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天府览胜     
肖亮 《百姓生活》2012,(9):61-65
四川地处中国西南地区,历史悠久,号称"天府之国",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历来有"天下山水在于蜀"之说,并有"峨眉天下秀,九寨天下奇,剑门天下险,青城天下幽"之誉。四川名胜九寨沟、黄龙、乐山大佛、峨眉山和卧龙,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都江堰、青城山、剑门蜀道、贡嘎山、蜀南竹海、四姑娘山、西岭雪山等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金秋十月是游览四川名胜的最佳季节,本刊9月号、10月号"美丽神州"集中介绍四川部分著名名胜风景区,供读者国庆假期出游参考。  相似文献   

2.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初中《语文》第一册《为学》末句说:"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其中的"如"字,课本未注,不少人把这个"如"解作"及"。粗看起来,这似乎也讲得通。那个贫僧有志竟成,确实为许多人所不及。然而,这是经不起推敲的。文中提到的"蜀鄙之僧"有二人,一贫一富。贫者想干就干,仅靠一瓶一体,已"自南海还",令人敬佩。富者则不然。他只想不干,"数年来欲买舟南下,犹未能也",让人为他脸红。怎么能笼统地说人们不及四川边境的和尚呢?再者,《为学》一文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立论的:"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  相似文献   

3.
道家思想对谋略研究有重要启示意义,道家著作尤其是《老子》中有一些论述可视为与谋略有关,比如"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善用人者为之下"、"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等。但《老子》以及其他道家著作并不等同于谋略书。道家一般都对"知"、"智"等持否定立场,也不提倡使用人谋,这是因为通过使用谋略即便会有所得,仍然会有所失,甚至有阴祸。从道家思想基本立场出发,对谋略应持的态度是懂谋略而慎用谋略。  相似文献   

4.
论“情景合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景合一"作为一美学命题,它的意思是说好的文学艺术作品是"情"和"景"结合的产物。"情景合一"作为一美学命题在明清时期已有颇多论述,王夫之的《斋诗话》论之颇多,近代王国维《人间词话》从人生境界上讨论了这一问题。"情景合一"实与"天人合一"思想有密切关联。"情景合一"要求人们以其思想感情再现天地造化之功,如庄子所说:"圣人者,原天地之大美。"人们的思想感情如欲再现天地造化之功,必以"人"与"天"为一体而可能。  相似文献   

5.
秦末,西楚霸王项羽本欲以巴、蜀封刘邦,张良通过项伯为刘邦请得汉中郡之地,强化了刘邦的政治地位和军事主动权。汉中为最早的"华夏"区域,政治认可度高;汉中为巴、蜀的"咽喉"和"捍蔽",三者连为一体,于稳固自身和进据关中均至关重要。得汉中之地,是刘邦还定三秦、逐鹿中原的基础,也使汉中在两汉时得以兴盛。  相似文献   

6.
张詠(946—1015),字复之,号乖崖,谥忠定,又自称九河公.作为治蜀名臣,张詠在宋代影响很大.宋人对他治蜀推崇备至,把他比作蜀汉名相诸葛亮,誉为治蜀的楷模,并在崇阳、鄂州、成都等地建有祠堂纪念他,时加修茸.但长期以来,对张詠的研究,却几乎阙如.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遗憾的事.本文欲弥此阙,尚祈指正.一、生平与治术张詠出生较为贫寒,是一位“寒素起家”的“河朔穷生”.他自少学剑,遂精其术,无敌于两河间.北宋何(?)《春渚纪闻》与刘斧《青琐高议》等书,还具体记述了张詠剑术的神妙  相似文献   

7.
一陈实庵及其批点本《西厢记》考清代毛先舒在《诗辩坻》卷四中说: 《北西厢》古本,陈实庵点定者为佳,别本多所改窜,浸离其故。如《董西厢》“我甚恰才见水月观音现”,语颇妙,而实甫仍之。俗本改“现”作“院”,与上“家”字偶,必欲为村塾联对耶。又如易“东阁玳筵开”为“带烟”者,亦复类此。又如易“马儿(屯廴)建行”为“逆逆行”,穿凿可笑,此类正多。至于平去入三声,虽有阴阳,而作者笔墨所至,亦不尽拘,亦欲歌者神明其际,乃悉用纤微绳之,因以窜易古本。诞哉。  相似文献   

8.
干将、莫邪(亦作“莫耶”、“镆邪”、“镆釾”、“镆铘”、“镆鎁”)之名,屡见于载籍,一般都认为是人名,为夫妇。如“干将,吴善冶者姓”(东汉应劭语),“干将、莫邪,当时铸剑者夫妇之名”(《正字通》),“干将善铸剑,故后以为氏”(《路史》),“干将善铸剑,故以干将得名”(《万姓统谱》),“干将是吴国造剑造戈的名手”等等。简言之,凡提及干将、莫邪,多数论者莫不以“著名的铸剑师”视之。然而,笔者以为,其实并非如此。清人章学诚曾认为:“干将、莫邪、属镂之剑,吴鸿、扈稽之钩,传记所载一时人物,亦  相似文献   

