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的通俗唱法经过了仅二十年的兼收并蓄之后,以清新自然的演唱风格和自主创新的艺术品位,逐步形成了雅俗共赏的大众文化和主流文化。笔者认为人类审美情趣的提高赋予了通俗唱法更多"雅"的含义。本文主要从通俗唱法的发声技巧、演唱风格、演出形式来分析它的"雅"及其引发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抗菌清洁产品广告重塑了“脏”的概念,把消灭细菌的观念植入了大众心中。为了保持卫生,当前婴幼儿普遍被各种抗菌 剂包围,“脏”是他们被限制与否定的高频率词汇。从微生物学的视角看,人类与微生物相互依存,婴幼儿阶段是建立与微生物 共存关系的关键期。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都需要适宜的“脏”。家长应该理性地衡量不同活动区域“脏”的风险与收 益,并根据婴幼儿的成长阶段适当地把他们暴露在“脏”环境之中。  相似文献   

3.
佛教的口业观念中,“绮语”是修行所忌的严重罪业,自南朝始文人就常依此自忏语言之过;“净”是佛教重要的道德目标和审美理想,文章首次提出并讨论了“净”作为美学文论范畴的相关问题。“净”作为佛教思想影响下文人语言的标尺之一,在某种意义上与“绮语”概念一起影响并约束着中国古代文人的文学观念,构成了对绮靡虚丽文风的反动。  相似文献   

4.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最根本、最重要的区别便在于他们的语言,语言的产生发展都和本民族的生活环境、文化传统以及历史底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惯用语作为一种大众化的固定口头语,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时期的生产劳动生活中口头创造,简明生动的语句,带有浓厚的口语色彩和地域特色。经过岁月的传承和历史的演变使惯用语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背景和民族特征,因此对中韩两国的惯用语进行研究比较不仅能找出中韩两国语言文字上的异同和各自特点,更能通过对这些独特富有表现力的惯用语的比较,发现中韩各自民族之间的民族特性、生活习俗、文化背景等的特点和异同。  相似文献   

5.
“(口姐)”是汨罗长乐方言中使用频率极高的词尾。它分布广泛,可附在名词、数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后,表达丰富的语法意义,起着积极的语法作用。  相似文献   

6.
“生口”即“活口”,其本义就是“能提供情报的俘虏”。语义上,“生口”与“生人”不同,也并非由“活人”引申而来。“牲口”是一个物名语素加上一个表状语素构成的“名名”式偏正复合词。“牲口”的词义跟限定语素“牲”相同,中心语素“口”则表示该词在语义上“被役使、喂养和群体性”的性状。从语源上看,由于“生口”和“牲口”在日常生活中作用和地位的相似性,受“人口”“生口”“民口”“丁口”等词语的类化,“牲”在词汇双音化背景下,变为“牲口”。  相似文献   

7.
与“言文一致”、“小说界革命”的思潮密切相联系,晚清对用方言写小说形成一个理论自觉,也出现一批方言小说,其中以吴语小说和京语小说最具代表,可谓别开生面。但小说中大量运用方言来模拟口语的逻辑与小说“开民智”要求的普及性,以及小说语言的艺术性形成矛盾。重视小说艺术性的小说家就提出“另为一种言语”和“另造一种通行文字”的观点,这种兼顾口语化、普泛性和艺术性的白话书面语革新,才符合“官话一国语”建构的路径,为小说语言的由俗变雅提供了可能,也修正了方言小说的弊端,但这一理论真正的实现则在五四时期。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的白山黑水曾养育过无数勇敢勤劳的人民,却不曾养育出自己的杰出作家、诗人。本世纪30年代初“九·一八”事变后那个外敌入侵,民族蒙难的岁月,萧军、萧红、舒群、罗烽、白朗、马加、端木蕻良、骆宾基……一批年轻的东北作家随着国土的沦丧而流亡关内,并以他们辛勤的劳作,赢得了“东北作家”的殊誉,也为自己的创作争得了冠以  相似文献   

9.
关于发展“绿色科技”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绿色科技概念的内涵和意义,生物技术在绿色技术中的特殊地位,指出了绿色科技发展对人才教育的影响及发展和应用绿色科技面临的困难  相似文献   

10.
汉语方言特征词属于比较方言学的范畴,是基于现代汉语方言词汇的横向比较研究而产生的。要深化汉语方言词汇研究,必须在方言词汇宏观比较的基础上开展方言特征词的研究。从方言特征词理论的提出至今,方言特征词的研究已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在方言特征词的性质和范围上存在争议。存在的争议主要是由特征词的提取方法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俗"是近年文学评论界涉及最多的字眼.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文学的整体创作倾向看,"俗"文学的地位已经取代了"雅"文学.自新时期,文坛历经世俗、媚俗、通俗相交融的过程,但这并非文学的倒退,而是文学回到本真状态的体现.历代文学经典的产生正是在文学大潮的大浪淘沙中出现的.大雅大俗的文学既受读者的欢迎,又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相似文献   

