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的行动只要是主动的和自主的,就会有着合目的性追求。行动的合目的性需要求助于行动的目的、方式和方法等的合理性,而行动的合理性则是建立在科学分析和理性权衡的基础上的,这就是近代以来的主流理论展现给我们的哲学和思想图式。至少,这是理解近代以来的哲学以及社会理论的一个维度。然而,不同条件下的行动合目的性路径是不同的,而且能否做到合目的性,也是一个问题。风险社会意味着工业社会中为了行动合目的性的所有理论探索和实践模式都需要进行重新审视。事实上,对于风险社会中的合作行动而言,目的已经从个人的目的转化为人的共生共在,理性的概念也被改写成了经验理性,目的与行动实现了统一,所谓合理性也是一种经验合理性,以至于合目的性不再是一种指向,而是包含在合作行动之中的。  相似文献   

2.
谢海均  田启波 《探求》2007,19(5):12-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从客观实际出发,以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为基础,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又坚持以人为本,将人的全面发展视为根本目的和标志,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3.
陈燕妮 《创新》2021,15(3):41-48
当前我国城乡关系已迈向城乡融合发展的阶段,是合规律性、合目的性与合价值性的统一.城乡融合发展符合城乡关系发展的一般规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也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城乡融合发展体现了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目标.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鲜明的价值向度,在新时代,其聚焦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乡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蕴含着城市与乡村共建和谐社会、共享发展成果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4.
合理性问题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实践背景和理论缘由,技术价值二重性在实践中的显现使得合理性问题凸现;对技术理性的批判,使得合理性理论形成。从技术价值活动过程看,技术价值合理性的本质规定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合价值性与合工具性的统一、合需要性与合效应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美学表象和逻辑表象是反思判断力在其先验原理—自然合目的性的范导下对自然采取不同方式而产生的不同结果,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实质是情感和概念的对立和统一,因而康德美学思想的本质应是被主观的形式紧裹着的主客观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孙远 《求是学刊》2022,(1):94-103
起诉裁量权专指检察机关对于那些已经达到法定起诉条件的案件,从一定的政策、利益等出发进行合目的性的考量之后,作出不起诉处分的权力,检察机关对于证据的判断以及对法律的解释均不属于裁量的范畴。在我国制度背景下,检察机关无权以某一刑法规则不具合理性为由作出裁量不起诉的决定,其裁量权原则上只能在轻微犯罪这一有限范围内行使。因此,扩大检察机关的起诉裁量权并不在于扩大该权力可以行使的案件范围,而是应一方面丰富起诉裁量权的行使方法,另一方面,通过改造现有的撤回起诉制度以及推进检察机关提前介入侦查,为起诉裁量权的运行提供更为充分的程序空间。  相似文献   

7.
陈芬 《学术交流》2004,23(4):12-17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具有客观物质性、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在自然历史过程中的生产实践,集中体现了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是人类的第一历史活动,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本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8.
价值:合目的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价值的本质在于客体对于主体来说的合目的性。文章从这一定义的普遍有效性以及知识与价值对实践的相互关系的比较两方面论证了上述论点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社科纵横》2015,(3):89-91
本论文剖析了国家政治权力概念、权力来源、权力目的性与工具性。除了传统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界定的权力来源外,"软实力"和"政治行为体的叛逆行为"也是权力的重要来源。国际政治权力的本质即是国家利益,而国家利益的维护工具即是国际政治权力。国际政治权力具有目的性和工具性双重特征。  相似文献   

10.
在成文法系传统国家中,立法结果评价的对象是以文本形式存在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及其体系.立法结果正当性评价是对法律文本进行的好坏、善恶评价,须同时在"真、善、美"三个维度中展开法律文本的真理性评价、伦理性评价和审美性评价.事实上,作为真理层面的法之合规律性与作为价值层面的法之合目的性不能相互割裂,立基于"真"与"善"的内在逻辑关联,毋宁应被视为,法之合规律性本身即蕴涵其对于法之合目的性的价值追求,缺失伦理正当性的法律即背离法律之"真";而法之合目的性又必须立基于法之真理性,唯有与法之"真"相互契舍的法之"善"方可视为法的正当性.由法之"真"与"善"或日法之合规律性与合道德性的相互结合而产生的就是法之"美",这是良法的形成标志.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家庭道德建设的伦理价值基础王金玲近十几年来中国社会普遍出现的家庭道德失范表明了现有的家庭道德规范的不适应性及其伦理价值基础的某种失效或不适宜性,建设新的家庭道德体系已势在必行。而这须以新的伦理价值基础的构建为先行。新的伦理价值基础可以以合目的性...  相似文献   