9.
曹魏重视交通水利建设,筑路改道,修渠凿河,形成以许昌为中心的纵横枢纽,利农商以发展经济,畅粮运以挥军征伐,虽袁绍势大、乌桓道阻、吴据长江、蜀守剑门与之争雄,然其势实有所不敌,曹魏交通水利建设的制胜之道使然矣,而统一大业即此以成定局。  相似文献   

10.
元世周德清在《中原音韵自序》中写道: 言语一种,欲作乐府,必正言语;欲正言语,必宗中原之音。乐庸之盛,之备,之难,莫如今时。其盛,则自缙绅及闾阎,歌咏者众。其备,则自关、郑、白、马一新制作,韵共宁自然之音,字能通天下之话,字畅语俊,韵促音调;观其所述,曰忠,曰孝,有补于世。其  相似文献   

11.
主语谓语之间有一个“之”字,是古汉语中一种常见现象,用例甚多,且出于不同之句型。自马建忠以来近一个世纪,学者们都相继论述过。《马氏文通》卷七“介字(之字之用)”曰: 凡读于起词坐动之间,间以“之”字,一若缓其辞气者然。又凡读为起词,为止词,皆可间以“之”字。读无起词而欲间以“之”字者,必有字以先其坐动,所以为“之”字可间之地也。读有“所”字先乎坐动者,如间“之”字,则不先坐动而先“所”  相似文献   

12.
<正>书法,是一门高尚的艺术,是中国文化四大国粹之一(其他为琴、棋、画)。它是藉助于汉字的书写,以表达作者精神美的艺术。汉代蔡邕《笔论》中讲:"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  相似文献   

13.
一、诸家观点之检讨 关于此诗的旨意,自中唐以来,众说纷纭,几如聚讼。今列举代表意见如下: 1.唐范摅《云溪友议》说《蜀首难》是为严武镇蜀欲危害房琯、杜甫而作。此说为《新唐书·严武传》采纳。 2.宋沈括《梦溪笔谈》认为《蜀道难》是为讽刺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而作。 3.元萧士赟说《蜀道难》是讽玄宗天宝之乱幸蜀而作。  相似文献   

14.
当前有些管理者只注重学习管理方法而忽视"格物"和"修身",其实,在古代著名的政治家眼里,"格物"和"修身"才是管理者的基本功。《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相似文献   

15.
田青 《老友》2005,(11)
到中国旅游的人如果不到四川,看看天府之富,九寨沟黄龙之美,剑门关之雄,青城山之幽,尝尝成都之美食,是一憾事;如果到了四川,不去看看峨眉之秀,更是一大憾事了。古往今来多少大诗人如李白、杜甫、岑参、苏轼、陆游、郭沫若等都咏赞过峨眉山。苏东坡曾说:"天下山水在蜀,蜀之山水在嘉。"这里的"嘉"指的就是峨眉乐山风景区。郭沫若称峨眉山  相似文献   

16.
前言     
古之书法家者,皆为政为文之余而为之。所谓专业者,皆书工、书匠也。《宋史》所记御史台、秘书省、会要所、国史实录院所需楷书数人者,皆书工也。历代皇家或地方官衙所需抄写实录之匠人,称为"百工之人"。盖其仅有书技而无学也。古之有学者,未必为政,为政者必有学。故为政为学者所作书,非唯有技更有学。"书者,如也",如其人,其人有学,其书之内涵必有学。张爱军先生,少时即酷爱书法,后学文学工,获博士学位,又以高级工程师之资而从政,胸怀非  相似文献   

17.
人乃千亿年流行大化所化之物,其与万物一样皆受流行大化物性所躯。欲者,流行大化物之动也。吾人为流行大化所化之物,岂能违流行大化物之动!作为有限者,虽圣人不能违此流行大化之物则也。朱子倡"存天理、灭人欲",非是反对吾人正常人欲,而是反对没有天理为基础之人欲。"存天理、灭人欲"与其说是一个哲学命题,不如说是儒家生命入精微致广大的存在方式。只有在每日存天理的主敬中、以天理贞定浸洗吾人之欲,吾人才能摆脱动物式的物拘,于天地万象森然的和美大中大正创生中,和顺积中,悲悯仁慈,神圣自由。  相似文献   

18.
张新民 《社区》2013,(26):34-35
一、引言 中国文化书院者,乃一方弘道之场也。有感于东方文化百年颠倒,一线道统命脉若存若亡;欲恢复文化之生机,必植根于人心,契合于天道;遂长期坚持严正之学术立场,认真开展各种研究讲学活动。目的在于发掘、研究、弘扬、  相似文献   

19.
代数学者,科学中最有趣之学科也。中学校必有之学科也。无论欲为科学家,文学家,营业家,教育家,无不可以代数学为悟道之具,遣情之品。然窃观今日学校中之治代数者,始焉以为易而不究,继则以为难而又不问,非特一切趣味尽失,而且一见如仇矣。于是相继而告曰:治代数之学诚难也。夫代数之学果难哉?某所以始焉而忽者,由于不知代数学为何种学科,有何种趣味。使知其趣味,则将摩顶放踵而研究之矣。熙自投身学校,即注意代数之学。研究之余,略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中的"非"类格式按语义可分为三类,即意愿之必欲、情势之必须和推断之必然,三类格式在语义和语用上表现不同。另外,"意愿之必欲"和"情势之必须"类的"非"类格式可构成取舍句,而"推断之必然"类的"非"类格式却不能构成取舍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