12.
认知问题是哲学无法回避的问题,而认知问题的核心问题是“真”的问题。人的认知成果最终由语言来呈现,语言的基本单元是词,每个词都蕴含一个“是”,由是什么(词所指代的对象域)与何以是(该对象域确定为一类的标准)两方面构成。那么这个“是”如何而来?所知学认为一切由“知”而来,一切都是所知。认为“知”对于认知活动必不可少,但并非唯一来源。“信”与“说”有其自身不能等同于“知”的特点,与“知”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认知过程中共同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脏话"的意义--王立纯小说《甜菜进行曲》的语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王立纯的中篇小说<甜菜进行曲>所塑造的人物所说的"脏话"语句,认为"脏话"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色彩,是小人物反抗社会不合理现象的一种方式,它是人物情感的真实表露."脏话"的话语方式与正统话语方式的对立和差异实际是不同生活方式的对立.文章通过分析小说中"脏话"所具有的性的含义,指出<甜菜进行曲>中的"脏话"带有较浓的男权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4.
原始的雅、俗都和"礼"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否遵循礼的规范,是区分雅俗的重要标准.礼最初是俗的一种体现,经过贵族加工和发展后.礼更加规范,约束力更强.雅依从于这种规范后的礼,最早在音乐领域诞生,借以和未经规范的、不能体现礼的精神的"俗乐"相区分.雅的观念产生以后,雅俗之间才开始有了区分.  相似文献   

15.
东北作家群的东北情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由于独有的生存和创作经历,东北作家群的作品呈现出地域文学特色,这种地域文学特色除了在题材、主题和审美追求等方面表现出共性之外,还表现在一些特有的东北情结上,这些情结或隐藏或凸显,总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东北文化气息的感染,文化意蕴已经作为内化了的创作驱动力在作家创作和作品文本中表现为地域情结,这些情结无疑为读者提供了极具地域风情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试图说明在外语教学中,尤其是英语教学中培养外语能力,外语思维语感之间的关系。论证了在教学过程中几种能力之间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7.
基于公平性理论,在对顾客抱怨处理和口碑传播意愿理论归纳和阐述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进行抽样调查,借助结构方程模型(SEM)对顾客抱怨处理公平性与口碑传播意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顾客抱怨处理的程序公平性、互动关系公平性和补偿公平性对口碑传播意愿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当顾客的抱怨得到公平处理时,顾客感到很高兴并对消费经历感到满意,倾向于继续在该企业消费并向他人讲述经历,并推荐该企业或产品,企业应该尤其重视顾客抱怨处理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收集整理大冶陈贵镇方言口语中的合音词来展示大冶方言语貌.大冶陈贵方言的合音词数量较多、类型较丰富、合音方式较灵活.有二次合音词、局部合音词、叠音词合音.有部分合音词与原词比较语义发生变化.大冶方言中的合音词是由急呼而形成的历史音变.这些合音词和大冶话中的情意变调一起,体现了大冶话作为方言口语的实用性、简洁性.  相似文献   

19.
“停顿”是一个重要的戏剧术语 ,系指人物没有台词、没有明显的形体动作。众所周知 ,戏剧是动作艺术 ,动作乃戏剧之最基本要素 ,而“停顿”无疑是整个戏剧动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戏剧内在情节发展环节的视角而论 ,“停顿”堪称剧作家使戏剧富有“节奏化”的一种重要艺术手段 ;而若就刻画人物的视角推敲 ,“停顿”则不失为剧作家揭示人物复杂诡秘之内心世界的特殊而独到的表现手法、艺术技巧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东周时代兴越灭吴、称霸中原的越王勾践,长期享有“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荣乐”的恶谥。然而考察历史可以发现,吴越矛盾既不可避免,勾践之兴越灭吴并“北观兵中国,以尊周室”,实有益于吴越两国人民并有利于当时整个“国际局势”的良性发展,其正义性无可置疑;在文种借故不朝之后,勾践隐忍长达一年,最终才将其赐死,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绝非所谓“长颈鸟喙”劣根性的表现。史载勾践无他不道之事,代有识见卓伟之人如韩愈、苏轼、王若虚对范蠡、文种发出诛心之论,令人警醒,足可还此一公案之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