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当代学人赵朴初有《咏天华谷史》诗云:深情细味故乡茶,莫道云迹不忆家.品遍锡兰和宇治,清芳独赏我中华.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故乡.中国人饮茶,自古便带有普遍性.上自宫廷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中国人从何时开始识茶、饮茶,已不可考,但至少在作于战国时代(一说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茶的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即茶也)而解之”.茶是一种智慧,犹如酒是一团情感.中国文化自古有阴阳互补的异质同构性,茶属水,性主阴柔;酒属火,性主阳刚.酒调整着情感,茶津润着理智.酒表征着热烈,茶象征着淡泊.酒把万物距离拉近;茶使人的心灵宁  相似文献   

2.
王旭烽的"茶人三部曲"通过人茶合一的生态审美叙事,体现了鲜明的生态理念和生态理想,本文从自然、家园、生命三个方面分析其生态理念蕴涵,即向自然寻求人类存在的文化印证;和谐、安居的恒久渴望;向死而生的自由生命追求。  相似文献   

3.
在2009年度黄山区目标岗位责任制考核中勇夺三类乡镇“红旗”、获得黄山市“环境优美乡镇”和“黄山市食品(太平猴魁茶)安全示范乡镇”的基础上,今年,黄山区新明乡立足太平猴魁名茶和山水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太平猴魁茶产业和生态旅游新业态,重点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旅游经济、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和民生工程建设,统筹抓好教育、文化、卫生、  相似文献   

4.
余畅 《南方论刊》2016,(4):76-79,96
本文旨在为《斗茶》这一舞蹈新作品创编过程中所借助的中华茶文化中的"茶人"、"茶事"、"茶艺"、"茶道"、"茶本体"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从而让观众欣赏《斗茶》由内而外的舞蹈韵味的同时,传播中华茶文化由内而外的博大精深。该新作品的再度创新是建立在本人于2014年参加新加坡国际华人舞蹈大赛并获得创作及表演金奖的作品《茗境》的基础上。因此,有较为充足和完备的素材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元朝茶户酒醋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朝茶户酒醋户研究高树林元朝茶户、酒户、醋户与盐户一样,皆为诸包户计的一种,都是研究元朝生产关系的重要内容。由于盐、茶、酒、醋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又都是元朝的禁榷物品,讨论其有关问题,应该合在一起进行分析研究。但因盐户的份量很重,内容也多,限于文...  相似文献   

6.
明代中后期,茶文化勃兴,备受士人及社会的青睐,在士人社会交往具有前所未有的广度和频度的社会背景下,煮水品茗成为士人社会交往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以茶会友,甚至以茶交友,成为较为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而茶馆的兴盛从一个侧面佐证了士人社会交往的频繁程度。在士人和社会对茶与茶人的赞美和推崇的表象下,实际上暗示着明中后期士人乐于交游、广辟游道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7.
民国四年太平猴魁茶在安徽茶叶协会应征,在国内首先获得农商部赴美国巴拿马赛会展览会出品一等奖(见附照片一)。当时正处于“日本群芳,步入世界名茶之林。为安徽竞得大奖,同时连动江西、江苏、福建、湖南、浙江、湖北等七省共获大奖开了先河。重塑了华茶形象。  相似文献   

8.
《诗经·尔雅》有言:“善事父母曰孝。”孟子也说:“事轨为大?是亲为大。”(《孟子·离娄上》)“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万章章句》)尊亲敬老,就是要尊敬、关心、爱护老人,赡养侍奉老人。尊亲敬老是家庭伦理观的重要内容,在社会生活中大力倡导尊亲敬老的美德,对于家庭美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尊亲敬老为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在古代思想家的著述中多有论述、记载,而作为一种规范、礼法要求,亦多有规定。早在春秋之前,就有礼法规定:肉食一般用于祭祀,即使王公贵族平时宰杀牛羊牲口都要受到限制,一般黎民百姓就…  相似文献   

9.
朱简     
朱简(约1570~?),字修能,号畸臣,休宁县北门人。幼读书即能辨古文奇字、铜盘、石鼓之章,稍长,精研八法、六书及诗文,曾从陈继儒游。对字学非常有造诣,尤精古篆。篆刻不拘泥于时尚,别开蹊径,以草篆入印,自成一格。创用短刀碎切技法,增强点划之间,字与字之间笔势的牵连、呼应和顾盼,产生一种浓郁的富有提按旋转、跌宕起伏的笔意。  相似文献   

10.
《前言》人类社会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客观的物质基础,不是凭空幻想的。研究任何事物发展历史,都要实事求是,丢掉幻想。学习茶文化的发展史,诸如研究并妥定太平猴魁茶创制人及其年代问题,金山赛事等也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和解决问题。《中国茶经》、《安徽省情》等许多专著或文史集萃丛书,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对茶的熟悉,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诸子百家,下至挑夫贩竹,平民百姓,无不以茶为好."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通六艺,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以茶馆而言,最早的文字记述是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录>,说的是唐代开元年间(公元713~743),"自邹(今山东邹县)、齐(今山东临淄)、沧(今河北沧县)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这说明,河北曾经是最早茶馆形成地之一.  相似文献   

