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姓信箱     
《百姓生活》2008,(1):62-62
全家老少都喜欢看《百姓生活》◆订阅《百姓生活》已一年多了,当我收到每期《百姓生活》时,她如同一块磁铁,深深吸引我一口气就读完好几篇。每期《百姓生活》都使我受益匪浅,有些佳句我还做了记号,抄写于笔记本上。不但是我这个古稀老人爱不释手,连我的儿孙,一看也不肯放手。  相似文献   

2.
阅读是一种生命需要。若是为了所谓“获取知识”,就闲得无趣了!基于生命需要的阅读,滋养了我整个灵魂。为了“获取知识”的阅读所产生的知识,我几乎都已还给了岁月。哲人说:自觉的、不被强迫的阅读,才是汲取知识的真途径。我九岁左右开始读《山海经》,那是十分有趣的书,之后就是《故事会》,这两种书籍,使我很多年来做着传奇的梦。十三岁那年读完了《林海雪原》,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大部头”。之后就开始有点瞧不起“小书”了。开始接触四大古典名著,虽然看不太懂,却自以为喜欢着。十五岁那年去念师范学校了。师范三年,我的学习虽然老是“补考…  相似文献   

3.
<正>以前读书好奇心重,什么事越看不懂就越想看,为了看书我写了一个小册子,专门教人家读文言文。当时《诸葛亮集》、《三国志》对我影响很大。现在看书,跟以前看书很不一样,现在看一本好书,就像在夜总会里看经典,你能看进去吗?看不进去,一会上啤酒,一会音乐来了,你看什么经典都看不进去。小时候那会儿没什么干扰,什么都没有,灯光也没那么亮,拿一本老书,什么时候也不困。你困了它还醒着。那时候的环境对我读书挺有帮助,相当于在山洞里读经典,多安静!那时候经常有年轻人往山洞里跑,彻夜读书。  相似文献   

4.
《北方人》2007,(7)
我在剧团多年,丧失人身自由的日子也是从剧团开始,可算得尝遍酸甜苦辣。然而,舞台和艺人始终是吸引我的,这吸引力还很强烈:看了电影《霸王别姬》,自己就想去编个"姬别霸王";读了小说《青衣》,也想去学着写个中篇。连题目都想好了,叫"男旦"。  相似文献   

5.
一位多年不见的同窗,特意打电话来说:“我看了你那篇《人总是从某一点上开始杰出的》的文章,觉得你还可以写一篇《人也总是从某一点上开始平庸的》。”还说,“我就是从某一个点上开始平庸的。”我当然不好承认他“平庸”,连忙对他说:“是呀,当初你也是挺有理  相似文献   

6.
晏殊七岁能属文,被视为“神童”。在宋真宗、仁宗朝,他虽然做了几十年的大官,也做了一些好事;但我看他那“神童”的“神”,在他一生的事业中,主要表现在文学艺术方面。大家都知道,晏殊的诗、词、赋都写得很有特色,很有个性。宋王灼《碧鸡漫志》评他的词是“风流蕴籍,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比”。宋宋祁亦极推崇他的诗:“晏相国……今世之工为诗者也。末年见编集乃过万篇,唐人以来所未有。”(《笔记》)晏殊还有一绝活似为后人所忽视,这就是他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欧阳修曾说:“右观文殿大学士兵  相似文献   

7.
一近年来,我很少读长篇小说。中国的,只把《金瓶梅》读了几遍,写出了十七篇随笔,至今还躺在电脑里做梦。外国的,只认真看了看美国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次比》,在《与小学语文骨干教师谈中外文学及论文写作》那篇长文中,曾多加引述。《与》文已收入我的文集《望月集》。其他的时间,我多用来读短篇小说。我不是不喜欢长篇小说。只是随着记忆力的逐渐衰退,洋洋十几、几十万字,若打个通宵看完,是水过地皮湿,收获甚小;若断断续续,花数周或近月的工夫看完,别说其艺术技巧能为我所用,就是其主要情节,也很难记清向人复述。所以,我不愿在此事上过…  相似文献   