12.
卢卡奇在《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中,改变了早年以"内容广泛的实践"为中心概念来阐释马克思哲学的做法,把劳动目的性作为社会存在本体论的基础,认为由于劳动的目的性特征,社会存在才是其所是,由此,马克思第一次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对社会存在进行了本体论阐述。劳动目的论的设定,使其成为每一种社会实践的范型。关于劳动的目的性,卢卡奇实际上已区分了内在于劳动活动过程的目的与劳动的谋生目的,并深刻阐述了前者对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意义,进而将其视为人类自由的本体论根据。但他并未明白劳动的谋生目的正是被马克思纳入到社会存在范围中的自然概念,即作为先在性的自然的社会表现形式;同一劳动的两种目的设定,形成劳动二维结构,展开了历史辩证法的自由与必然的矛盾运动。这一理论缺陷使卢卡奇未能把劳动的谋生目的与外化、异化劳动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主要取向作统一的、历史性的把握,未能揭示历史辩证法的本体论根据和多种具体形式,造成其社会存在本体论体系建构的整体性缺失。但卢卡奇思想的缺陷不会遮蔽他从劳动目的性视阈对马克思哲学研究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3.
程炼  王建 《社科纵横》2007,24(4):126-127
社会发展模式是指人类社会由较低状态向高级状态转化所遵循的原则、途径、程序及结果,社会发展模式的正确选择建立在目的性、规律性和客观性三者统一的基础之上.党提出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模式,体现出三者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4.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它关系到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教学功能的当代价值取向,内在地规定着教学功能的先导性、合目的性与教学方法的后生性、合规律性呈现出对立统一、交相辉映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张莉  颜军 《社科纵横》2013,(6):149-152
在价值目标定位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于强调人的工具性而忽视人的目的性,从而背离了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根本性价值目的,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人学理论的视角,反思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人本目标缺失的弊端,并在此基础上,为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人本目标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王楠 《社会福利》2012,(5):22-22
控制型彩民的基本特征 个性特征独立。一般表现为情感不外露,面部表情比较少,语言直接有目的性,语速较快且有说服力,动作非常有力,精力旺盛。  相似文献   

17.
谢征 《创新》2008,2(5)
求真务实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的本质内涵。求真务实理论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以主体的能动活动建构主—客体统一关系,进行"合目的性"的自觉活动,从而使其实践活动具有实际意义和价值,是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科学发展观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揭示其价值内蕴,有利于我们完整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科学地运用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实践中不断总结提升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8.
一、康德关于美的四个规定康德是根据形式逻辑判断的质、量、关系和方式四个方面来分析审美判断的。在这四个方面中 ,其核心命题是美即“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美即“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是就对象与审美主题的关系而言的。所谓无目的 ,即没有客观的目的 ,就其外在的讲 ,就是审美不涉及客观存在 ,无利害 ;就其内在目的看 ,就是不涉及对象的内容和意义 ,即美不在于完善。所谓合目的性 ,是指合主观的目的。在康德看来 ,就是客观对象的形式适合于主体的想像力和知解力 ,引起它们自由和谐的活动 ,从而产生美感。从这一命题出发 ,康德引出了关于美…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工具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的多维视角 ,对我国目前卫生资源配置和享用中存在的效率不高与不公平并存的问题作了系统的分析和思考 ;提出公平的政策化、制度化是效率提升的调控机制 ,管理医疗是效率优化的运行方式 ,决策科学化是保证效率与公平的操作系统  相似文献   

20.
程言君 《创新》2013,(4):53-57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的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有机统一的特征。合规律性,即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规律以及与之相应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规律的本质要求。合目的性,即与徐州在江苏"两个率先"中的苏北率先以及"两快两带三先"有机结合,使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沿着产业结构调整—低碳循环经济—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的轨道,成为一个连续不断的生态文明建设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