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文 《百姓生活》2013,(9):50-50
把头发分区 先把上层的头发束到头顶,把下层的头发吹干。然后把头顶的湿发放下吹干。 先吹发根 不要先吹发梢,发根渗透下来的水会让你做无用功。应先把发根吹干,再吹发梢,或者让发梢自然风干。  相似文献   

2.
《阅读与作文》2008,(12):60-60
据英国媒体报道,以色列沙漠小镇迪莫纳的一名理发师一手持10把剪刀同时开剪,打破了他之前创造的用7把剪刀同时理发的世界纪录。这名理发师51岁,名叫丹尼·巴吉尔。他表示,一旦熟练掌握同时使用10把剪刀的技巧,就会比使用一把或者两把剪刀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小草把春天的门推开乙、 暴雨把夏天的门推并了, 菊花把秋天的门推开了, 雪花把冬天的门推开了,‘ 星星把黑夜的门推开了, 学习把智慧的门推开了,_ 奋斗把勇敢的门推开了,·‘ 妈妈把慈爱的门推开了、_ 爸爸把方向的门推开了, 我把成长的门推开了。门@吕子胥$辽阳市白塔区南林子小学四年二班~~  相似文献   

4.
邵维信  李文 《社区》2014,(21):60-60
今年春季降雨较多,虽然每次降雨量都不算太大,但是较为频繁,每次赶上下雨,我从家里出门上班,总是习惯地摸起那把和我年龄差不多的老雨伞,尽管我每次拿起这把老雨伞时遭到家里人阻拦,打出这把老雨伞时都经常引来一些人的指点和嘲笑,我还是特别喜欢这把老雨伞,阴天下雨,这把老雨伞一直伴随着我遮风避雨、形影不离。  相似文献   

5.
潘慧贤 《新天地》2011,(7):25-25
当问起你把教师比喻成什么的时候,很多人就会说,蜡烛!因为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还有人把老师比喻成园丁,说起园丁我就想起了一部电影——《剪刀手爱德华》,主角爱德华的手就是一把剪刀,把园里的花花草草修剪的整整齐齐。如果学生真的是花花草草的话,  相似文献   

6.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在武汉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杨松强调,抓好学习实践活动,要做到“五个贯穿始终”,即把学习提高贯穿始终,把解放思想贯穿始终,把边整边改贯穿始终,把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贯穿始终,把领导带头贯穿始终。我们要从江汉大学的实际出发,认真抓好学习实践活动的贯彻落实,重在实践,突出学校特色,切实做到“六个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7.
请把你的忧愁给我,亲爱的,你把它放在我的掌心,无论内心有多么痛苦,‘也不要把苦闷在心里囚禁。我要从掌心里把你的忧愁丢进爱情的炽烈葺火,火苗会把你痛苦的愁云像雪花儿似的化为乌有。我要从掌心里把你的忧愁抛向天空,让它就在瞬间化为袅袅上升的青烟,最终消逝在阳光灿烂的苍宫。你的忧愁有如一橄可恶的灰烬,我要把它给予微风,我要把它撒在山坡上,请把你的忧愁给我@加·阿利耶娃!法~~  相似文献   

8.
“县城经济的生命力在于特色。要充分利用县域条件和优势资源,实行差:荆匕发展战略,把优势产业做出特色,把特色产业做出规模,把规模产业做出品牌,形成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突出把工艺美术产业作为县城经济的支柱产业重点培育。扶持壮大一批快速成长、带动力强的古典家具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9.
描写景物时,作者往往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有了人的思想感情、言行举止……这就是拟人修辞格。在文章中,这种修辞格若用得恰到好处,能把景物描绘得生动形象,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0.
我把衣服脱下,放进洗衣机里。爸爸妈妈把衣服脱下,放进洗衣机里。爷爷奶奶把衣服脱下,也放进洗衣机里。大大小小的衣服,像是一家人,抱在一起,说着一天的笑话。大大小小的衣服,就像五彩缤纷的蝴蝶,飞进了可爱的花园,享受花朵的芳香。  相似文献   

11.
破砧子     
陈晓华 《阅读与作文》2010,(7):M0002-M0002
一把把伞, 一朵朵花, 花儿不怕风吹, 花儿不怕雨打。 花儿涌向校园, 校园开满鲜花。 雨花  相似文献   

12.
林清玄 《社区》2013,(14):1-1
有一个和尚到农家去诵经,诵经的中途听到小孩的哭声,转头一看,原来孩子趴在地上压到了一把饭铲子。地上很肮脏,孩子的母亲就把他抱起来,顺手把饭铲子放在热腾腾的饭上,洗也不洗。  相似文献   

13.
日子     
日子一页一页地被撕去,散乱地布满房间,像秋天里的落叶。生命是一棵扎根在大地上的植物,难道从一开始,迎接的就是义无反顾的凋零?日子,把乳白的芽儿拱出土层,把嫩绿的叶子一片一片地张开,把花朵一枝一枝地释放出香味,把果实酝酿成希望的彩色,甜柔的收成。  相似文献   

14.
活活     
《百姓生活》2012,(3):68-68
在中国有一个最凶残的人,名叫活活,因为我们常看到或听到:活活把人打死了、活活把人逼死了、活活把人气死了、活活把人急死了。  相似文献   

15.
在高校教学中,要克服“高分低能”的现象,就必须处理好知识、智力、能力的关系。应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基础,把开发智力作为教学的中介,把提高能力作为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阅读与作文》2010,(7):19-20
多年前,当我第一次找工作时,不少明智之士强烈向我建议:“巴巴拉,要有热情!热情比任何经验都更有益。”这句话多么正确,热情的人可以把沉闷的车程变成探险,把加班变成机会,把陌生人变成朋友。  相似文献   

17.
有一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带着病的癞皮狗。 主人实在是看不惯这只狗了。每天邮递员送来报纸后,癞皮狗只会把它踩得粉身碎骨,而不会把报纸送到主人面前。当主人把鞋子晾在地上时,癞皮狗便会跑过去,把鞋子当球踢。别的狗都懂看家之道,而这只狗连看一双鞋子也懒得看。  相似文献   

18.
在1951年,威廉·福克纳出人意料地把沃尔夫列为当代美国作家的前茅,他自己居其次,帕索斯第三,海明威第四,福克纳对他这种排列作了如下的解释:“我把沃尔夫列为第一,因为我们都失败了,可是沃尔夫最能尽力而为,想讲的最多,因此他的失败最为杰出……,我敬佩沃尔夫,因为他全力以赴,想把话全都说了,甚至情愿把文体、连贯性以及所有精确的原则加以扬弃,而希望把人类心灵的所有经验,原原本本的放在一个针头上。”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把翻译放在社会大背景下加以考察,从经济学角度看待翻译,应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皮姆把经济学与翻译研究相结合,提出翻译作为交易成本模式。文章把皮姆的这个模式发展成为译文的分析评价标准,具体阐释经济原则和道义原则,并把其应用到译文分析上.以期对翻译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熊召政 《社区》2008,(26):17-18
张居正用人,打破了君子与小人的界限。总结他用人的经验,最核心的一点就是重用循吏、慎用清流。循吏,就是脑子一根筋,只想把事情做好,把结果放在第一位.而不会有道德上的约束;清流则不同,总是把道德放在第一,说得多,办成的事儿却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