8.
《香菱学诗》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标题是编者加的。我原来读《红楼梦》只是感叹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盛衰,惋惜于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而今天作为教师的我再读《香菱学诗》一文,竟恍然发现:原来在读《红楼梦》时曾被我忽略的情节竟然能为我的阅读与写作教学点亮一盏闪烁的明灯,使我们师生共同受益。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与《山西老年》接触是在1999年,那时我在乡党委办公室工作。因为要写一篇有关老干部工作的文章,就借了一摞《山西老年》找资料。本来只是要找一些相关的内容,但是无意中发现其中的许多文章都很有意思,所以就把那一摞《山西老年》一页接一页地看下来了。记得当时还有不少同事都拿去看了。大家都觉得,杂志办得不错,有思想,有深度。我也没想到,办给老年人看的杂志这么受人欢迎,但是我更没想到自己能与《山西老年》结下这么深的机缘。我先是从乡机关调到县机关工作,2003年初又通过公开招考调到晋中市委老干部局工作,开始了我与《山西老年…  相似文献   

10.
《警友》缘     
刘世承  朱盛昤 《老友》2014,(12):68-68
我从1999年开始订阅《老友》,至今已有15年了。不仅我和老伴爱读《老友》,而且儿孙辈也爱读。 我喜欢看《悠悠往事》《政策窗口》《养生保健》等栏目的文章,对一些养生之道和惠老政策,我都会牢记在心,然后向老年朋友宣传推广。老伴除了爱看养生方面的文章外,还对种花养鸟之类的文章感兴趣。儿孙辈的阅读兴趣更广。  相似文献   

11.
关于汉武帝的十三州问题讨论书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九三○年秋,我进北平燕京大学历史系当研究生。第二学年秋季开学,我选读了顾颉刚先生所讲授的“尚书研究”一课。顾先生在讲义中讲到《尚书·尧典》篇时,认为其写作时代应在西汉武帝以后,一条重要的论据是:《尧典》里说虞舜时“肇十有二州”,而先秦著作称述上古州制,只有九分制,没有十二分制的。到汉武帝时置十三刺史部,其中十二部都以某州为名,自此始有十二州,所以《尧典》的十二州应是袭自汉武帝时的制度。为了让同学了解汉代的制度,当时还印发给班上同学每人一部《汉书·地理志》,作为《尚书研究讲义》的附录。我读了这一段讲义之后,又把《汉书·地理志》翻阅了一遍,觉  相似文献   

12.
我的父亲陈垣,字援庵,1880年11月生,到1980年11月整一百周年。为了纪念他诞生一百周年,我们出版了一本《陈垣学术论文集》,共三十多万字,都是单篇论文,大部头的专著已在“文化大革命”前重版了。陈援老从小喜欢读历史,一生从事史学研究工作。研究史学大致有三方面:元史、宗教史和考据学。陈援老7~8岁开始喜欢读历史。他首先从目录学入手,8岁时偶得到一本《书目答问》,有了它知道有些什么书,自己喜欢的选出来去买,当时,家里的经济还可以买书。后又继续得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进一步作为研究文、史最基本的东西。《提要》详细地介绍了每本书作者是谁、什么地  相似文献   

13.
最近读了《中山大学学报》上发表的两篇谈鲁迅诗《秋夜有感》的文章,感到有些说法值得商榷,也想争一争,鸣一鸣,以就正于同志们。《秋夜有感》是鲁迅一九三四年九月二十九日书赠张梓生的。张恩和、严迪昌二同志的文章都认为,鲁迅这首诗的内容与被赠者肯定有关。我以为不然。鲁迅赠人诗的内容,有些的确与被赠者有关,但有些却与被赠者无关。这首诗稿后面虽然写着“秋夜偶成录  相似文献   

