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贵霜王衔研究詹义康贵霜王衔名称繁多,实为贵霜文明中的一种特有现象。本文试就贵霜王衔的演变、王衔名称的来由等作些探索。贵霜王衔的演变贵霜帝国于公元一世纪上半叶兴起于中亚,并迅速发展为当时横贯欧亚的四大帝国之一(其东为汉帝国,西为安息、罗马帝国)。由于历...  相似文献   

2.
吐火罗人与龙部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公元前176年匈奴在蒙古草原突然崛起,击败昔日西域霸主大月氏人,迫使其西迁中亚。①为了寻找共讨匈奴的一个同盟军,汉武帝派使者张赛出访大月氏国。当这位汉使历尽艰辛终于在中亚大夏找到大月氏国时,月氏王已在中亚安居乐业,不愿回东方与匈奴搏战。张着此行未能如愿以偿,但是他从中亚带回了许多前人所未知的西域地理和历史知识。司马迁的《史记·大宛列传》即取材于张骛的西域见闻录。张春关于大月氏早期历史的介绍对本题非常重要。据司马迁的记录,择要摘录于下:始月民居敦煌、祁连间,及为匈奴所破,乃远去,过宛(今哈萨克斯坦南…  相似文献   

3.
贵霜帝国时期是中亚和西北印度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也是其境内丝绸之路逐渐成形的关键时期。伴随着贵霜人的扩张,许多新兴城市得以出现在南亚次大陆的广阔区域,它们主要集中在以犍陀罗为中心的地区,与此同时,一些新的城市也在恒河中上游、印度河河口及克什米尔等地兴起。这些城市以点带线,基本确立了丝绸之路在南亚次大陆的大致走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贵霜帝国灭亡的时间、过程,以及所谓"贵霜—萨珊"政权的一些问题,指出了若干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康居国是古代中亚锡尔河中游北部一游牧政权,位居中亚游牧民向河中迁徙的必经之地.公元前2世纪势力弱小,分别隶属于河中的大月氏和东部草原上的匈奴;公元前后两个世纪成为中亚一大国.公元3世纪开始走向衰落,4世纪时国家不复存在,其部众或迁入河中与当地大月氏人混居,或留在草原上继续游牧,先后隶属于其他民族游牧政权.  相似文献   

6.
察合台和窝阔台分别为成吉思汗长委所生次子和三千。他们以成吉思汗生前所分兀鲁思(封地)为基础,在蒙古帝国分裂后形成察台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并在蒙古、中亚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史学界对家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的内部研究已相当深入,但对他们之间关系的研究还不多见,因此本文试图从察合台汗国与窝阔台开国的关系入手,探讨他们之间关系的发展及对蒙古和中亚的影响。察合台汗国与窝阔台汗国虽形成于蒙古帝国逐渐分裂之后,但探讨察合台开国与窝阔台汗国的关系不应局限于蒙古帝国分裂之后,因为察合台汗国和寓阔台汗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论月氏在河西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月氏在河西的几个问题郝树声匈奴人据河西以前,月氏和乌孙是这里的主人。他们为河西的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是月氏,(西迁中亚后史称大月氏.部分老弱未能西迁者退保祁连山中与羌人杂居,史称小月氏。故本文“月氏”、“大月氏”并称,前者指...  相似文献   

8.
郁夷、大月氏的来源和迁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族,又作禺夷、嵎夷、郁夷,也作禺氏、禺知,是归姓东夷的一支,与(?)、胡、河为同族。它起源于山东、江苏交界地方,约当公元前五、六千年时,他们逐渐沿着黄河南岸而不断西迁,一支定居于河南中部的洧水一带,建立有国;一支继续过着游牧生活,沿着黄河东岸北迁,经河套到河西走廊,称为禺知,后叫大月氏。因被匈奴所迫,除一小部分老弱留居于祁连山一带称小月氏外,大部份北迁于伊犁河流域,后来又被敌国乌孙所败,西迁至中亚的阿姆河及阿富汗一带,建立强大的大月氏帝国、并侵入印度河及恒河中上游一带,与当地印度人结合,形成拉其  相似文献   

9.
明与中亚帖木儿帝国的礼仪往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仪往来,从形式看是受访国对来访使臣的尊重,实质上是其向使臣展示其国力和文化的过程。明与中亚帖木儿帝国接待使臣的礼仪在程序上有相似性,对来访使臣的习俗一般都予以尊重,这表明这一时期丝绸之路上国际交往的礼仪可能已形成惯例。但明朝更强调其大国地位,视帖木儿帝国为其蕃国,要求其来华使臣行蕃国来朝之礼,对其使臣索物无止的无礼行为予以迁就,以显示并申明明朝中国是大国礼仪之邦。  相似文献   

