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特区的经济建设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浪潮,新的发展机遇,也是新的挑战,大特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无不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气象.特区高校则是大特区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基地,为培养适应特区建设的急需的各方面人才,使之成为特区建设的生力军.共青团组织是这个基地里的活跃分子之一,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育化工作范畴里,对学生启迪心灵,解除困惑,指点人生,激励志向,培养高尚情操.通过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特区政治伦理失范的原因及表现,重点阐述治理特区政治伦理失范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特区思想是特区人民的精神支柱。它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包括特区建设的一般原则、功能、目标、评价标准等内容的 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4.
<正> 深圳特区十年来,由原来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新兴城市,两个文明建设都取得显著的成绩.1989年,工业总产值达116亿多元,比建特区前增长了近200倍,国民生产总值93亿元,人均5000多元.特区社会稳定,精神风貌良好.深圳所以能有巨大的变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充分发挥了党的政治优势,注重加强了特区思想政治工作.特区经验证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对于特区的建设极端重要,但特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不能简单沿用传统的经验,也不能完全照搬内地的做法,而必须立足特区开放搞活的新形势和复杂社会环境,研究新情况,探讨新问题,摸索新路子.有鉴于此,笔者仅就特区的思想政治教育谈点不成熟的看法,以请教于行家.  相似文献   

5.
特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试验区,它的十几年试验与实践,风风雨雨,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改革开放的艰难过程与决心,也许正因为此,它所迈出的每一步,它所作的每一个举措都成为国内外注目的焦点。特区在今天表现出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将市场机制引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结果,它证明了邓小平同志有关经济特区建设与发展思想的英明。特区房地产业的市场取向之路,是特区的市场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分析其发展历程及其所面临的问题与选择或许可以对推进我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经济特区与非特区协调发展不仅关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而且关乎收入分配、社会公正、乃至政治稳定。经济特区与非特区在发展的实践中存在"飞地"型特区风险加大、极化效应加剧以及扩散效应延迟的趋势,因此,应建立全国统一公平的市场体系,转换政府角色和职能创新,以比较优势为首要原则设立经济特区,完善经济特区与非特区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特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引起了理论界的普遍关注,他们从各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现摘要简介。同志们认为,特区是社会主义的经济特区。特区的意识形态是属于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由于特区的政策、经济结构、地理环境、战略任务和物质文明建设的效果具有不同于我国内地的特殊性,因此决定了特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具有与内地精神文明建设不同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特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保证  相似文献   

8.
运用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分析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情境六个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厘清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结构,探索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功能,有利于把握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内部联系和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可以从开放性、整体性、层次性和预见性四个方面优化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韩丹 《河南社会科学》2011,19(6):139-141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革中呈现出"路径依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人们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空间,降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是联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桥梁和中介。因此,消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革中的"路径依赖"现象,必须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入手。正确处理政策中存在的"一"、"多"关系,是消解路径依赖现象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它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目的的重要保障,也是制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规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以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还有全面拓展的趋势。深化原有功能,拓展新的功能,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形势下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大规模嵌入思想政治教育容易引发人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等风险,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地位,使得信息技术僭越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性,手段主导目的会导致人新的异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被遮蔽的后果。信息技术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辅助性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性相对于信息技术具有超主体性地位。应以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统一为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指向,通过突出思想理论教育与价值引领功能、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等实践策略,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试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种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隐性课程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延伸应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有效方法。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从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方面就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种形态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尝试探索高校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的发展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的同时 ,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它拓展了德育空间 ,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打破了传统的德育模式 ,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率 ,更新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 ,拓宽了师生交流的渠道。因此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及时把握这一机遇 ,积极探索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思维深刻影响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演变。用户思维有效提升教育对象的主体性,社会化思维有效提升教育主客体的互动性,简约思维有效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大数据思维有效提升教育的针对性与时效性,跨界思维与平台思维增强教育的多样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主动适应互联网思维带来的深刻影响,主动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互联网思维实践路径,真正实现互联网思维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树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中心,科学利用社会化媒体开展教育活动,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立足新时代、迎接新挑战,激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生动力,提升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5.
试论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先进 《兰州学刊》2007,(12):197-199,81
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不断创新的。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重要源泉,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用核心价值体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新时期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就是要优化内容结构,突出核心与重点;拓宽覆盖面,完善内容体系;着眼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紧紧把握四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对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都具有促进作用。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构成,需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内涵和特性,也需要厘清各种争论的立足点及依据,并给予理性地批判。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等同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是包括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不同的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不同的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也有着明显的不同,有显性和隐性的区分.它们彼此既互相区分,又有着内在的联系,共同形成了推动学校发展的合力.  相似文献   

18.
构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构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必须加强教育体系建设和教育机制建设,形成完整的、科学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实现体系,循序渐进并持之以恒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切实发挥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发挥思想道德教育在实际生活中的引导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培养人才的基础。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大学生,也才能培养出建设祖国的优秀人才。文章通过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阐述和指标体系的分析,提出了利用集对分析的方法,进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集对分析不仅可以对一所大学进行级别的分析,而且对不同大学也可以进行评价。由此可以得出各个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标杆。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智能手机具有交往流动化、参与普适化、表达个体化、形式多样化等传播特征,为手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与机遇。一方面,智能手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时空,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思维转向,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体系;另一方面,智能手机思想政治教育也容易陷入技术驯化、交往异化、消费异化、传播异化等困境。二者之间的相互博弈为智能手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充分利用好智能手机传播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福利和优势有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从而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技术发展前景下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化、大众化和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