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的大地震。据不完全统计,地震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大约为7715亿元。四川灾后重建工程浩大而艰巨,虽然国内外慈善捐款已达569.25亿,国家财政拨付700亿,但这数目远远不够用来进行四川受灾地区今后几年的灾后重建。特别国债的发行能筹集大量的资金支援灾区重建建设,但政府在国债到期日将会面临较大的还本付息压力,对此我们对特别国债的发行进行了设计,从而为国家财政减轻一定的负担。  相似文献   

2.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的大地震.据不完全统计,地震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大约为771 5亿元.四川灾后重建工程浩大而艰巨,虽然国内外慈善捐款已达569.25亿,国家财政拨付700亿,但这数目远远不够用来进行四川受灾地区今后几年的灾后重建.特别国债的发行能筹集大量的资金支援灾区重建建设,但政府在国债到期日将会面-临较大的还本付息压力,对此我们对特别国债的发行进行了设计,从而为国家财政减轻一定的负担.  相似文献   

3.
为了应对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各国纷纷出台刺激经济政策。我国根据国情制定了4万亿元的刺激经济方案,其中2009年预计的9500亿元财政赤字最引人注目。国债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成为扩大内需的支撑。政府发行国债直接扩大投资支出,此举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国债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就国债的规模进行金融经济分析,并针对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提出对国债规模的一些认识。尽管国债规模较大,而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由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所需,且我国具备扩大国债规模的条件,国债规模的扩大将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5.
徐明圣 《管理科学》2002,15(6):45-49
国债期货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日本、德国等西方国家呈现出稳定发展、健康运行的繁荣景象.我国于1992年开始推出国债期货交易,由于"我国尚不具备开展国债期货交易的基本条件",中国证监会于1995年5月17日宣布暂停.在回顾我国国债期货交易历程、分析其被"封杀"原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实情况分析恢复我国国债期货交易的可行性,提出了"以‘先规范后发展'为指导方针,适时恢复国债期货交易"的构想及相关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国债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Greiner提出的一个包涵国债、赤字的内生增长框架内,建立了我国国债和经济增长的模型,实证研究对理论模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基于扩展VAR模型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国债的主要用途是公共投资,而非政府消费和转移支付.协整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国债显著的促进了经济增长,理论和实证结果均表明国债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径在于公共投资领域,而不是政府消费和转移支付.同时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国债负担与国债的经济增长效应之间的关系,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目前的国债负担水平还没有构成太大的国债风险,其对国债的经济增长效应影响不显著.本文进一步就国债政策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2005年我国财政政策由积极转为稳健。估计国债的供给规模将有所减少,而国债投资的需求却有增无减。这将会使2005年债市形成较为坚挺的走势。  相似文献   

8.
马莉 《决策探索》2008,(18):81-82
国债政策是财政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常被各国用以调节经济,由于具体国情的不同,各国运用国债的规模在程度上也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但在将国债作为财政资金的重要形式以至发展经济的重要杠杆这一点上,却存在着高度的一致眭。就我国而言,自恢复国债发行以来,国债规模日益扩大,国债政策在拉动投资;扩大内需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对我国经济陕速增长也作出了极大贡献。但是,无限制地发行国债是有风险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国债规模合理增长的稳定负担率条件,并建立基于债务国际化下的国债规模临界增长模型,研究表明,国债规模的临界增长速度取决于经济环境的关键变量的综合作用,并对不同经济环境下的国债规模临界增长速度进行了仿真研究。该模型将为我国债务国际化下国债规模的管理与预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国债期货属于利率期货,海外市场若干年的实践表明,国债期货是一种操作简单、应用成熟的利率风险管理工具,它的套保、套利和价格发现功能也早已得到国际金融市场的实践和认可。中金所发布的《套期保值与套利交易管理办法》将套利交易引入市场,为机构投资者大规模入场进行套利交易扫清制度上障碍的法规。2012年2月13日,中金所开始了国债期货仿真交易联网测试;2012年4月23日,国债期货开始仿真交易,2013年9月6日正式推出了国债期货交易。因此,研究我国国债期货的套利交易策略非常有意义,可为机构投资者如券商、私募丰富投资策略,获取更多投资收益提供参考。本文基于我国国债期货正式交易的实证数据,利用统计套利的方法,进行我国国债期货跨期交易策略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1.
国债政策是财政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常被各国用以调节经济,由于具体国情的不同,各国运用国债的规模在程度上也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但在将国债作为财政资金的重要形式以至发展经济的重要杠杆这一点上,却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就我国而言,自恢复国债发行以来,  相似文献   

12.
财经聚焦     
《决策与信息》2006,(3):71-71
2006年凭证式(一期)国债发行600亿;经济发展将缓解中国人口“老龄化”压力;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平均低于5%;我国15年内将建32座核电厂;深、沪、津三地“自由贸易区”试点有望率先启动……  相似文献   

13.
国债到期收益率与银行利率变动趋势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对我国国债的到期收益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11个时点的国债到期收益率,然后与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进行了比较,分析了长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的变动特征,提出了完善我国国债市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国债适度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债发行过程中,由于衡量标准不一致,对国债规模的判断出现了相互矛盾的现象.运用灰色关联度的方法,对影响国债规模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从影响国债规模主要指标判断,认为我国国债发行规模仍有一定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自从国家2004年初实行新的宏观调控措施以来.财政税收政策也果断及时地进行了调整。举例说,长期建设国债规模从上年1400亿元调减到1100亿元,一些以国债筹资建设的项目资金拨付进度有意放缓.有意识地控制对由预算资金拨款支持的基本建设项目的支出进度,同时.显著强化财政资金使用中的结构导向,大力支持农业、公共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的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16.
指数国债是西方国家近年来兴起的新品种。国债余额中指数国债的合理数量决策取决于政府与投资者的动态博弈结果。文中建立了不同条件下指数国债数量决策的动态博弈模型,得到了时间一致、时间不一致,以及中央银行干预国债规模条件下指数国债的合理数量决策方法,研究表明,时间不一致条件下指数国债的合理数量多于时间一致条件下指数国债的合理数量,而引入财政部与中央银行通胀博弈,能够得到更为准确的指数国债合理数量,这将为我国引入指数国债提供了方法基础。  相似文献   

17.
部委动态     
《决策与信息》2005,(5):75-75
财政部发行2005年记账式(四期)国债,国资委表示国企政策性关闭破产将止步于2008年,国家发改委降低汽油价 每吨降低150元,税务总局将出台《纳税信誊等级制度》  相似文献   

18.
张澜 《经营管理者》2013,(16):29+28-29
我国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过程中,政府主要通过发行国债方式为财政赤字融资。向公众出售国债虽然对基础货币无直接影响,对总需求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但是否导致通货膨胀具有不确定性。本文通过对财政赤字、货币创造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后,再把发行国债与通货膨胀进行格兰杰检验,分析表明国债与通货膨胀不存在紧密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9.
刘媛 《经营管理者》2013,(26):23-23
当前,我国正值金融改革深化阶段,宏观经济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国债市场环境比较成熟,监管机构和机制完善,制度比较健全,为恢复国债期货市场创造了条件。本文对我国过去国债期货交易中出现问题的进行反思,对重启后的国债期货市场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07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二年,我国将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国债发行规模可能会在2006年600亿元的基础上缩减100亿元左右。而对于中国经济2007年的走势,国外的金融机构普遍认为中国经济高增长势头难消,恐怕很难实现“软着陆”;而国内的经济学家及舆论则均认为,国家宏观调控已经发挥了作用,2007年中国经济将进入平稳期。稳健的财政政策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