10.
公元前176年大月氏西迁,导致西域诸国在天山南北重新分布.塞人南下,乌孙西迁,匈奴则从蒙古高原进驻析罗漫山巴里坤草原、吐鲁番盆地等大月氏故地.公元前108年,吐鲁番盆地的小月氏两部落归降汉朝,从吐鲁番东迁酒泉,从而引发了中亚民族新一轮大迁徙.在汉朝与匈奴对西域争夺战中,姑师人从罗布泊西岸北迁吐鲁番盆地小月氏故地,后来分化为“车师前后王及山北六国”.楼兰人则于元凤四年(前77)南下都善河(今车尔臣河)姑师故地,更名“鄯善”.公元前176年,匈奴击败大月氏之时,西域只有二十六国.公元前108年姑师人从罗布泊北迁吐鲁番盆地后,与当地小月氏遗民融合,由一国发展出“车师前后王及山北六国”.东汉班固写《汉书》时,西域诸国发展为三十六国,最后增至五十五国.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怯卢文文书的考察与分析,全面地展现了魏晋时期鄯善国僧人的生活面貌,佛教传入鄯善国之后,为适应当地的社会和生态环境而更加世俗化,鄯善国世俗佛教的上源在西北印度的贵霜王朝.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最近在伊朗发现的伊利汗时代百科全书中的一幅世界地图。作者认为这幅地图反映了极为典型的“蒙古时代”的特征,也是东西方地理学知识交流的一个例证。本文对该地图中出现的地名进行了考释,并以此为中心讨论了元代统治者的世界观念,他们对地理学知识的重视,伊斯兰地理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局限。  相似文献   

13.
伊斯兰教是俄罗斯的传统宗教之一。在俄罗斯帝国领土的不断扩张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异域穆斯林成为其臣民。穆斯林对俄罗斯庞大帝国的缔造与发展发挥过重要的作用。1897年的全俄第一次人口普查显示,俄罗斯帝国穆斯林人口已达到1388.94万左右,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11.06%;到1917年时,俄罗斯帝国境内的穆斯林人口已上升到2000万。截至目前,我国关于俄罗斯帝国伊斯兰教的研究仍然非常薄弱。本文有助于我们比较系统地了解俄罗斯帝国伊斯兰教的发展与当局伊斯兰教政策的变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君士坦丁军事改革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君士坦丁是罗马帝国末年有作为的皇帝,也是帝国后期屈指可数的保持帝国统一和稳定的皇帝.在位期间,君士坦丁进行了多方面改革,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的军事改革.君士坦丁的军事改革成效显著,保证了帝国和边境的安宁,帝国后期军事制度、军队建制等都是君士坦丁军事改革的延续.  相似文献   

15.
左少兴 《云梦学刊》2010,31(5):28-33
俄国德·谢·利哈乔夫院士说:"俄罗斯从来不是东方"("Россияникогда не была Востоком")。古代罗斯,在其历史发展初期(公元9世纪中叶),位于东欧平原一隅;后来(从16-17世纪直到19世纪)她逐渐"东扩",以至"地跨欧亚两洲"。尽管如此,莫斯科公国和俄罗斯帝国在历史上不曾是也不可能是"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联系东西方文化("中西文化交流")的是欧亚大陆上的"丝绸之路"。因此,所谓俄罗斯人与"东方人"、"东方民族"在"民族性格"、"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在"价值观、社会观、人生观等方面"彼此"接近"、"近似"、"相似",甚至"同出一辙"(代替"如出一辙")以及诸如此类说法,纯属牵强附会,不经之谈。  相似文献   

16.
公元前5世纪后期,由提洛同盟演变而来的雅典帝国日益强盛,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究其原因是与帝国的军事力量强大、经济繁荣、民主臻于完善、文化兴盛、统治坚固密切相连的。帝国走向古典时代的顶峰,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历史遗产,而其繁荣的原因更值得我们探究与思考。本文将从军事、经济、民主、文化等方面对雅典帝国繁荣之原因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7.
隋朝时期,在思想意识领域已经形成儒、释、道三家鼎立的格局,一方面,统治者治国的基本国策仍以儒学为本,自隋文帝至隋炀帝曾多次下诏,强调儒学治国的政治功能;另一方面,统治者对佛、道二教也极力护持。隋朝统治者之所以实行崇佛重道、二教并重的政策,是与当时思想领域的发展态势相关,也与隋朝统治者利用符图谶以得天下大有干系。隋朝统治者的崇佛重道以巩固与加强皇权为目的,绝对不允许教权凌驾于皇权之上。  相似文献   

18.
奴隶军队一直以来都是奥斯曼帝国军队的重要组成。奥斯曼帝国早期,历代苏丹依据伊斯兰世界奴隶军队的传统和经验建立起自己的奴隶军队,并创立了一套独特的征兵制度,即从基督徒臣民中征召奴隶士兵。奥斯曼帝国的奴隶军队纪律严明,不仅战斗力强,同时也增强了苏丹的绝对权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