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晋昕 《山西统计》2001,(12):24-25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就必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我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 2 2 % ,而耕地只占世界耕地的 7% ,许多重要资源 ,如森林、淡水的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此同时 ,人口的过度增长给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拿粮食来讲 ,从 1980年到 1996年 ,我国粮食产量增长 5 2 .9% ,但由于人口增长 2 4% ,人均占有粮食只增长 2 3% ,人均占有…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不断减少。同时,很多地区却出现了耕地大量撂荒现象,不仅浪费稀缺的耕地资源,降低耕地质量,而且还有可能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必须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制止耕地撂荒行为,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3.
MBO作为企业杠杆收购方式的一种,曾在欧美国家得到广泛的运用。实施效果也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近几年,在我国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中间,也掀起了一场MBO的热潮。但是,MBO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加上我国的一些特殊国情,MBO在我国的实施还有待探索。本文对国内外实施MBO的实践进行了分析对比,指出国内外MBO的不同之处,总结出我国现阶段实施MBO面临的问题,并给出了对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我国将切实实行耕地占一补一措施,各类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都必须开发复垦不少于所占面积且符合质量的耕地。占用  相似文献   

5.
长阳县耕地抛荒严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是人类长期以来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耕地资源安全问题是实现我国粮食食物安全的基础和保障.解决我国粮食食物安全问题的核心之一是如何保证耕地资源安全,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粮食食物的综合生产能力,增加粮食食物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6.
制度性变革--中国土地的根本出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现有耕地面积19.51亿亩,人均耕地只有1.59亩,仅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3.75亩的43%。有5个省和666个县、市的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警戒线。其中400多个县、市人均耕地低于0.5亩。可以说,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农业大国来说,土地是最为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和最基本的生存资料。近几年来,我国土地使用管理极为混乱,不少地方已处于失控状态,各级地方政府部门超越法律界线乱占和乱批耕地的“圈地”运动愈演愈烈,大量良田和基本耕地被侵占,使我国现有耕地每年一直以一个百分点以上的速度在减少。土地管理的混乱和失控,…  相似文献   

7.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耕地是人类的衣食父母。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耕地已经严重超负荷运载。但更为严峻的现实正向我们挑战:我国目前平均每年减少耕地500多万亩,加上近年开发区热、房地产热,致使耕地减少更加迅速,有关资料报道湖南省开发区占地竟达340多万亩,另一方面人口却每年净增1500多万人。耕地人口的逆向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就我区而言,建国初期人均耕地为4.2亩,到1993年减少为1.73亩,下降了59%。人均产粮只有1975、1979、1989、1990四年超过800斤,最高年1979年为893斤,1949—1993年平均人均产量仅有620余斤。粮  相似文献   

8.
王平 《山西统计》1998,(2):15-17
我国是一个耕地贫乏、人口众多的国家,又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初期。一方面,为保证12亿人乃至不断增加的人口饭需要,耕地必须保持一定的数量。另一方面,经济要发展,必须占用一定数量的土地,包括耕地。由于土地总量有限,管理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认真贯彻荡实“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乃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一、我国耕地的现状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土地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弄第三位。其中耕地面积为14.4亿亩,约占世养耕地面积的7%,也居世界第三位。我国人…  相似文献   

9.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耕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按照联合国关于土地和人口的最低比例要求,我国的耕地数量已经临近警戒线,因此全国耕地18亿亩这条红线,"不仅关系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关系国家长远利益和民族生存根基",不可逾越.  相似文献   

10.
中国各省份耕地资源社会价值及省际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为研究区域,在界定耕地资源社会价值内涵的基础上,采用统一的方法对耕地资源社会价值进行了测算.测算内容主要包括耕地资源的最低生活保障价值、就业保障价值和粮食安全保障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在31个样本中,耕地资源社会价值平均为14.80万元/公顷,最高北京市43.42万元/公顷,最低黑龙江省2.66万元/公顷.在耕地资源社会价值构成中,最低生活保障价值所占比重最高,全国平均比重为86.67%.在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的大背景下,耕地资源仍承担着保障农民基本生存的功能.(2)区域发展水平和耕地资源禀赋的区域差异与耕地资源社会价值有较强的相关性.(3)耕地社会价值的体现,其中心环节是耕地资源的培育和保护、开发与整治.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不能忽视耕地资源所承担的社会功能.土地整治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当地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0引言我国人口多、耕地资源稀缺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保护耕地与保障经济建设始终是一对矛盾。一方面,在经济建设初期化总量的20%,其中近1/4集中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东部地区(H elling,1999)。另一方面,耕地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保证中国十多亿人口的吃饭,需要有足够的耕地  相似文献   

