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的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说过:“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沉淀着无数的碧玉翡翠,这些才是我们民族最瑰丽的珍宝。”瑶族历史文化,便是这瑰丽珍宝的熠熠明珠。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也是一个世界性民族;对于瑶族文化的研究,从来就是一个很受关注的课题。虽然瑶族历史文化研究在国际上已有上百年历史,但是,对瑶族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成果却为数不多。这与瑶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形成了巨大反差。近日,有幸得到由王明生、王施力合著的《瑶族历史览要》(2005年,民族出版社出版)一书,仔细捧读,全书流淌着瑶族的血脉,彰显着瑶族文化与众不…  相似文献   

2.
我曾经是一个对少数民族一无所知的人。但是,因为一次“惊艳”般的邂逅,我热爱上了少数民族,并且发誓要拍遍我国瑶族的所有服饰——这显然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要知道,瑶族是中国支系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服饰也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最繁多的一个民族。但是,这个民族幽深曲折的历史以及美丽得动人心魄的服饰吸引着我,让我义无返顾地走上了“拍遍瑶族服饰”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让田修路     
在湖南资兴县清江公社,有一个瑶族大队,三百多人散居在海拔一千多米的瑶山上。这里树多竹密,资源丰富,可是由于山势险峻,交通闭塞,瑶族兄弟“守着摇钱树,无钱买盐、布”。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群众越来越迫切地希望修一条胶轮车便道,接通林运公路。  相似文献   

4.
(一) 瑶族人口213万人,是中华民族重要成员之一。 长期以来,瑶族民间流传着:“先有理,后有朝”或“先立瑶,后立朝”的谚语,揭示国家未形成之前,这个民族群体胚胎已经产生,历史相当悠久。 瑶族称谓众多,支系复杂。根据史书记载和民间常用称谓,自称有91种,他称419种。民族群体形成,以自称“尤棉”或“荆门”即他称之盘瑶为主体,结合其他支系,构成一个复杂的、奇异的民族统一整体。  相似文献   

5.
瑶族是我国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少数民族。宋元时期,瑶族就散居于两广与湖南接壤的五岭一带,此后,由于长期向南迁徙流动,形成了“南岭无山不有瑶”的局面,但从总体上看瑶族的分布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据统计,瑶族共有2134013人,(据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有1325118人,占瑶族总人口的62%以上,主要聚居在都安、巴马、大化、恭城、金秀、富川等瑶族自治县内,其余散居在灌阳、贺县、龙胜、凌云等  相似文献   

6.
<正> 在古代神话史上,盘瓠与盘古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从唐代以来就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盘古即是盘瓠,古瓠一音之转;另一种说法认为盘瓠和盘古是两个不同的实体或是两个不同的传说人物。笔者赞同后说,盘瓠就是盘瓠,盘古就是盘古,二者殊异。现根据历史文献和瑶族的自称、传说、歌谣、祭祀谈点粗浅看法。 (一) 要弄清盘瓠与盘古的区别,首先必须明白他们各自的实质。人们都知道瑶族自古以来崇拜盘瓠。瑶族所崇拜的盘瓠的实质是什么呢?我们先从瑶族的自称谈起。盘瑶自称“尤棉”,“尤”是自称,“棉”是汉语“人”的意思,是一个附加词。“尤”  相似文献   

7.
九嶷山瑶族,属盘瑶支系,俗称“过山瑶”。是宁远县一个古老的土著民族。其先民自隋唐已迁徙入境,依险山狭谷而居,凭刀耕火种而食。有“锄头扛神龛,到处是家乡”的游耕生活历史。由于地理环境特殊,练就了勇敢顽强、艰苦朴实的性格。在生产、生活、道德、信仰、节日盛会以及处世为人等方面,沿袭着山地民族的独特习俗。九嶷山瑶族的生活习俗,充满山的气息。他们注重名声,讲究品德。素有“宁可掉脑壳,不可损名声”的格言,还有“饿死不讨饭,冻死不做贼”的品行,“日不上锁、夜不闭户”、“老有所敬、幼有所抚,一人有事众相帮”。这些,在瑶族社会中早已蔚然成风。瑶家热情好客,久负盛名。他们喜交四方朋友,凡宾客临门,不论生熟,只要将雨伞、提包挂在主人堂屋板壁上,就会受到热情接待:用最好吃的腊味、山珍来  相似文献   

