标志。长征所表现出的不畏艰难险阻的革命英雄主义,已经突...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长征研究中两个问题进行再探讨,提出自己的观点:第一,关于红军长征前和长征中是否知道陕北有红军和根据地的问题,过去许多研究者认为中共中央在长征前和长征中就知道陕北有红军和根据地,笔者认为中共中央在长征前和长征中知道陕甘边苏区和红二十六军,但对陕北苏区和红二十七军却并不知晓,这主要与陕北苏区形成的时间有关;第二,关于红军长征战略方针转变的问题,有人认为是“湘西—川黔边—川黔滇边—川西—川陕甘—陕北”,笔者认为红军战略方针经历了“湘西—川黔边—四川—川陕甘—陕北”的转变,除此之外常常被研究者认为的“战略方针”,实际上只是一些策略方针。  相似文献   

5.
1935年初,红军长征进入藏区,国民政府中央随即电令西藏噶厦地方政府"围剿"红军。8月,出于对红军长征可能入藏以及中央军入康、班禅返藏、诺那入康宣慰等因素的综合考量,2000余名藏军声称奉命"离防助剿"红军,但遭到了马步芳、刘文辉等川康青地方实力派的强烈质疑和反对。在权衡利弊之后,蒋介石否认了之前曾电令噶厦地方政府"助剿"红军的事实,严令藏军不得逾越防地。奉调、误会与假托成为整个事件发展演进过程中的关键词,涉事各方根据自身的利益诉求,进行着各自不同的注解。  相似文献   

6.
<正> 《西北史地》1984年第三期所载拙作《红二方面军属部长征经过青海初探》,对红二方面军经过青海的行程路线、时间、目的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该文依据张子意的《长征日记》,着重指出了红二方面军进入青海的目的是筹粮,至今看来这一认识是正确的。另一方面,文章认为红军长征进入青海的只是二方面军“属部”(即红六军、三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工农红军实行伟大战略转移的长征中,地处偏远的甘肃,竟成了全国唯一的四路红军(红二十五军、红一、二、四方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更兼红一方面军组成的西方野战军进行西征,红西路军渡过黄河西进,鏖战戈壁,喋血沙场.红军的足迹几乎印满甘肃全境,历时三个年头,累计约五百七十多天,其间大事迭起,不胜指数.本文拟就西方野战军、红二、四方面军和红西路军在甘肃期间建立的苏维埃政权作些粗陋的述论与探索,不当之处,谨请亲历者、史学工作者和广大读者鉴识订正.  相似文献   

8.
王东 《中州学刊》2006,(5):208-210
长征中的女红军以特殊的革命意志,在红军长征史上留下了壮丽一页。她们不仅是英勇的战士,而且是红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力量,在鼓舞士气、宣传群众,在救死扶伤、给养筹运的各种后勤工作中,她们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作用重大。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长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这固然是由于长征本身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同时也是因为长征折射出来的精神力量,已经融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成为巨大的精神动力.长征对当时和今天的青海,同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长征的胜利对三、四十年代青海局势产生的影响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北部,与先期到达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实现了红军历史上空前规模的战略转移.这个战略目标的实现,不仅对红军的生存和发展,对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而且影响了西北乃至青海的政治走向.第一,三大主力会师后,5万多红军驰聘于南自陇南、北至宁夏,东起陕西、西迄河西  相似文献   

10.
长征初期国民党对中央红军的围堵及其失败王建科,刘守仁在现代史研究领域,红军长征史的研究是比较充分的。但也不无缺憾之处,诸如对遵义会议以前红军长征的情况、国民党中央军与地方军的围追堵截等方面的研究还很薄弱。过去我们常说,“左”倾中央实行退却中的逃跑主义...  相似文献   

11.
试论红军第二十五军长征的意义李志华1934年11月16日,继中央红军长征之后,红二十五军在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的率领下,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离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12月上旬进入陕南,并先后击败了敌人...  相似文献   

12.
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什么地方会师?至今说法不一。其中以1935年10月19日在陕北吴起镇(今吴旗县)之说较为流行。但这个看法值得商榷。 中央红军(当时叫陕甘支队,亦叫一方面军或一、三军团)和陕北红军(由徐海东、程子华率领的红二十五军和刘志丹领导的红二十六、二十七军刚合编的红十五军团,亦叫西北红军)的会师,应是两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经过艰苦转战,于1936年10月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区胜利会师.红军长征的胜利,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使中国革命从此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长征一结束,新局面就开始.”这个新局面,就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开创.一、红军长征的胜利,促进了全党团结、统一,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奠定了稳固的政治基础.“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随着中日矛盾的激化,中国国内各阶级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不仅工人、农民强烈要求抗击日本侵略者,而且民族资产阶级和  相似文献   

