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焕英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6)
鲁迅有一著名的短篇小说《孔乙己》。文中,穿着脏兮兮长袍的孔乙己那迂腐知识分子的艺术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鲁迅是怎样想起了用“孔乙己”这三个字的呢?或者说“孔乙己”这三个字是从哪里来的呢?《鲁迅全集》中《孔乙己》这篇小说的注解中和小说中的几句文字,都作了说明:是从描红纸“上大人孔乙己”这几个字中而来。这批字很多,往下还有“化三千七十二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也”诸字。鲁迅在断读这一段文字的时候,是用“三字经”式方法三字一句。这样,“孔乙己”三个字便是一个句子或一个词了。鲁迅虽然自己这样断读… 相似文献
2.
3.
4.
时从祥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2)
一、从孔乙己的命名,领略鲁迅的“大家风度”鲁迅生前的挚友孙伏园先生曾经说过:“我曾问过鲁迅先生,其中(《呐喊》)哪一篇最好,他说他最喜欢《孔乙己》,所以已经译成了外文。我问他的好处。他说能于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地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很显露,有大家的风度。”(《关于鲁迅先生》)这可视为把握本篇美学价值的肯綮。《孔乙己》堪称鲁迅的得意之作; 相似文献
5.
6.
正每当听到某人学古论今地讲话,就会有人说:这个人很有学问。每当看到某人的文章大量引经据典,就会有人说:这个人很有学问。有人会背很多古诗文,于是有人说:这个人有学问。有人能记住不少字典上的解释,于是有人说:这人有学问。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算不算学问?算,但这是书面学问,死学问。有没有用?有用,但仅限于某些场合的说话需要和某种情景的写作需要。学问,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我认为,知识、技能是狭义的学问,创造、发明是广义的学问;读书求知,是学狭义的学问;人生处世,是广义的学问。我们不妨看看周围,有人虽然读书不多,但很懂得经营,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有人会说:这里面大有学问。有人没上几年学,但很通人情,生活过得快快乐乐,有人会说:这里面大有学问。有人虽然学历不高,但善解人意,仕途平平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12.
牛宝彤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
一个成功的作家(或者优秀作品),在修辞方面,必然有其独到之处。目前的修辞学著作或专论,就某个作家或某一名篇作专门的研究还不多。我认为,研究某一作家或作品的修辞现象,研究其惯用的修辞手段或修辞系统,研究这些修辞手段或系统在形成作家、作品独特语言风格中的特殊功能,是当前推动“修辞学”向纵深发展的重要课题。正如张经绂先生在《努力开创修辞学研 相似文献
13.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77-84
在史学研究之中,经世致用与为学问而学问两种治学态度常被相提并论。孰是孰非,众说纷纭。一代史家柳诒徵高张经世致用之旗,明确反对为学问而学问。对其史学致用论潜研深探,并与当时相关论说相互比较,则可发现经世致用与为学问而学问之争,层面有二:第一层面易有共识,第二层面则殊难调和。当代论者探讨两者之争,多将两个层面混而为一,益发淆乱。因此回顾柳氏史学致用之论,梳理二者之争,也就极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王显春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1)
一篇优秀小说,无论里面所写的哪一笔,都应当是对创造艺术形象、表现主题思想有切实的价值的。作为“五四”时期辉煌战斗进军号角的短篇小说《孔乙已》,更是这方面的典范。《孔乙己》从它产生之日起迄今,影响甚大,不少文学评论家和教育工作者为它激扬文字,写下了大量的评介文章。但是,在“孔乙己”的命名及其“笑声”、“粉板”的艺术处置上,还谈得不多,虽有论及,却很少有专文从它们既独立又联系的关系处置上进行评述,然而,在一定的程度上,这些又正是小说吸引读者,使之心情激动、体味广远的妙笔所在。 相似文献
15.
孙景鹏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鲁迅在《孔乙己》中对"茴香豆"展开的细节描写,虽然表现了孔乙己迂腐可笑、死要面子的性格特点,但同时也展现了孔乙己的天真善良、乐观慷慨,以及内心深处的柔软和温热,将社会对孔乙己的冷淡,不慌不忙、很有风度地写了出来。这一细节描写在艺术上取得的诸多成就,是小说能够大获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没有"茴香豆"这一细节描写,就没有《孔乙己》这篇佳作。 相似文献
16.
李明辉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2):56-59
牟宗三将中国哲学定位为"生命的学问",以对比于西方哲学。他认为:中国哲学以"生命"为中心,西方哲学以"知识"为中心;中国哲学特重主体性,西方哲学重客体性;而中国哲学之中,儒家特别注重"内在道德性"。傅伟勋也同意"中国文化是以生命的学问为主"之说法,但另外提出"学问的生命"之说,以期弥补中国文化之不足。然而吊诡的是,牟宗三的一生所为,主要是哲学思辨的工作,属于傅伟勋所说的"学问的生命"。对于这种生命的吊诡,牟宗三有所自觉,而强调:哲学思辨虽是耗损生命之事,但却是社会与时代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17.
你会丢垃圾吗?问这样的问题,也许你会感到奇怪,垃圾谁不会丢,把它扔在垃圾箱内不就成了?我因有个小孩在美国维斯康星大学读直博,和老伴去探亲在那里住了一些日子,开始还真不会丢垃圾,有一次差一点被罚了款。所以,初到美国,丢垃圾都还得学和问。 相似文献
18.
梅竞松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7):49-51
俗话说:“疑问”是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的源泉。“因疑而人.无疑而出”这无疑是教育的最高境哗。可见作为老师经常问学生“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是于无形中帮助学生养成了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的意识与习惯.能提出一个独特的问题.就如在“思维的水池”中投以砖石.收到“一石冲开水底天”的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