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湘鄂渝黔边旅游优势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湘鄂渝黔边俗称武陵山区,包括湖南西部的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张家界市和怀化市、湖北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重庆市的黔江开发区和贵州省的铜仁地区等6个地州市,属于“老、少、边、穷、库”区,是国家重点扶持的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湘鄂渝黔边旅游资源密集度高。文化内涵丰富、民族风情浓郁,堪称旅游大观园,被国家列为“中华旅游第一走廊区”。本文通过探讨分析湘鄂渝黔边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寻找对策,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形成经济强势,加快边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湘鄂渝黔边区经济发展缓慢,居民生活贫困,但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因此,这些 地区 要脱贫致富,就必须因地制宜地走一条以旅游为龙头的经济发展之路。而旅游的持续快速发 展及旅游扶 贫作用的发挥,需要旅游扶贫政策的引导和保证。据此,从产业、经济、环保、民族特 殊性等几方面对旅游扶贫政策进行了论述,试图为边区旅游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某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河南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第一大省,资源利用效率直接关系粮食生产是否能够健康发展。根据河南省未来十年粮食生产战略工程、河南农业资源的特点、实地调研数据,以及目前利用耕地、水、环境投入物等投入资源的使用情况,结合生态经济理论,河南应改进上述资源利用方法的针对性措施,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工业化和城市化会占用或消耗大量耕地资源、农业水资源和农业劳动力资源等农业资源,本文对此进行了定量研究,并对中国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条件下农业资源的变化进行了展望。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农业资源将变得更为短缺。现代化的农业建设一方面要注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包头市1987—2006年粮食生产变化情况的基础上,选取粮食播种面积、粮食单产、农业劳动力、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农作物受灾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农村用电量和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等9个对粮食生产影响较显著的因子,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影响包头市粮食生产的诸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量化了粮食总产量与诸因素的关联程度,依据关联度值,总结了各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能力。  相似文献   

6.
《江西社会科学》2014,(8):96-100
粮食安全事关我国经济平稳发展与社会和谐安定,但在当前却面临诸多挑战。考虑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与农业支持的针对性,深入分析新形势下我国粮食产量波动及增长的影响因素,这对形成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结果显示:播种面积、化肥投入、有效灌溉面积对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的提高具有积极影响;成灾面积具有显著的负影响;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劳动力投入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并不显著。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国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需逐步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严守耕地保护制度,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业气象灾害防御联动机制;宣传农业科普知识,科学合理施肥。  相似文献   

7.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滁州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价,从总体上看,滁州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逐年提高,增长幅度较快,但各分类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阻碍因素进行分析,从单项指标看,排名靠前的阻碍因素有人均耕地、化肥有效利用系数和农业能耗系数;从分类指标看,资源减量投入指标、资源环境与安全指标对滁州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日益显著,加快农业产业调整,重视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创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提升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灌区粮食连年丰收,社员生活有了不少改善。但1980年社员人均收入为112.90元,劳动日值为0.96元,经济效益还是较差。又由于盲目扩大耕地,使农业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土壤日趋盐碱化,银北地区近百万亩耕地的粮食单产只有三、四百斤。农业生产活动是一项古老的人类改造自然的经济活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农业生产总是在农业生态、农业技术、农业经济三者相统一中得以发展的。它是人类利用环境资源(光、水、热、气、土、肥等)和社会经济资源(劳动力、工具、资金等),通过各项农业生产措施,使植物、动物群体的自然再生产转化  相似文献   

9.
耕地资源有限与完善我国粮食生产支持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载体,本文在分析我国耕地资源有限的现实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耕地资源有限对粮食供给的影响,提出了完善我国粮食生产支持政策的建议:支持粮食主产区生产的同时,兼顾非主产区的经营;既重视主粮生产,又鼓励杂粮种植;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双重鼓励农民种粮等。  相似文献   

