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遂宁,地处成都平原经济区右翼,属于成渝经济区腹地核心经济带,位处成都、重庆等距辐射的重要节点,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突出。遂宁作为成都平原经济区的一员,其经济的快好发展可成为成都平原经济区及成渝经济区快速崛起的有力支撑,更将有效示范和带动区域内其他城市发展。成都平原经济区的建设给遂宁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使遂宁面临一些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2.
吴振明  高晖 《四川省情》2023,(11):17-19
<正>区域不均衡是长期困扰成渝地区发展的难题。伴随着成都、重庆两座超大型城市的崛起,位于两大城市之间的自贡、遂宁、内江、资阳等城市出现了持续性经济增长放缓、人口密度下降、城市功能弱化等问题。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成渝地区中部城市发展问题再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将这一问题形象地概括为“中部塌陷”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长期以来,成都、重庆“双核”虹吸效应显著,成渝中部地区逐渐形成了“中部坍塌”“政策洼地”,经济发展增速相对缓慢,居民生活水平提升相对乏力。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的深度实施,成渝中部地区崛起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成渝地区中部崛起是将自贡、遂宁、内江、资阳4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中心,社会治理、文化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能力全面提升为支撑的综合性崛起,最终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现代化和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4.
特色先导:2008年,按照“服务遂宁、面向成渝、辐射西部、贯通沿海,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生产型物流园区”的区域物流定位,遂宁开工建设了规划占地20平方公里、核心区5平方公里的“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  相似文献   

5.
戴宾 《四川省情》2023,(11):12-16
<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依托成渝北线、中线和南线综合运输通道,夯实成渝主轴发展基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联合实施方案》提出,做强成渝发展主轴,打造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脊梁”。位于成渝地区中部的自贡、遂宁、内江、资阳四市地处成渝发展主轴线上,  相似文献   

6.
陈智 《四川统计》2014,(1):48-48
成都,作为四川的省会城市、首位城市,也是我国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呈现出强劲的上升势头。尤其是当前面临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渝经济区和成都天府新区规划建设等一系列机遇。来自海内外的投资者、企业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概:“其它城市仍在热身,成都早已开始狂奔。”  相似文献   

7.
信息短波     
《四川统计》2009,(12):44-44
共建成渝经济区,打造新的增长极 近日,第二届以“共建成渝经济区、打造新的增长极”为主题的川渝经济合作与发展论坛在成都隆重召开。论坛各方都就进一步加强川渝合作,打造新的增长极,在更深的层次和更高的水平上加强川渝经济交流合作,努力实现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以大开放推动大发展,交换了意见和看法,并对成渝经济区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相似文献   

8.
成都和重庆这两座位居西南的特大城市自古就有着密切的联系,早在2005年,国家发改委就将成渝地区和长三角、津京冀、东北地区等跨省区的经济区发展纳入国家层次的规划,列入“政策关照区”。当前,一些经济学家预测,成都和重庆在未来的密切合作,将使成渝地区成为能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相媲美的中国第四大城市集群。如何推动成渝经济区更快更好发展,加快成渝经济区一体化进程?专家学者们纷纷建言献策,周边城市个个摩拳擦掌,我们翘首以待,期盼着国家相关政策早日出台……  相似文献   

9.
2011年,川南经济区GDP总量达到3627.1亿元,占全省的17.2%,仅次于成都经济区,居第二位。川南经济区地处长江上游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是四川在成渝经济区建设中确立的“一极一轴一区块”规划中“一轴”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为了构建新型工业化的康庄大道,四川应该围绕“新”字,深刻把握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包括新机制、新体制、新增长方式、新发展模式等,以工业化、信息化和城市化的“三位一体”,形成统筹、集成协调和互动效应。营造四川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营造区位优势。“十一五”期间,成渝经济区已经规划为我国国民经济今后的区域经济增长的重点。因此,在建设成渝经济区的战略布局中,四川要抢抓成渝经济区战略机遇,构建成渝经济走廊,使成都、资阳、内江、泸州等地与重庆实现经济链接和互动,并在建设成渝经济区的过程中得到中央在政策、项目和投资上的…  相似文献   

