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语体交叉渗透的语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体是语言的功能变体 ,各类语体在语言的运用上都有自己的特点系列 ,形成语体规范。但在语用实践中 ,由于语境因素的影响 ,也存在着不同的语体要素、语体手段间的“交流”和“借用” ,形成了语体的交叉渗透。语体的交叉渗透现象 ,与人们的语言效率意识、语言审美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语体的交叉渗透 ,能产生特定的修辞效应和美感效应 ,创造出丰富的言语表达的新形式 ,具有明确的语用价值。本文主要从语言表现价值、语言美学价值、语言创新价值三个方面来论述语体交叉渗透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作为语言交际的常用手段,英汉缩略语在语义方面都有语义的模糊性和表达的一致性特征,但英语缩略语中的Initials和Contractions在汉语中无法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形式;汉语缩略语比英语缩略语多含有非名词性的缩略语形式和大量的数量词缩略语形式。在语用方面,英汉缩略语都有表达的简洁性、语体的非正式性、语用的时代性特征,但其组成成分和组合方式各有不同,在应用时应注意消除歧义,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3.
1.引言 语体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运用过程中,对语言运用与语境之间的选择关系类型化的结果。现实生活中交际语境的类型化为语言运用的类型化提供了客观的基础。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类型化不是一时完成的,而是经历了一个由不确定态到范模化的历时沉淀过程,是具体的、个人的话语经反复运用所形成的为特定语言社群单位全体成员所共识的约定俗成的语用范式。这种语用范式我们称其为语体(genre)。可见语体这个概念本身所凝固的是个别到一般、共时到历时、静态到动态、表达到接受的多重双向语用内涵。这种双向语用内涵具有普遍性意义,是为各个具体语言所共有的现象。本文拟对语体的普遍性特征中的范畴特征进行讨论,意在提出“语体普遍性与殊异性”这对命题,以求教于学界师友。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副词修饰名词现象的类型界定与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副词 名词”现象日益流行。根据其中名词呈现出的特点,可分为语法的副名组合与修辞的副名组合。前者侧重表现关涉性的较客观的语义特征,后者侧重表现描述性的语义特征。二者的区别表现在结构形式、句法功能、语义、语用及演化趋向等五个方面。另外,对副名组合现象应作动态的语用分析。  相似文献   

5.
跨体式文学语言的语用程序强调的是:语用主体对其他语体语言手段或非语言手段的临时借用,必须在“活法”的指导下,根据话语角色的定位,巧妙激活其他语体的语言手段、非语言手段与读者阅读视野之间的最佳关联,并由此呈现出表现形态丰富多彩的跨体式文学语言。  相似文献   

6.
通过口语与书面语、标题语体与非标题语体,以及相关结构的比较,主要考察了"X有了Y"格式在语气类型、信息结构、主语话题性、感情色彩、语体色彩、预设结构、语用功效等方面的语用特征,认为"趋简性"往往压倒"繁复性"。该格式语气类型为陈述语气、肯定语气。"有了"所包含的信息量大,往往蕴含一个事件变化过程。信息结构为"旧信息+有了+新信息",新信息中的"新+名词"的"新"则是焦点的焦点。X话题性很强。在口语里,"有了"可置于末尾,标题语体中则不行。"有了"后面往往接褒义的新人或新事物,表示期待的或积极的结果,表示想达到的目标最终实现了。该格式的语用机制是经济原则与转喻理论。  相似文献   

7.
“淘宝体”这一来自于淘宝网的语体,常见于淘宝网上卖家与买家之间的交流,是在特定语用环境中产生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淘宝体”不仅风靡于网络,并正在渗入到更多的社会生活语用领域,比如大学招生广告、警方交通宣传等等.试用语言模因理论分析“淘宝体”这一语言现象,并对其复制和传播的形式及特征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语言模因论不但可以揭示语言发展进化的规律,更可为预测今后语言的发展方向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不同年龄段语用主体语体划分的学科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体具有终身性习得。它以语用主体出生(0岁)、进入小学(6、7岁)和开始职业化(18岁左右)为分界点,依次分为语体习得零阶段、语体习得学龄前阶段、语体习得学龄阶段、语体习得职业化阶段。“不同年龄段语用主体语体”概念,立足于哲学、认知科学、心理科学、美学等学科。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语体研究得到长足的进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5年4月,潘世松先生在充实完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出版《不同年龄段语用主体语体特征研究》^[1](下文简称“潘著”)。  相似文献   