10.
我国历代粮食亩产量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亩产量的高低是以精耕细作为基础 ,走集约化经营道路的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历代统治者都非常关心如何提高粮食单产 ,以便解决泱泱大国人多地少的矛盾。粮食亩产量受许多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影响 ,通过考察历史时期的粮食亩产量变化 ,分析其动因 ,找到提高粮食单产和总产的有效途径 ,指出了我国农业生产应该依靠科技力量 ,保护生态环境 ,改革土地政策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低碳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治本之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碳农业生产模式是指为实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快速提高,在大量消耗森林、淡水、土地、动植物物种等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投入一定量农药化肥等石化产品来维持运转的农业生产模式.这种高投入高产出农业生产模式需要大量的物质装备和能源资源消耗,引发了农业污染加剧、森林面积逐步减少、水资源枯竭、生物物种资源濒危、土壤沙漠化、表土流失等一系列严重问题.鉴于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本文认为高碳农业生产模式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源,只有把高碳农业生产模式转变为低碳农业生产模式,才能从根本上有效防止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栾城县(?)地区。毗邻石家庄市。全县有耕地47万多亩,占总面积的87.4%(?)每(?)业人口拥有(?)已经水利化,亩施化肥190斤,亩用电91度,每百亩平均拥有农机总动力达30马力,农业(?)水平较高。目前是全国著名粮食高产地区之一,1982年单产达1251斤,向国家交售商品粮1.2亿斤,每农业人口提供444斤,对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 栾城是华北平原粮食高产地区中有一定代表性的县,探讨栾城的农村经济发展战略问题,对解决我国其他高产地区今后农村经济发展方向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栾城农村经济发展战略设想的形成 探讨栾城县农村经济发展战略问题是从1978年开始的。当时,栾城已成为全国著名小麦高产县,粮食亩产已达1106斤。但人均收入水平不高,增长不快。1969—1977年,年递增率只有2.5%,后四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探索西藏农业经济影响因素为目的,利用1990-2012年西藏统计数据,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实证模型,分析西藏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现阶段西藏农业劳动力存在严重过剩,阻碍了农业发展,农业机械化程度和耕地有效灌溉率提高可以有效促进农业增长,化肥施肥结构亟须优化,仅化肥施用量增加对农业生产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粮食获取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要素,中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粮食获取能力比较低,发展变化趋势也较为不利。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粮食生产能力较低,原因在于贫困地区耕地资源稀少、土地贫瘠,农业生产性资产数量少、质量低,农业生产投入少,财政、信贷支农不足,科技投入低,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弱等。贫困地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差影响了粮食流通,不利于粮食获取,而贫困地区家庭规模大以及存在的各种不公平的社会关系、性别歧视严重等也导致了其粮食获取能力偏低。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现状评价和未来预测为手段,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凉城县耕地、人口、粮食三者之间的关系.依据凉城县近年来耕地、人口、粮食的基本情况,运用灰色系统模型和自然增长法,对该县的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进行预测,提出耕地与人口协调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中国粮价问题的透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是一个粮食消费大国,解决粮食问题必须立足于国内,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都不能过多地依靠国际市场填补粮食缺口;要确保18亿亩耕地并有必要的耕地"储备";应适度放松管制,适当扩大粮食出口;建立和完善支持、保护农业的长效机制;积极推进"绿色革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机制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C-D生产函数考察劳动及资本要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进而分析劳动的边际产量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劳动力的机会成本分析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机制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结论:长期的高机会成本使粮食种植的劳动力投入持续减少,已对我国粮食生产产生了不利影响;而耕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使其规模化生产难以实现,从而使通过资本替代劳动来提高粮食生产率变得困难,这造成了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粮食安全的潜在风险.建议:近期内采取措施提高种粮的比较收益以吸引部分青壮年留在农业;远期则需建立起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从而消除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以通过耕地的规模化生产来提高农业生产率,进而保证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8.
农业与农村工业发展,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河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业状况对农村工业化的影响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有关统计数据和农村工业企业调查资料的分析,对这一问题作一探讨。以期在两者的关系上,为有关决策提供参考。 一、统计资料分析 1.各县(市)农村工业与农业关系 , 为了进行农村工业与农业关系分析,我们从1991年各县的统计资料中选择了几个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资金和原料有关的指标:人均耕地、人均农业产值、人均粮食总产量、人均农业机械总动力、人均城乡居民存款余额、单位耕地面积农业产值、单位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和单位耕地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并将河南118个县及县级市中人均粮食300公斤以下的县(市)删去。删除43个县(市)后的农村工业与各要素的相关系数被列入表1。 表1:河南县市农村工业与农业有关要素之相关联系  相似文献   

19.
肖俊生 《天府新论》2008,6(3):75-79
民国四川酒业发展较快且主要原料为高粱.高粱并不占有主要耕地,一般不作为口粮,也不宜深加工,用以酿酒则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养猪业发展.酿酒业与高粱种植实际上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故酿酒业消耗大量粮食不利于农业生产的传统观念当予重新检讨.民初地方政府对酿酒业寓禁于征,至四十年代则采取鼓励措施,与传统观念的转换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20.
粮食安全的三农因素分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安全的核心是供给,供给的核心是生产,生产离不开农业、农村和农民.所以"三农"因素是粮食安全的根源性因素.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三农因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已逼近粮食安全"红线";农业用水资源匮乏,水土流失严重;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不利于粮食生产技术进步;农村市场体系不健全,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小农经济观念,制约粮食生产现代化等.降低粮食安全三农因素影响的对策:摒弃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粮食生产消费观;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粮食生产的根本;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支持农地使用权流转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