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赫伯待·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也是一位有影响的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为了适应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和科学勃兴对于人才的迫切需要,斯宾塞第一个从理论上论证了科学的价值和科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向传统的古典人文主义教育进行了强有力的挑战;提出了一个以科学为主的课程体系,维护了科学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他的科学教育思想顺应了  相似文献   

2.
一在英国浪漫派的五大诗人中,与拜伦、雪莱齐名的约翰·济慈(1795——1821)是一位诗才晚熟、英年早逝的天才诗人。济慈18岁始步入诗坛,给他带来诗歌灵感的是英国伟大诗人埃德蒙·斯宾塞的诗歌魔杖。斯宾塞的代表作《仙后》唤醒了济慈的天生诗才。令济慈欣喜若狂、满怀热望、惊叹不已的是斯宾塞的诗歌形象中产生的特殊引力及其诗歌世界里图画般的色彩和音乐魅力。影响济慈诗歌创作的尚有莎士比亚、弥尔顿、华兹华斯和拜  相似文献   

3.
以斯宾塞为代表的一批科学教育思想家极力倡导适应时代需求的更具"现实性"的科学教育取代"装饰性"的传统教育。通过诠释与分析斯宾塞关于"为生活而准备"的知识价值观的产生、内容及对当代学校教育变革的启示和影响,进一步揭示近现代英国科技教育发展、兴盛的思想源泉与思想动力。  相似文献   

4.
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Spencer,1820—1903)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也是一位有影响的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为适应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他把学校教育与正在发展着的工业生活需要联系起来,第一个从理论上论证了科学的价值和以科学为主的课程论思想,并且从实证论和社会进化论的观点出发,  相似文献   

5.
斯宾塞教育思想的产生及其科学教育课程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成了世界上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但相比较之下,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却仍以宗教神学和古典人文主义课程为主导。实证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呼吁和倡导科学教育,并提出了科学教育的课程观、教学原则、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斯宾塞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一位独树一帜的诗人。长篇巨诗《仙后》使他的诗歌成就达到巅峰。在作品中,诗人淋漓尽致地抒发了道德与爱情、宗教与政治情怀,并且刻意追求艺术创作上的完美,怡情中教人向善,严肃中又不失唯美。特别是他首创的十音节格律形式—斯宾塞体,更是达到一个后人仰视的高度。本文借以上诸方面,旨在赏析一位伟大诗人与他的不朽之作。  相似文献   

7.
法律社会学,又称社会法学。它产生于西方十九世纪后期,及至廿世纪三十年代法律社会学已经发展成为较为流行的社会学科。在西方的法学著作中,一般认为资产阶级社会学的创始人法国的A·孔德(1798—1857)是早期社会法学的创始人,英国社会学家H·斯宾塞(1820—1903)也是法律社会学的早期代表之一。法律社会学的概念最早出现在意大利社会学家昂齐洛迪的《法律哲学和社会学》(佛罗伦萨1892)一书,但是法律社会学真正创立的标志当推奥地利著名法学家E·埃利希所著《法律社会学原理》一书的出版,它奠定了法律社会学的理论基础。资产阶级法律社会学在其产生以致后来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不少自成体系的理论学  相似文献   

8.
1485年都铎家族登上王座,英国文艺复兴(1485—1650)可谓正式开始,虽然它的萌芽在第十四世纪乔叟时即露端倪。伊丽莎白女王执政期间(1558—1603),英国文艺复兴达到了极盛时期,许多文人骚士纷纷出现,如碧空的明星。他们摆脱了中世纪黑暗年代的锁链,创作了丰富的优秀文艺作品,为他们的时代增色生辉,宛若千姿百态的繁花点缀着满园春色。即使最严肃的道德与政治题材也呈现着迷人丰采,斯宾塞的《仙  相似文献   