8.
“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郭沫若同志于1956年为北京服装展览会题) 服饰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需要,又是反映文明程度的标志,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五彩斑斓、绚丽多姿的瑶族服饰,就是瑶族人民对美的追求的艺术结晶。 一、瑶族服饰的审美进程 瑶族社会的发展,同世界上所有的民族一样,经过了漫长的原始公社时期。当时的瑶族先民过着“刀耕火种”“衣不蔽体、烤火御寒”的生活,兽皮树叶遮体,是为着御寒和遮羞的功利目的,谈不上审美。以后慢慢有了用兽骨、兽牙、羽毛作装饰物的,但最初也是出于炫耀战绩的功利目的。正如普列  相似文献   

9.
瑶姑身上衣     
早在后汉,就有瑶族祖先“好五色衣服”的记载。的确,瑶族人民喜爱着彩色图案的衣服。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的瑶族姑娘,就是以擅长针绣而著称。她们从童年就开始穿针引线,一直绣到戴上老花眼镜……瑶绣花色繁多,最富风彩的要数那瑶姑身上衣了。瑶族姑娘的嫁衣,是瑶家长辈和小伙子衡量姑娘勤劳的标志。女孩子一般在十五、六岁上便着手绣制几件  相似文献   

10.
瑶族漂洋过海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瑶族民间中,广泛流传着先民“漂洋过海”的故事。对于民间这一传说,瑶族史研究工作者历来看法不一。有的认为这一传说纯属虚构,是一个神话传说故事;有的认为实有其事,是瑶族历史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的追述。笔者认为第二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现就手中掌握的资料,对这一历史事件作些剖析,以明辩是非。漂洋过海故事“漂洋过海”是说瑶族先民原住白云深处,那里是土肥气温,雨多林茂的好地方,不  相似文献   

11.
一、序言 壮族和瑶族是华南地区、尤其广西主要的少数民族。历代尤其宋代以后的文献史料上并称“徭獞”。在回溯与汉族交往这段历史之时,可以看到壮族和瑶族之间大相径庭。简而言之,壮族受到汉族强烈的影响,因而被纳入它的政治及文化体系之中;瑶族尽管也受到汉族的各种影响,但和壮族比较,依然泾渭分明地保持着其独立性。 关于壮族和瑶族,历来对壮族研究不多,而且多局限在广西西部的“土司”地区内。广西中部及东部由中国王朝直接统治的非土司地区往往受到忽视。就瑶族来说,尤  相似文献   

12.
<正> 湖南湘西的怀化、辰溪、淑浦三县交界的罗子山一带居住着两万多瑶族同胞,被称为“七姓瑶”。“七姓瑶”人的族谱称其原籍为江西吉安府。由于世乱,迁徙于南楚西晃山,在黔中定居下来。其形成说法有二。一是,当时朝廷每年要进行三次“赶茁”,驱赶屠杀少数民旅。经过长年的“赶苗”,瑶族人所剩无儿。有一次,朝延令四个将军把瑶人赶到洪州(今贵州省)、皮林(今湖南靖县)后,瑶人不甘凌辱,商议对策,团结战斗,英勇反击,迫使四将军仓惶逃到一座破庙里。瑶族人四处寻找,终未找到,瑶人过去后,四将  相似文献   

