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伴随着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法制也同样面临着一个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历史变革,这个转型、变革的过程就是法制现代化的过程。法制现代化是人类法律文明的成长与跃进过程,这种历史性的跃进,导致整个法律文明价值体系的巨大创新。法律现象并非一成不变,相反,它往往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等条件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演变。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使法律在客观上形成不同的历史形态,不同类型的法律有着迥然相异的价值目标和依托。法的关系从野蛮到文明的进展,从传统到现代的跃进,无疑是一场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法律制度体系的现代化构建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点与必然要求。从生态文明法律制度体系与我国现代化建设布局的互促耦合正向关联观之,现代化建设布局的调整是催生我国生态文明法律制度体系因应性重构的直接动因。在当前阶段两者之间存在张力和冲突,表现在现代化建设布局的均衡性与制度体系建构的分散性之间的矛盾,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性与制度体系建构的侧重性之间的矛盾,现代化治理技术的进步性与制度体系建构的稳定性之间的矛盾。生态文明法律制度体系的现代化建构,应当从制度目标、治理体系、多元方法等方面进行多维度重构,摒弃传统单要素法律规范层级制度建构的生成思路,转而以综合评价标准的建构思路,围绕预防性、约束性、整体性和参与性等主导价值范畴,搭建以核心制度、基本制度为构造的融贯性制度体系,应对生态文明建设现代化的各项调试需求。  相似文献   

3.
社会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人文精神是发展中人的价值之类意识。现代发展是工业社会、市场经济和私有观念的矛盾运动。我们应正视这个现代化的矛盾运动,由此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而所谓“当代人文精神”则是在这现代发展的矛盾运动中逐步形成的社会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主义本质论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基本特点作了规定.并揭示了两者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性质及其矛盾.也决定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本质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本规律论.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现代化的宏观背景下,中国的发展面临着两难矛盾。近现代以来,这个矛盾一直困扰着致力于探索中国发展之路的中国人,许多关于发展和现代化的重大争论都由此产生。就现代而言,落后国家在发展形式上跨越了资本主义阶段,不等于在内容上已经解决了发展的难题和矛盾。我们所面临的是,现代化的任务尚未完成,后现代的问题又已逼到面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充分利用西方现代化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努力寻求一条更为合理的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6.
泰国是东南亚地区最早走上政治现代化道路的国家,也是一个传统政治因素强大的国家。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的矛盾,曾导致泰国长期处于不稳定之中,红衫军运动就是这种深层次矛盾的折射。因此,红衫军运动虽然对泰国政治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但是也具有推动泰国政治现代化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树明 《阴山学刊》2010,23(3):106-109
现代化普适性原则形成于近代西欧。自形成起,不同文明的交流持续充实现代化普适性原则的内容。现代化普适性原则最核心的内容是具有现代性的人的独立、平等和最终自由与解放。现代化进程中的普适性原则和多样性道路是矛盾体,但二者可以共存。现代化普适性原则与实践孕育于文明多样性中,又在现代化模式的多样性中得到提升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吴汉全 《河北学刊》2001,21(3):84-88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努力的目标。李大钊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 ,密切考察世界现代化的新形势和中国社会现代化实际 ,提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这一思想的内涵是 ,社会现代化必须遵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而中国的社会现代化必须首先经过民主革命完成解放生产力的任务 ,然后在社会主义阶段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李大钊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思想是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理论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不等于工业化,而是全部文明的发展。人类的现代化,就是变革现在正阻抑、破坏文明主体和文明发展的社会制度,解决制度矛盾,促进文明主体和文明的发展,因此不仅工业文明中落后国家要现代化,经济发达的国家也面临现代化的任务。现代化的根本在于民主制度和文化,由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看,民主是现代化的主旋律;人类进入21世纪,民主的开展依然是文明进步的主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复兴中的中华民族必须切实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在强化公有制度经济的基础上实行以民主为原则的政治体制改革,这是中华民族现代化要求和保证。  相似文献   

10.
经典现代化理论是对18世纪以来世界现代化进程的理论阐述;后现代化理论则是探索工业化以后的发展;生态现代化是一种利用人类的智慧去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进步的理论;再现代化就是一个工业社会的创造性破坏的时代,创造性破坏的行为主体不是革命,不是危机,而是西方现代化的胜利;第二次现代化指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