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目前大学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有两个部分,即党团工作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马列主义教育课。 目前,我国大学申开设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基本上是不成功的。理由两点:其一,绝大多数学生对这门课不感兴趣;其二,课程没有达到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高校德育有两个含义,广义讲,是指对大学生进行的一切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狭义讲,是指最近几年来按教育部关于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通知而在各高校中陆续开设起来的专门课程。在这里,我们要谈的主要是后者。  相似文献   

3.
<正> 科学的任务,就是要研究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化未知为有知。旧的未知认识了,新的未知又会产生,促使我们不断把认识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对大学德育课的认识也会有这样一个过程。德育和德育课、品德课应是不同的概念,德育是学校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总称,它包括马列主义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任务教育以及共产主义人生观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教育。而作为一门课程,则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人生观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教育。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简称德育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比其他学科同学生的思想实际联系得更为密切;德育课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运用  相似文献   

4.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政治理想、无产阶级人生观价值观、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该课程的首要任务是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把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和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因此,贯彻思想品德课的主线是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课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5.
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以下简称品德课),已列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在这门新开设的课程内容中,爱国主义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83年7月2日发表的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关于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经常地进行和加强爱国主义的宣传教育,培养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年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觉悟,是建设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随后,教育部为贯彻这一精神,于同年8月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采取多种方式对青年和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规定:“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应该以爱国主义教育与共产主义教育为中  相似文献   

6.
思想品德课主要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 ,其特点是抽象性。利用电化教育 ,可使较为抽象的思想观点、道德规范具体化、形象化 ,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7.
高校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经过几年来的建设,在教材编写、师资队伍、教学正规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从教学效果来看,多数学校仍处于学校不满意、学生不满意、教师本人也不满意的状态之中。德育界有同志用“教育者困惑,受教育者逆反”这两句话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现状进行了概括。怎样摆脱自身的困惑,走出困境,是思想品德课教师面临的一个严肃课题,笔者认为,在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中立足现实,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不断创新,是摆脱困惑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当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的教育,这个道理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理解、接受和运用。但也有人认为政治课、语文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进行思想教育。那么,外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教书育人?能否渗透思想教育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教书育人、把思想教育渗透到公共外语教学中同样是公共外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9.
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使命和要求表明,高校辅导员工作既是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沟通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与沟通是密不可分的,沟通是教育的前提,高校辅导员只有与大学生实现了有效沟通,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教育。通过有效沟通能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也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改变或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作用落到实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辅导员与学生之间能否开展有效沟通。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成部分,已经开设五年多了。它对提高高校学生政治思想觉悟,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前进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随着教育改革和学校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学的改革,它又面临着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是否还需要继续开设这门课?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进行改  相似文献   

11.
高校社会科学教学研究部资料室工作主要是为“两课”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服务的 ,它在高校中具有显著的特点和重要的作用。搞好社科部资料室工作 ,对于更好地为高校“两课”的教学和科研服务 ,培养“四有”新人和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将历史知识科学地融会贯通于思想品德课中,使二者实现有机的统一,寓思想教育于历史史实的生动讲述之中,置历史知识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之中。诱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充分发挥史学的社会功能、这是讲好思想品德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以下简称品德课)的诞生是八十年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产物。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的新型建设人才的素质要求高校品德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使它们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鲜明的是非界限。高校品德教育历史地承担这一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但是,在高校减少必修课,减少总课时的教改形势下,新生的品德课又面临着争议。是上是下,是巩固还是取消,认识不一。笔者认为,大学生的品德教育的客观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14.
重视高等学校德育,是我党办学的优良传统。但在高等学校正式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並把它作为大学生一门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还是近几年的事。我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通知》精神,从八四年起在大学生中开设这门课程。从一年多的教学实践来看,在高校开设这门课是必要的,它对帮助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道德观和远大理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这是一门新的学科,因此对它还要有一个成熟和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思想品德课能否在高校站住脚?是不是会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关键在于思想品德课本身的质量和效果.几年来,我们对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作了一些摸索和尝试,在此把一些肤浅的想法奉献给读者,希望能够引起人们的深入思考,使思想品德教育的探讨更加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邓小平强调要对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邓小平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艰苦奋斗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等。邓小平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对推动中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材问题,而且对精神文明建设改造社会风气都有深远的影响,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千秋大业。当前,对于加强大学生共产主义思想品德崇高风尚的形成,对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对于培养又红又专的一代新人,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是以研究大学生共产主义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实施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规律的科学。这一学科毫无疑问,与马列主义理论课、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各学科有区别又有联系。它是运用各种学科的理论,经过实践自成体系而形成的一门塑造大学生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的新型的应用科学。  相似文献   

18.
高校辅导员工作既是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人际思想沟通的过程。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辅导员与学生之间能否实现有效的沟通。从高职院校的实际出发,就高职院校辅导员沟通能力的提高进行多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在全党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有了较大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从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和改善,适应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了实质性的突破.为更好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缩短学校教育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本文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和如何处理作以探讨.一、当前思想政治工作还应注意加强的几个问题(一)注意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的有机结合高校培养的学生是社会现代化建设的专门人才,社会主义高校培养的学生是社会主义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一个时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忽视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任务,而把培养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20.
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阵地,它关系我们学校教育的政治方向,也直接影响我们所培养的人才的政治素质。囡此。德育课在高校的整个教育、教学体系中,有其十分重要的地位。经近十年的努力与实践、目前高校的德育课教学逐步走向正规化、科学化的轨道。但我们也发现,在整个德育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如德育学科性与交叉学科的关系如何处理;在实践中忽视德育的学科性和德育课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