9.
埃得蒙·斯宾塞是生活在乔叟时代和莎士比亚时代之间的英国最杰出的诗人。他继承了乔叟所开创的英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加以丰富和发展,把诗歌的火炬传给后来的诗人,因而被称为“诗人的诗人”。他创立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斯宾塞诗体。后来的不少诗人从他那里学到了这种美妙的诗歌创作技巧。仅19世纪就有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济慈分别用斯宾塞诗体写出了传世佳作。本文详细分析了诗人和相关的诗篇,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种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0.
十四行诗的英国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四行诗英国化进程始于英国文艺复兴,历时约150年,大致经过引进与模仿、学习与改造和发展与创新三个阶段.华埃特和萨里伯爵引进十四行诗并对其做初步的变动以表达英国诗人的情感,开十四行诗抒情的先河.锡德尼、斯宾塞和莎士比亚在十四行诗表现能力上的探索,完成了英国十四行诗格律的定型.邓恩和密尔顿则突破十四行诗传统的爱情主题,开辟了十四行诗抒情的新天地,从内容和主题表达上完成了十四行诗的英国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玩在教育里     
《阅读与作文》2007,(6):1-1
老斯宾塞把到河边运动和观察大自然当成是快乐教育的一部分。后来小斯宾塞在一篇文章中回忆道:“这是我热爱生活,热爱德文特河,热爱家乡的主要原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片山潜(1859年—1933年),是日本早期工人运动的领袖,是日本共产党的创始人,是日本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早的宣传家,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著名的活动家。他出身于贫农家庭,由于贫穷,1881年流浪到东京,当印刷工。1884年11月,赴美半工半读,在耶鲁大学神学部学习。1895年毕业。他在留美学习期间,观察了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运动和社会问题。1894年春,他徒步旅行英国,实地考察了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状况,撰写了《英国今日的社会》一书。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最后30年,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在这社会大变革的时期里,资产阶级思想界涌现出社会达尔文主义、唯意志论以及以历史学派和奥地利学派为代表的庸俗政治经济学等思想流派。这些社会政治理论与已往的资产阶级思想迥然不同,它们不仅背离了启蒙思想反封建的革命性原则,甚至与工业革命时期的自由主义思想也格格不入。这些思想理论曾一度主宰思想领域,影响深远,危害巨大。现在重新认识这些思想理论,是十分必要的。一社会达尔文主义产生于英国,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赫伯特·斯宾塞。从1862年到1896年,他完成十卷本的《综合哲学》,系统地反映了他的社会政治思想。斯宾塞进行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4.
留学英国一向被认为是高成本的教育付出,而不久前听到英国使馆文化处主管教育的一等秘书狄士礼先生的说法:这种“传言”有它不确定的一面。狄士礼先生也是英国文化协会驻中国办事处的教育总管,负责英国教育在中国的推广交流工作,此番话是他在北京国际图书展会上向到会人员介绍《英国留学指南》一书时说的。实际上,《英国留学指南》一书的英文版本是在世界各地发行的,刊载留学英国所必要的信息,比如学校专业及费用的介绍及在英国不同的地区生活打工等方面的情况,根据需要每年都有新的版本,更新新的信息。中国是唯一把这本书翻译成中文出版并…  相似文献   

15.
诱惑是西方史诗的传统母题,史诗中的女性诱惑往往因其丰富的寓意内涵而被史诗诗人用作建构寓言诗学的绝佳媒介。“福乡”是英国16世纪最伟大的史诗诗人埃德蒙·斯宾塞在史诗《仙后》中设计的女性诱惑情节,该情节所传递的节制内涵构成了史诗第二卷寓意之核心,同时也成为斯宾塞建构其寓言诗学之关键。斯宾塞笔下的女性诱惑情节及其寓言诗学均源自意大利16世纪最伟大的史诗诗人塔索之影响。塔索在史诗《被解放的耶路撒冷》中通过设计“阿米达花园”之女性诱惑情节再现了理性与欲望之冲突的伦理意蕴,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其关于寓言的史诗诗学。从女性诱惑的视角解读“福乡”对“阿米达花园”的模仿与改写,不仅能揭示两部史诗的核心寓意,而且有助于深入理解斯宾塞对塔索寓言诗学的接受。  相似文献   

16.
达尔文的进化论发表后,在英国引起了强烈的反映.一方面,各种批判、质疑声不断;另一方面,达尔文的进化论也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进化论一时成了西方近代科学的象征.斯宾塞用达尔文的进化论为自己综合哲学体系作理论奠基,鼓吹社会进化论.赫胥黎在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后,竭力传播进化学说,他对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不以为然,认为伦理在社会演进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7.
斯宾塞教育思想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宾塞是近代科学教育发展史上的杰出代表,他提倡科学教育,反对古典主义教育,认为科学技术对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促进作用,以及教育对科技振兴、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但他反对国立学校制度,提倡个人主义、放任主义,反对普及工人教育的主张以及坚持不可知论、庸俗社会进化论的哲学思想又是应该批判的.客观分析斯宾塞的教育思想,对于指导我们正确认识教育、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约翰·亨利·纽曼的自由教育思想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纽曼是19世纪英国著名教育家、文学家和语言学家,是自由教育的倡导者。他的《大学的理想》一书,是第一部专门论述大学理念的著作。在《大学的理想》一书中,他对自由教育作出了新的界定,对自由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书中倡导的以古典人文学科教育为主要内容和以注重理性的开发为主要内涵的自由教育理想,在当时及其以后都对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托玛斯·罗伯特·马尔萨斯(1766——1834年)是英国庸俗经济学家。他的《人口论》是资产阶级人口理论的代表作。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马克思、恩格斯就对它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说它是“诋毁人类的诽谤书,”①“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最公开的宣战。”  相似文献   

20.
一九七九年,第十届国际图书馆用户教育会议在英国剑桥召开,用户教育正式提上议事日程。一九八七年六月我国国家教委在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情报职能和教育职能”。英国学者孟丝(Mews)在《读书指导》一书中,将用户教育定义为“对读者进行有助于他们最佳利用某一图书馆的指导”,说明西方对用户教育的注视,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