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当前的紧迫任务。为赢得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需要借鉴成功经验,建立现代管理模式;需要更新教育理念,提升管理团队素质;需要优化网站建设,打造思想政治品牌;需要创新工作机制,营造和谐网络氛围;需要彰显主体意识,引导学生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2.
[摘要]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前提,也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环境本身具有育人功能。校园环境各要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当前高校校园环境存在诸多问题。高校应从优化物质环境、规范制度环境、引导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环境、打造绿色安全的网络环境、营造和谐融洽的校园人际环境等方面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准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着力在打牢共同思想基础、营造和谐舆论环境、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培养文明道德风尚、创造良好文化条件等方面下功夫,要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抓好学生思想工作。  相似文献   

4.
营造良好的高校文化环境,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半功倍。本文旨在从高校环境的三个方面具体论述如何通过营造良好的高校环境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5.
高芳放 《南都学坛》2007,27(4):119-120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新理念。确立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营造更富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创新的具体体现,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成才教育。  相似文献   

6.
要培养创新人才,必须营造适合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思想政治工作在营造创新环境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思想政治工作应从引导人们认识创新环境是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创新环境的特点、表现以及引导人们掌握营造创新环境的具体方法着手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营造创新环境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现代大学宣传思想工作既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形势和任务下,加强和改进现代大学宣传思想工作,有利于确保现代大学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有利于现代大学科学发展的凝心聚力,有助于塑造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要求的大学文化,有利于打造现代大学的社会品牌,全面提升学校形象,促进现代大学优秀人才培养工作。现代大学宣传思想工作扮演高等学校跟随者、伴随者和引领者的角色定位,坚持党管宣传原则,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完善宣传队伍建设是完善现代大学宣传思想工作的保障机制。加强现代大学文化塑造,加强学校现代大学形象提升,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阵地建设等开展现代大学宣传思想工作的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8.
人文关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态链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人文关怀是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基本维度。加强人文关怀,创建一个有利于沟通和共鸣的人性化环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成效的重要手段。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通过提高教师和管理者的人文素质,倡导、实践人文关怀,回归工作重心,润滑连接纽带,延伸工作的内容和手臂,建立多维评价体系,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绿色走廊和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出路在于机制创新。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必须改革旧的领导体制 ,建立健全各部门联合协调机制 ;运行机制方面要拓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 ,强化学生主体意识 ;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工作业绩评价体系 ,创新激励机制 ;营造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 ,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0.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培养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日常工作中,单纯的说教模式难以产生作用。在充分尊重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心理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可适应性环境的塑造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点。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精细化,需要深化教育管理内涵,完善制度建设,注重效率提升等,通过管理理念的转变将引导教育和关爱服务充分的结合,注重全过程、全员化育人氛围的形成,从而营造更有利的青年学子发展进步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1.
培育优良学风是新时期高等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高等学校要切实抓好学风建设,就必须理顺学风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深入了解、分析和引导学生的真正需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成才教育;建立学风运行机制的评价、激励及监控体系,切实发挥导向功能;下大力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实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明了充分认识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全面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措施:(1)以德治校;(2)从严管理;(3)加强人文素质教育;(4)加强典型教育;(5)环境育人;(6)全员育人。最后提出全面加强学风建设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企业内部环境探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企业内部环境是有利于保证企业正常运行并实现企业利润目标的内部条件与内部氛围的总合,它由企业家精神、企业物质基础、企业组织结构、企业文化构成,四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其中,企业家精神是内部环境生发器,物质基础和组织结构构成企业内部硬环境,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软环境。企业内部环境的形成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企业内部环境管理的目标就是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利润目标营造一个有利的内部条件与内部氛围。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2002-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经济增长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并考察了制度环境对经济增长与大气污染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地区大气污染呈倒“U”形关系;公众参与治理和环境规制负向调节经济增长与大气污染排放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丰富了大气污染排放、环境治理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为转型经济时期改变政府激励方向和激励方式,为地区环境治理、政府环境绩效审计及其问责等方面指定政策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5.
校园文化与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文化是师生在特定环境中所创造的一种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隐性渠道。而良好的校风是校园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师生员工在共同目标和共同认识的基础上,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所形成的符合时代精神的思想、行为和作风,是学校独特的"文化品质"。良好的校风一旦形成,就会成为影响师生思想行为的一种客观环境,它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具有同化力、感染力,对学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6.
长江大学建筑学专业有两个立足点其一是历史文化名城荆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乡土气息,其二是地方院校建筑教育的生存发展空间.建筑教育应该同本地具体的区域经济、历史文脉、生态环境相结合,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研究并促进乡土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完美和谐,引导学生探求一种具有乡土特色的建筑创作思想和理念.  相似文献   

17.
社会因素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影响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学风建设是在社会大环境里进行的,社会环境是一个广泛而又复杂的系统,对高校的学风建设既有积极促进作用,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不良导向。学习风气是社会风气的一种折射,所以,全社会要高度重视、关心和支持高校的学风建设,为学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8.
人的全面发展与迁徙自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们所倡导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不仅有一个同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的问题 ,而且还存在一个条件具备与否的问题 ,它内含着一套有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环境”设计问题。因为离开了一定“环境”的营造 ,则势必使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成为不可能 ,这就提示我们必须针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客观要求 ,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陕西部分高校研究生的调查,发现目前研究生信仰趋于务实性,功利化色彩鲜明,呈现多元化特点,体现出对自我的高度关注,并带有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对研究生信仰的培养应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加强对研究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的积极引导;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转变家庭教育方式,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研究生自身要注重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增强实践能力,做到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20.
大众化高等教育形势下三本院校学生的学风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三本学生的学风问题已成为高校工作的难点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要靠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及社会环境的推动作用。高等学校要提高学风建设的有效性,还需要观念统一,政策落实到位,环境齐抓共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