11.
城市流强度是表征城市对外服务功能的量化指标,它描述了城市对外联系的强弱。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不断深入的宏观背景下,以即将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规划的成渝经济区为例,运用城市流强度的方法对区域内主要城市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城市流强度及其结构进行系统分析。成渝经济区内各城市的联系地位表现为:高城市流强度值城市为重庆和成都,是区域经济集聚和扩散的中心;中城市流强度值城市为德阳、绵阳、资阳、自贡、南充、达州、广安等7个城市,是区域次级辐射中心;低城市流强度值城市为眉山、遂宁、乐山、雅安、泸州、内江、宜宾等7个城市,为地方集聚和辐射中心。最后提出加强区域内城市联系的简要建议,以期加快成渝经济区的发展与壮大。  相似文献   

12.
林楠 《四川省情》2010,(6):23-24
川渝是西部地区经济基础最好、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更是国家西部大开发规划的重点开发区。成渝经济区规划以“十二五”末为近期、2020年为远期,以成都,重庆两市为中心,  相似文献   

13.
信息短波     
《四川省情》2009,(12):44-44
共建成渝经济区,打造新的增长极 近日,第二届以“共建成渝经济区、打造新的增长极”为主题的川渝经济合作与发展论坛在成都隆重召开。论坛各方都就进一步加强川渝合作,打造新的增长极,在更深的层次和更高的水平上加强川渝经济交流合作,努力实现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以大开放推动大发展,交换了意见和看法,并对成渝经济区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相似文献   

14.
叶青 《四川统计》2012,(10):60-60
成都:“圈层融合”最近,成都提出了“圈层融合”的理论。在“成都市五大兴市战略咨询建议”中,专家认为要想成都全域得到进一步飞跃式发展,不仅要提高各圈层经济实力,打造区域优势产业,更需要深入实施“圈层融合”的思路。实现各圈层、区市县问一体化融合发展,才能提升整体发展实力。即一圈层应明确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二圈层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促进制造业产业链的形成;三圈层应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相似文献   

15.
成都:“圈层融合”最近,成都提出了“圈层融合”的理论。在“成都市五大兴市战略咨询建议”中,专家认为要想成都全域得到进一步飞跃式发展,不仅要提高各圈层经济实力,打造区域优势产业,更需要深入实施“圈层融合”的思路。实现各圈层、区市县问一体化融合发展,才能提升整体发展实力。即一圈层应明确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二圈层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促进制造业产业链的形成;三圈层应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相似文献   

16.
在改革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成都市提出了“三新”、“三最”的宏伟目标,部署了实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重大任务。之后,又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使成都产业发展和城乡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实践中也提出了一些必须研究解决的课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阐明的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原则,“十一五”规划研究中将成渝地区纳入国家重点发展区域的前景,为我们实现宏伟目标指明了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注入了  相似文献   

17.
邓玲 《四川省情》2010,(7):23-25
成渝经济区是全国统筹城乡的示范区,国家在成渝两市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目的旨在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随着成渝两市城乡统筹的顺利开展和深人推进,两市内部的城乡差距明显缩小,但是由于政策没有覆盖成渝地区的全部,成渝两市与成渝中部地区的差距却越拉越大,客观上使成渝经济区这一重点开发区的空间结构更加不合理,二元经济结构更加突出,严重制约着成渝经济区统筹城乡的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18.
《统计与社会》2005,(4):20-21
“成都之夜”啤酒狂欢节每晚连续6个小时的激情狂欢,将为成都打造一张“夜生活”名片,而它带来的巨大商机更是为众多商家所热切关注。昨日,组委会透露,前期招商工作已全面铺开,井随着啤酒节开幕时间的逼近进入火爆阶段。目前,各路厂商已纷纷进入布展期,准备在狂欢节上掘金。  相似文献   

19.
基本市情和现代畜牧业发展思路遂宁地处川中丘陵地区,1985年建市,辖船山、安居两区和射洪、蓬溪、大英三县,幅员面积5300平方公里,总人口383万人。遂宁是成渝经济带上的"黄金节点"城市,交通便捷,区位优势突出。境内天然气、盐卤资源储量丰富,是全省重要的粮食、油料、生猪、水果生产基地。遂宁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光秀丽,生态良好,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观音民俗文化之乡。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情》2007,(9):58-58,60
国家把成渝经济区纳入西部大开发的"十一五"规划,将成渝经济区作为西部重要的区域性经济增长极来培育,批准重庆和成都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