13.
文熠 《民族论坛》2010,(12):22-24
7年前,在江华瑶族自治县的茫茫大山中,可以时常看到一个骑着摩托车,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的人走村串户给瑶族同胞们送去急需的药品。他,就是长沙双鹤医药有限责任公司永州分公司江华销售部的蒋团平经理。他是江华瑶族自治县第一个送医药品到乡镇、农村的人。他从零开始,白手起家,苦心经营,艰苦创业,一步一个脚印,打造了一个属于他的“医药配送王国”。  相似文献   

14.
我们伟大祖国的南方,居住着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勤劳勇敢的民族——瑶族。瑶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人口约120多万。其中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74万多人,  相似文献   

15.
湘南行随感     
刚刚结束了湘西的采访,又同民委的同志一起踏上了湘南的旅程。湘南处于南岭山地,是湖南省瑶族主要居住区。这里除瑶族聚居的江华瑶族自治县外,从湘粤边境的骑田岭到湘桂交界的都庞岭和越城岭,几乎每个县都杂散居着瑶族。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一带的瑶族是有悠久历史的。据《梁书·张缵传》记载:“零陵、衡阳等郡有莫傜蛮者,依山而居”。对这些瑶族,过去多被称为“过山瑶”,即以开垦山地和采用休耕轮作而得名。长期以来,他们顶风冒雨,披荆  相似文献   

16.
瑶族神符     
瑶族神符,是瑶族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瑶族的宗教活动中,往往是经文、咒诀、神符同时使用.缺一不可。我们知道,瑶族宗教的主要特征是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在瑶人的传统观念中,宇宙间的天界、阳间、地府、水府,是神秘的鬼神世界,它们主宰着人间的祸福,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六畜兴旺,是善神的保佑和恩赐;而各种灾害,人畜疾病、则是野神恶鬼作祟所造成的。对善神,瑶人举行“还愿”等隆重的祭礼仪式和在节日庆典中,谢恩祈祷。而对付野神恶鬼的刹手锏,就是神符。瑶人认为,神符具有很大的神威,可以镇妖、驱邪、斩鬼、救疾、护身、保宅,“驱邪外出,引福归堂”。  相似文献   

17.
“孔雀东南飞”踏进广西河池地区的大化、都安、巴马等县的壮乡瑶寨,我吃惊地发现这里的适婚龄女青年外流现象很严重. 一位30年代的私塾老师说这是“孔雀都东南飞”了. 大化县有一个村,18岁至22岁的少数民族女青年18人,外流到外地(包括其他省)成婚的共11人.在都安县,近年流传着一首瑶族山  相似文献   

18.
广东属岭南地区,历史上是盘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至今仍保存着许多盘古文化遗存。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的盘古文化遗存,是历史上生活在珠江流域的原住民族———壮侗语民族先民越人所开创,与珠江中上游的盘古文化同属于一种文化体系;汉族迁入该地区后,接受和吸收了原住民族创造的盘古文化,使之得以世代传承下来。而肇庆市的盘古文化以及盘古祖殿里供奉的“狗头人身”(盘瓠)塑像,则是由历史上生活在这一地区的瑶族所开创,是瑶族信仰和崇拜的图腾。  相似文献   

19.
泰国瑶族的“招郎入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瑶族有“招郎入赘”的婚俗。瑶族从中国迁入泰国后,也将这一婚俗带入泰国。迄今为止,在泰国瑶族社会中,“招郎入赘”仍是一种缔结婚姻的主要方式。本文仅就笔者在泰国北部的清莱府、清迈府、帕夭府、难府的调查所得作一介绍。一、“招郎入赘”的主要方式泰国瑶...  相似文献   

20.
<正> 中国少数民族联谊团访问美国瑶族聚居区应美国“全美瑶人协会”的邀请,由国家民委组织的,以瑶族代表为主的“中国少数民族联谊团”,于1989年9月1日至9月14日对美国西部华盛顿、俄勒岗、加利福尼亚三州的瑶族聚居区进行了民间友好访问。我省瑶族代表省民委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