1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依然是我国粮食安全最为稳固的制度保障,然而以SPSS、EXCEL、MATLAB为工具构建和解读的粮食产量理想回归模型显示,基于当前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条件,在保障并提高粮食产量方面一味扩大耕地经营规模或分田细化都不是最佳的选择,我国耕地经营规模的合理区间宜为(4.89~6.93),理想最佳值是5.91亩/劳动力.适度规模经营实现要以政府为经、以第三部门和企业为纬渐次展开,其主要方式是耕地的使用权流转,其关键是对劳均耕地面积“度”的把握,其前提是要严把土地审批关、坚守耕地红线,其保障是有关部门及公务员要积极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3.
“失地农民”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集体土地因非农建设需要而被占用,从而失去土地、进入城市居民行列的特殊群体。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城市化进程的提速,失地农民的数量迅速增加。据国土资源部统计,1987~2001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3394.6万亩,其中70%的耕地是通过行政手段征用。这还不包括那些违法侵占、突破指标和一些乡村私下卖地。据统计,违法占地占合法征地的比例一般为20%~30%,有的甚至高达80%。这意味着1987~2001年实际征占农地数为4080~4420万亩左右,按人均占有土地0.8亩计算(实际上发达…  相似文献   

14.
吴英 《四川省情》2005,(9):31-31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我国越来越面临耕地资源紧缺的问题,当前,四川土地资源与开发利用的主要矛盾是:人地矛盾尖锐、耕地质量与数量的矛盾加剧、开发利用状况与耕地后备资源的矛盾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我省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面临下列主要挑战: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四川是人口大省,人均耕地仅有0.08公顷,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3%。近20年来,四川省总人口每年一直以8.0‰的速度在递增,耕地却以4.6‰的速度递减,年均新增人口60万人以上,年均净减耕地2万公顷左右,人增地减,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在耕地的后备资源缺乏的…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了Dagum基尼系数与非参数估计方法实证研究中国1997-2013年耕地生产率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及其演变态势,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耕地生产率发展水平在地区分布上呈现明显的非均衡特征,并且地区差异呈增大趋势;利用基尼系数及其子群分解方法对中国耕地生产率发展水平进行了地区分解,结果显示地区间差距对地区差异贡献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演变态势,地区内差距贡献率变化几乎不明显,而超变密度贡献率则呈先上升、后下降演变态势.核密度估计表明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耕地生产率发展水平呈现出不同的演变态势,总体呈扩大态势.  相似文献   

16.
土地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环境,生命之需,发展之基。耕地在土地中居于最重要位置,人类的延续是汲取的耕地的乳汁,最基本的衣食之源是对耕地的索取。从远古到现代文明社会,人类一直敬重耕地,也一直在利用着耕地。在我市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中,耕地以它对儿女无私的慈爱和宽广的胸怀给全市人民做出巨大奉献,我们感恩耕地,敬重耕地。但在我们合理利用耕地的同时,也存在某些地方、某些单位、某些人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忽视了对耕地的保护,使耕地正在经受磨难和蹂躏,警醒我们要善待耕地.保护耕地。  相似文献   

17.
“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珍惜国土,保护耕地,乃我国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是我们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众所周知,粮食生产面临三方面的压力:人口每年在增加,耕地每年在缩减,自然灾害每年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保护好每一分耕地,留给子孙...  相似文献   

18.
关注失地农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亚  蔡铨 《中国统计》2004,(2):41-42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农民人均耕地面积日益缩小,有的农民甚至完全失去了耕地。在土地减少或完全被征用后,失地农民的生活、就业情况堪忧。椐有关部门对湖南省10个县市2000年以来100户失地农民(人均耕地面积在0.3亩以下及完全丧失耕地的农户)的问卷调查表明,失地农户的境遇不容乐观,许多人文化素质不高、资金缺乏、没有技能,失去耕地则意味着“下岗失业”,他们的生活和生存面临严峻挑战,部分农民因此而返贫,生活艰难,这一现象应当引起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注。失地农民基本情况失地农民耕地被征用的原因主要有几种:一是…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国家生态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蕾 《统计教育》2005,(2):18-21
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的中国,人与自然之间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矛盾冲突。为此,必须强化全民的资源环境危机意识,将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作为一项战略目标,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上升到民族兴衰和国家存亡的高度。这对于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国家生态安全的内涵,继而根据若干原则建立了我国国家生态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以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农村经济第一步改革,实现了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农村经济投资,由过去的以集体为主转为以农户为主。农户成为具有生产和消费双重身份的基本经济单元。投资形式的变革是8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经营规模(包括生产投资规模及耕地经营规模等)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农户经营效益及收入水平,形成了不同生产类型和收入层次的农户。本文拟就不同耕地经营规模的农户分析其投资特点及效益,并就目前我国能否实行耕地适度规模经营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