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有一著名的短篇小说《孔乙己》。文中,穿着脏兮兮长袍的孔乙己那迂腐知识分子的艺术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鲁迅是怎样想起了用“孔乙己”这三个字的呢?或者说“孔乙己”这三个字是从哪里来的呢?《鲁迅全集》中《孔乙己》这篇小说的注解中和小说中的几句文字,都作了说明:是从描红纸“上大人孔乙己”这几个字中而来。这批字很多,往下还有“化三千七十二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也”诸字。鲁迅在断读这一段文字的时候,是用“三字经”式方法三字一句。这样,“孔乙己”三个字便是一个句子或一个词了。鲁迅虽然自己这样断读…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人“运用脑髓,放出眼光”,从老外手中“拿来”的东西确实不少,诸如资金、技术、观念等等。走到这一步,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就算没有白作。  相似文献   

3.
毛牧青 《山西老年》2009,(11):46-46
前不久,一网友向某区区长信箱反映居民出行难问题。足足等了六天,等来的网上回复却仅有两个字:"已阅"。这位区长如此官气十足,难怪很多网友认为,"已阅"是光明正大的敷衍,是对百姓呼声的愚弄。应该说,上级向下级传达文  相似文献   

4.
一、从孔乙己的命名,领略鲁迅的“大家风度”鲁迅生前的挚友孙伏园先生曾经说过:“我曾问过鲁迅先生,其中(《呐喊》)哪一篇最好,他说他最喜欢《孔乙己》,所以已经译成了外文。我问他的好处。他说能于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地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很显露,有大家的风度。”(《关于鲁迅先生》)这可视为把握本篇美学价值的肯綮。《孔乙己》堪称鲁迅的得意之作;  相似文献   

5.
大凡立碑勒石,目的都是想流传百世,谁也不愿遗臭万年。可是,却有意欲流芳反遗臭的事儿。 山西省广胜寺徐殿是寺区现存最古老、最宽大的殿宇。殿内四壁原绘有精美的元代壁画,面积将近四百平米,价值连城。但在1928年,却被寺内僧人伙同乡绅、古董商盗卖出国,现存于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艺术博物馆。东廊下的碑刻就是记载卖壁画始末的。此碑立于民国18年(1928年),  相似文献   

6.
正每当听到某人学古论今地讲话,就会有人说:这个人很有学问。每当看到某人的文章大量引经据典,就会有人说:这个人很有学问。有人会背很多古诗文,于是有人说:这个人有学问。有人能记住不少字典上的解释,于是有人说:这人有学问。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算不算学问?算,但这是书面学问,死学问。有没有用?有用,但仅限于某些场合的说话需要和某种情景的写作需要。学问,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我认为,知识、技能是狭义的学问,创造、发明是广义的学问;读书求知,是学狭义的学问;人生处世,是广义的学问。我们不妨看看周围,有人虽然读书不多,但很懂得经营,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有人会说:这里面大有学问。有人没上几年学,但很通人情,生活过得快快乐乐,有人会说:这里面大有学问。有人虽然学历不高,但善解人意,仕途平平  相似文献   

7.
95岁去世的著名文物专家王世襄老人的一生被称传奇,就是因为他把玩世人生玩出了大名堂。按说人各有志,志不分高低短长,有志者事竟成。今人的共识是,最幸运的职业人生是个人兴趣与职业的高度一致,恰恰又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世襄老即典范。  相似文献   

8.
春捂怎么“捂”,一直是个笼统的概念。“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这些算是最明确的时间概念,而这对于养生保健,却远远不够。随着医疗气象学的兴起,科学家对春捂有了许多更科学、更具体的研究,提出了一些供人们在实践中便于“操作”的数据,掌握了这些数据,就掌握了春捂的学问。一、把握时机:冷空气到来前24小时~48小时未雨绸缪医疗气象学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比如感冒消化不良,早在冷空气到来之前便捷足先登而青光眼、心肌梗死、中风等,在冷空气过时也会骤然…  相似文献   

9.
10.
正冬三月是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令,此时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当缓慢的时候,所以此时应该早睡晚起,不要轻易扰动阳气,凡事不要过度操劳,要使神志深藏于内,避免急躁发怒。冬季的养生,要着眼于藏,把神藏于内不要暴露于外。一年四季的养生要掌握三个规律:阴阳消长运行的规律、气机升降的规律、天气地气开合的规律。掌握了这三个规律以后,我们就可以养生长、化收藏,养阴阳、养五脏。春夏养阳,秋冬  相似文献   