10.
汉英“祝颂”言语行为及“祝颂语”在词汇、句法、语体、语境、话语结构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均存在共性与差异。实施“祝颂”言语行为时常出现“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 ,其根源在于文化差异 ,即英美文化的基督教信仰、个体主义、自我价值和汉文化的贬己尊人等传统观念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偏义复词"是一个语言学名词,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古今偏义复词是继承发展的,两者有相同点,但又存在偏指义语素定位、对语境的依赖程度、语素的凝固性、语用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对比分析,可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论述袁本良古汉语语法研究的创新分析与朴实文风:一、传统经典语法著作的现代意义"新"分析;二、古汉语语法专题的另视角"新"分析;三、语料翔实,继承朴学传统;文风朴实,显现学者风范。  相似文献   

13.
关中西部方言判断句末的语气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中方言区西部肯定式和疑问式判断句末尾往往有语气词出现,如户县等处的判断语气词是“一块”,眉县等处是“一个”,宝鸡等处是“哩开”,陇县固关镇是“哩该”。“哩开”“哩该”的“哩”是“一”字增音所致,“开”的本字是“块”,“该”的本字是“个”。关中方言区西部肯定式和疑问式判断句末尾有语气词出现的根源,是受共同语里所具有的“你以为他是什么好东西?二流子一个”一类句式影响并且长期语法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词的拆用将语素临时当作词来使用,是语言表达的有效机制之一。构词语素在意义上的独立性是其产生的物质基础,拆用式对原式的正偏离满足了语义表达的现实需要,并列式复合词的构词语素由于语法和语义上的相对独立性因而最容易发生拆用现象。  相似文献   

15.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南音"叫字"的方法和规则:南音"叫字"有文读、白读、混读、官话、外地方言、古语、外来语、变化音、交替读音等读音方法,并约定俗成一定的读音规则。在长期传承和发展中受到方言、师承等方面影响,泉厦两地南音的"叫字"形成了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方音差异、读音法不同、用韵不同等方面。"叫字"的差异进一步影响两地南音演唱的咬字吐音及旋律唱腔,使两地南音展现出不同风格的艺术之美。南音艺术和语言都是不断发展的,应当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南音的"叫字"。  相似文献   

16.
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的诗歌《荒原》,以颠覆性的诗歌语言表达着知识分子在痛苦中挣扎和寻求出路的努力。该诗意象错乱繁杂,语句形式违背一般诗作规范,但是,作者通过三种艺术手法——意象结构之动势、艺术变形和音乐化处理,创造出"无形"中有形、"散乱"中有序的节奏感;词与词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以诗性语言构成律动的翅膀,产生分合有致、动静相宜的美感。  相似文献   

17.
古汉语中的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吾、我、余(予)、朕、印、台”几个,在不断地发展演变后“我”在现代汉语第一人称代词中占据了主体地位.汉语语言历时长久,第一人称代词从古至今在数量、称数、格各方面都经历了深刻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8.
文章考校《石仓契约》中“塴”“”“冾”等俗字。即“塴塕”之“塴”当为“崩”的增旁俗字,而非“塴”字;“”当为“舉”的俗字,而非“庠”字;“冾湖”之“冾”当为“冷”的俗字,而非“冾”字;“”当为“龍”的俗字,而非“尤”字;“芋”之“”当为“卵”的俗字,而非“茆”字;“”当为“壇”的俗字;“/仸”均为“天”的俗字;“直棬”“横棬”之“棬”当为“巷”的俗字,而非“棬”字;“泣叔”之“泣”当为“血”字俗讹,“丧”之“”当为“夂”字写讹,而非“夊”字。  相似文献   

19.
陆机《文赋》论物、意、文的关系,创作前的准备,有些问题需要更为准确理解。比如“物”,既指具形的自然之物,又指抽象事理社会事物。所谓“意”,既指构想之意,又指直觉感受之意。论物、意、言关系,来自创作经验,也与玄学言意之辨有关。比如“伫中区以玄览”,指以空明坐忘的体道心境处于天地寰宇之中,人世万物之间;“倾群言之沥液”,指调动所有的艺术修养;“抚四海于一瞬”,是说要有巨大的艺术容量;“信情貌之不差”,指谋篇布局的貌,要和需要表达的感情相一致,等等。  相似文献   

20.
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蕴涵了丰富的礼仪文化信息。且、祖、俎、豆等字蕴涵了吉礼文化;丧、葬、墓、坟等字蕴涵了凶礼文化;田、获、焚等字蕴涵了军礼文化;朝、宗、觐、会等字蕴涵了宾礼文化;婚、采、媒、妁等字蕴涵了嘉礼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