12.
神宗熙宁七年,北宋政府为了便于"买茶博马",开始禁榷川茶,在川陕地区设置茶事机构和茶事官,并逐步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茶事官考核制度.无论是茶场司的提举官及其属官、诸买卖茶场的专职监当官及产茶州县的兼职之官,还是搬运茶货的押纲官,针对他们各自岗位特点,都制定了标准、内容各不相同的考核条令.这一制度的确立和完善,对川陕地区茶马贸易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也促使一些茶事官贪功急利,为了邀功请赏,往往加重对广大茶园户的苛剥.  相似文献   

13.
李清照酒词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荣森 《东岳论丛》2003,24(1):118-120
李清照词 45首 ,竟有 2 3首涉及饮酒 ,居一半还多。在古代女性诗人 (词人 )之中 ,反反复复写到酒词的 ,恐怕惟李清照一人而已。从内容上来看 ,李词中“酒”和“愁”是一对孪生姐妹 ,李清照的酒词恰好反映了她所遭遇的个人及家国之愁 ;从艺术上来看 ,李清照的酒词具有“情感真”、“蕴意善”、“表现美”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怎样待客     
客人一敲门,你就开始了待客艺术的第一步。遇到熟人当然要先请进门再说话,否则站在门口,一里一外地寒喧,弄得左邻右舍不安宁,客人也会很尴尬。遇到生人你可得问清楚,现在市道复杂,谁知道是什么人,如遇到卖“菜刀”一类的人,就赶紧把关上门。 客人进了门,第一件事是要泡茶。有的人家喜欢用咖啡和饮料待客,其实都不如茶好。冬天泡茶热气腾腾暖人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各类民事案件持续大幅度上升,主要表现在:(1)民事案件量多面广,影响社会安定.1995年大庆市各级法院受理各类民事案件是1990年的4倍多,平均每年递增41.2%.(2)集体诉讼增多,闲事苗头不断.集体诉讼主要由建筑承包、合伙买卖、土地鱼塘承包、企业占地、劳动报酬和农民的粮莱拉不能兑现疗方面原因引起,涉诉人从十几人发展到几十人甚至超百人,诉讼标的镇从十几万元发展到超百万元.有的集体到政府好坐,有的扬言集体采取过激行为.(3)瓦事纠纷与社会突出矛盾交织,极易引发事端。在涉及法人和公民的民事权益争执中,…  相似文献   

16.
晚明时期是中国传统出版的极盛时代,也是古代茶书编撰出版的繁荣时期。晚明编撰出版的茶书约占历代茶书的半壁江山,而且大量刊刻以《茶经》为代表的前代茶书;茶书编撰体式可分为撰述类、编辑类和汇抄类三种,推动着茶文化知识体系的重构;茶书的作者以江南地区的山人墨客群体为主,其刊刻者则以书坊为主力;茶书的读者,是日益扩大的文人阶层;晚明茶书的出版传播反映了明代茶文化的转型特征,也形塑着茶人生活的品格,是观照晚明文化的一个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17.
泡茶的技巧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一天到晚离不开茶,但怎样泡壶好茶却知之甚少。要泡一壶好茶,不仅要有好的茶叶、好的水和一副适当的茶具,还要有泡茶的技巧。用自来水泡茶,怎样使茶的味道更好呢?主要是掌握好茶叶的用量、开水的温度。  相似文献   

18.
千顷池文化界定初论徐波本文围绕干顷池文化之界定这一基本问题,就千顷池文化的分期、地域、文化主体(载体)等几个问题,作一探讨。文化是一种人文现象。从泛文化概念即广义的文化观念出发,举凡人类活动在自然、社会和人本身乃至人的观念世界之上所刻划下的痕印,皆在...  相似文献   

19.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经与大臣讨论过认宗徽州大儒朱熹的事,一本尘封的《《明朝小史》日前被笔者打开,明末清初学者吕毖在该书《洪武纪》一章如实记录了这一段史实。历代开国君主有的为了给自己的脸上贴金,想寻找一位古代同姓的圣贤当祖宗。笃信道教的唐明皇李隆基相信太上老君老子(姓李,名耳)是自己的先人。出身低贱的朱元璋更是跃跃欲试。他在和大臣们讨论修宗谱时,  相似文献   

20.
本调查报告以当代环境问题为背景,以茶酒两类农副产品为调查对象,通过对地方茶、酒企业进行的案例分析,强调了环境经济价值在农业领域的重要性,试图帮助人们树立一种新的环境价值观;启发地方充分利用当地环境的唯一性,发掘环境经济价值,创建特色品牌,发展区域经济;帮助政府制定相关的环境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