11.
说不清受到什么 事物的触发,忽然想 起了数学、数字。 从进小学到 高中毕业,课程 的设置大都有 增减,独国语 和算术一以贯之,苦苦 学了十二年。学国语是没说的了,至于学那么多算术,则多年没能想得很通。当然不是说毫无用处,比如初一学一加一等于二、初二背“小九九”,直到高小学“鸡兔同笼”之类的应用题,对学子来说都在生活中不同程度地起了作用。 如果小学的算术是启蒙,中学则是  相似文献   

12.
一个成功的作家(或者优秀作品),在修辞方面,必然有其独到之处。目前的修辞学著作或专论,就某个作家或某一名篇作专门的研究还不多。我认为,研究某一作家或作品的修辞现象,研究其惯用的修辞手段或修辞系统,研究这些修辞手段或系统在形成作家、作品独特语言风格中的特殊功能,是当前推动“修辞学”向纵深发展的重要课题。正如张经绂先生在《努力开创修辞学研  相似文献   

13.
在史学研究之中,经世致用与为学问而学问两种治学态度常被相提并论。孰是孰非,众说纷纭。一代史家柳诒徵高张经世致用之旗,明确反对为学问而学问。对其史学致用论潜研深探,并与当时相关论说相互比较,则可发现经世致用与为学问而学问之争,层面有二:第一层面易有共识,第二层面则殊难调和。当代论者探讨两者之争,多将两个层面混而为一,益发淆乱。因此回顾柳氏史学致用之论,梳理二者之争,也就极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一篇优秀小说,无论里面所写的哪一笔,都应当是对创造艺术形象、表现主题思想有切实的价值的。作为“五四”时期辉煌战斗进军号角的短篇小说《孔乙已》,更是这方面的典范。《孔乙己》从它产生之日起迄今,影响甚大,不少文学评论家和教育工作者为它激扬文字,写下了大量的评介文章。但是,在“孔乙己”的命名及其“笑声”、“粉板”的艺术处置上,还谈得不多,虽有论及,却很少有专文从它们既独立又联系的关系处置上进行评述,然而,在一定的程度上,这些又正是小说吸引读者,使之心情激动、体味广远的妙笔所在。  相似文献   

15.
鲁迅在《孔乙己》中对"茴香豆"展开的细节描写,虽然表现了孔乙己迂腐可笑、死要面子的性格特点,但同时也展现了孔乙己的天真善良、乐观慷慨,以及内心深处的柔软和温热,将社会对孔乙己的冷淡,不慌不忙、很有风度地写了出来。这一细节描写在艺术上取得的诸多成就,是小说能够大获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没有"茴香豆"这一细节描写,就没有《孔乙己》这篇佳作。  相似文献   

16.
牟宗三将中国哲学定位为"生命的学问",以对比于西方哲学。他认为:中国哲学以"生命"为中心,西方哲学以"知识"为中心;中国哲学特重主体性,西方哲学重客体性;而中国哲学之中,儒家特别注重"内在道德性"。傅伟勋也同意"中国文化是以生命的学问为主"之说法,但另外提出"学问的生命"之说,以期弥补中国文化之不足。然而吊诡的是,牟宗三的一生所为,主要是哲学思辨的工作,属于傅伟勋所说的"学问的生命"。对于这种生命的吊诡,牟宗三有所自觉,而强调:哲学思辨虽是耗损生命之事,但却是社会与时代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17.
其庄 《老友》2008,(11):53-53
你会丢垃圾吗?问这样的问题,也许你会感到奇怪,垃圾谁不会丢,把它扔在垃圾箱内不就成了?我因有个小孩在美国维斯康星大学读直博,和老伴去探亲在那里住了一些日子,开始还真不会丢垃圾,有一次差一点被罚了款。所以,初到美国,丢垃圾都还得学和问。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疑问”是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的源泉。“因疑而人.无疑而出”这无疑是教育的最高境哗。可见作为老师经常问学生“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是于无形中帮助学生养成了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的意识与习惯.能提出一个独特的问题.就如在“思维的水池”中投以砖石.收到“一石冲开水底天”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20.
《可乐》2006,(11)
参加完鲁镇市公开选拔干部的笔试后。孔乙己就有点飘飘然,那感觉犹如当年阿 Q 摸了小尼姑的头,装了假肢的双腿也开始健步如飞。这次公开选拔笔试题目只有两道,一道议论文,一道记叙文。孔乙己的议论文是《论茴字的四种写法》,他从"茴"字的四种写法开始,深刻阐述了中国文字的演化史;孔乙己的记叙文是《我和鲁迅共度的岁月》,他从教鲁迅写"茴"字写起,详细叙述了其成为一代大家的导师的全过程。很快,《我和鲁迅共度的岁月》就获得"鲁迅文学奖"提名。孔乙己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