14.
《老友》2014,(12)
正我从1999年开始订阅《老友》,至今已有15年了。不仅我和老伴爱读《老友》,而且儿孙辈也爱读。我喜欢看《悠悠往事》《政策窗口》《养生保健》等栏目的文章,对一些养生之道和惠老政策,我都会牢记在心,然后向老年朋友宣传推广。老伴除了爱看养生方面的文章外,还对种花养鸟之类的文章感兴趣。儿孙辈的阅读兴趣更广。他们对《名人轶事》《岁月人生》《艺术长廊》《史海  相似文献   

15.
那还是在春天的时候,学校发了第12期《新少年》。我翻开一看,里面有一篇题为《盲人的感觉》的作文。天哪,竟然这么熟悉,仔细一读,这不正是我写的吗?我记得清楚,这篇作文是我在潼林作文班写的,老师建议我投给  相似文献   

16.
《周南》十一篇诗歌,没有一篇是反映尖锐阶级对立的。 有人以为《葛覃》的抒情主人公是个女奴。我看不象。就诗的本身看,这个女子虽是离开了生身父母而进入另一个家庭,但她从春天开始就眼巴巴地盼望葛草黄熟,可见她对归宁的日子很有把握:织完葛布就行。奴隶是不能有这把握的。况且,她关心织物的质量,要使它“服之无(?)”,看来她还有不少的衣服,她的歌有一种欢乐的气氛,这一切迹象都在表明:她不是女奴。  相似文献   

17.
《新天地》2006,(8)
“老朋友”焕然一新了编辑部同志:你们好!我已75岁,退休后单位赠订了一份《老人天地》,我一直读它。2004年前看了10多年《老人天地》,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老革命讲革命故事。2005年单位改订《健康报》,  相似文献   

18.
采诗与删诗     
《诗经》共三百零五篇,简称《三百篇》或《诗三百》。关于王官采诗的说法,始见于《礼记·王制篇》: 天子五年一巡守,岁二月东巡守……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其次又见于《汉书·艺文志》、《汉书·食货志》及《公羊传》何休注。《礼记·王制》篇可能是西汉文帝时的博士所作。班固、何休都是东汉时人。近代有不少学者认为,汉人的说法都是晚出的,真实性不可能很大。我认为不能说汉代学者的说法是杜撰的。其一,远在汉代之前的春秋时代的《左传》襄公十四年,有下面一段记载,显然是汉人诸说的根据: 自王以下各有父兄子弟之补察其政:“史为书,瞽为诗,工诵箴谏,士  相似文献   

19.
接老同学杨柳寄来的《夕照集》诗册,一气读完,再加以反复吟咏,深感受益匪浅。 《夕照集》厚厚的一本,共汇集了三个篇章,即感悟篇、休闲篇和讽喻篇。共74首诗歌,几乎近万言。从取材看,咏风颂雪,赠友议事,多是对人生的感悟,对价值取向的表述;从表现形式看,依照七言律诗格调的居多。作为一个年逾花甲的诗歌写作爱好者来说,有意识地运用律诗来倾吐自己的诗情未尝不可。 杨柳同志既是我的同学,又是我的文友,两人各自的经历也差不多,都当过教师,做过编辑、记者,在党政部门工作过;在爱好业余写作方面兴趣亦颇相近。我属鼠、他属虎,年纪也相近。总  相似文献   

20.
袁大令 《人生与伴侣》2007,(2):M0003-M0003
上个月我生病了,医生嘱咐我要静养。正巧,朋友送来2006年的《人生与伴侣》,好几期,供我随时翻阅,以消闲,解寂寞。于是,我这才知道有本叫《人生与伴侣》的杂志,但还认为是“野”的,放在床头的案桌上,没有很当回事儿。然而一读上,我就一篇一篇地读下去,大有爱不释手的感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