14.
《重庆社会科学》2011,(3):16-16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这一刻,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从此,中国工农红军破天荒形成一个拳头,开创历史新纪元。红军会宁会师旧址管理委员会作为记录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载体,在进行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基于此,本刊对红军会宁会师旧址管理委员会进行函访,以纪念馆为轴重温这段光辉历史,展现纪念馆的风貌及其发挥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5.
红军西路军的失败,是中共党史、军史上最大的悲剧之一.以往,无论是<毛泽东选集>与权威的中共党史著作,还是西路军幸存的高级将领及一般官兵都认为,1936年10月西路军经甘肃河西走廊向新疆方向前进,是按张国焘的擅自命令和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向西逃跑.然而,历史真相却是红军经长征到达陕北后,鉴于该地的生存危机,乃向共产国际提出援助要求,同时制定了<宁夏战役计划>,即红军几个方面军西进.占领西兰大道与宁夏北、南部,以打通国际路线,靠近苏联.共产国际和斯大林批准了这个计划,共产国际与季米特洛夫等在随后的红军西征及西路军失败的过程中,多次给予了援助.实际上,张国焘对<宁夏战役>是持反对意见的,其原因一是考虑宁夏地域狭小,不利发展;二是为了保存四方面军的实力.但最终张国焘在与中央领导包括陈昌浩发生矛盾后,作了妥协,并让陈昌浩向下作了传达,这就是张国焘再次分裂红军的由来.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0周年前夕,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郑广瑾、方十可撰写的《中国红军长征记》一书。曾经在长征中参加过重要活动的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伍修权、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汉生为该书题了词,军事理论家郭化若将军为该书题签了书名。这是一部记述长征的史书,是一本以60余万字的巨篇写成的比较系统、比较完整地记述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史。中国工农红军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举行的闻名中外的长征,是中国近现代战争史上的奇迹,也是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几十年来它吸引了千千万万人,教育和鼓舞了几亿人,使人为之倾倒,为之振奋,人们多么盼望能读到一本详尽记述这个人间奇迹的史书啊!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这本书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17.
甘肃是中国革命史上有重要地位的省份之一,特别是在红军长征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在从1935年8月到1936年10月的一年两个月内,红军指战员的足迹踏遍从陇南山区到陇东高原的广大地区,在这里召开了重要会议,进行了重要战役,实现了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甘肃人民对红军长征在入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了巨大支持。所以,红军长征的胜利是同甘肃这块地方分不开的。本文就甘肃在红军长征中的地位与作用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被誉为“世界军事史上两大奇迹之一”.今天,我们重新回顾红军长征的伟大历史,从中获取教益,就不能忘记或忽视如下历史事实:一、中国工农红军历时两年时间的长征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日子在少数民族地区.二、红军长征经过了10多个省(区)的苗、瑶、侗、布依、土家、白、纳西、彝、藏、羌、回等10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长征的胜利主要是在西南和西北的多民族地区取得的.三、我党和红军队伍是由中华各民族的优秀儿女组成,具有全心全意为各族人民谋利益的崇高思想,为各族人民的利益而英勇战斗;同时在长征的全过程中坚持进行耐心细心的内容丰富的民族工作,从而得到各民族广大群众和上层爱国人士的爱戴和支持.这是长征胜利的有力保证.因此可以说,长征是党的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的一次伟大革命实践.  相似文献   

19.
三位一体是指西安事变时期红军与国民党东北军、十七路军结成的抗日联合体。它与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其解决,密切相关,不可分割。本文试从三位一体与西安事变的关系这一测面,对西安事变的前因后果,作一点概略的探讨和分析,以求得某些启发。一、三位一体形成的历史背景三位一体局面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以后,各革命根根地红军陆续退出苏区,进行长征。鄂豫皖苏区的红二十五军,由程子华等率领,突破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封  相似文献   

20.
一九三三年六月,红四方面军粉碎了四川军阀田颂尧、刘存厚、杨森的二路围攻,歼敌两万余,缴枪八千多支、炮五十多门;根据地面积扩展一倍以上,纵横二、三百里;并在七个县(有的是部份地区)建立了工农民主政府。同年六月底,在南江县木门镇召开军事会议,总结了反三路围攻的经验,并决定将红十师、十一师、十二师、七十三师,分别扩编为红四军、九军、三十军和三十一军。到冬天,红军已达四万余人,根据地有八个县。为了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一九三三年八月十二日,红军开始发动仪(陇)南(部)战役。二十三日攻克仪陇县城后,继续向南部以东嘉陵江沿岸地区挺进。九月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