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9月23日就是秋分了冲医认为这时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景物开始萧条,空气变得干燥。由于燥是秋季的主气,而我国自古就有“燥令伤肺”之说,也就是这个时节的人体极易受燥邪侵袭而伤肺。因此,秋季养生首先得养肺。有少汗、干咳等症状很可能是“温燥”。在风多干燥的秋季,燥邪入侵会使人得病,常称为“秋燥”。  相似文献   

2.
入秋以后,气候逐渐转凉,同时天高气爽,空气干燥,传统医学把这种气候特点称为"秋燥".秋燥是外感六淫的病因之一,而且最易伤肺,这是因为肺主呼吸,通过支气管、鼻咽部与外界相通,而燥邪伤身,多是由口鼻而入,加之肺为骄脏,喜润而不耐干燥,遇燥邪则伤人,常会出现鼻咽部发痒不适、干灼疼痛、干咳少痰,甚至痰中带血,气喘胸痛等病症.  相似文献   

3.
王明辉 《老年人》2004,(9):54-54
今年(农历甲申)8月7日立秋,至11月7日立冬,是连续3个月的秋燥期。中医认为,这一期间人的身体由“肺金主令”。立秋后天气逐渐转凉,但气候干燥,易使肺、呼吸道、皮毛、肠道等脏器因燥邪太甚而致病。老年人对秋燥的耐受力弱,适应性差,因此预防秋燥比病后求医更重要。1郾肺主秋令,  相似文献   

4.
阿敏 《当代老年》2006,(8):47-47
秋风送爽又一季。在这个季节里,除了给我们美好的收获之外,还有“秋燥”。风干气燥,极易染病,对付秋天这个“燥老虎”,我们可选用一些药茶。  相似文献   

5.
肖国士 《老年人》2008,(10):54-55
入秋后,气候逐渐干燥,人体皮肤黏膜上的水分蒸发加速,于是出现皮肤干涩、鼻燥、唇干、咽痛、头痛、手足心热等现象,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秋燥症。从养生的角度来说,润燥是秋季养生的要法。落实到饮食上,就是要注意防燥护阴,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月月食谱     
《老人世界》2013,(9):46-47
9月,又到了秋天,天气渐凉,气候干燥,燥邪最易耗伤人体阴液。此时人们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口、鼻、皮肤等部位的干燥感,出现口干舌燥,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秋燥症”。故宜吃些具有生津养阴、润肺、多汁的杂粮。适宜秋季养生的杂粮很多,本期介绍三种常见的杂粮:燕麦、花生、芝麻。  相似文献   

7.
入秋以后,气候逐渐转凉,同时秋高气爽,空气于燥,传统医学把这种气候特点称为“秋燥”。秋燥时节须防伤肺,其方法除了加强锻炼、增强体质、调节起居、顺应气候外,还可适当运用食补来调理身体。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2008,(10)
入秋后,气候逐渐干燥,人体皮肤黏膜上的水分蒸发加速,于是出现皮肤干涩、鼻燥、唇干、咽痛、头痛、手足心热等现象,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秋燥症。从养生的角度来说,润燥是秋季养生的要法。落实到饮食上,就是要注意防燥护阴,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秋季气候干燥,常常使人感到口、鼻、咽、皮肤等部位干燥不适。这时如果能吃一些生津止渴、润喉去燥的水果,会使人顿觉清爽舒适,同时具有食疗保健的功能。正如《饮食正要》中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  相似文献   

10.
秋燥的饮食调养时届秋季,根据节气的规律,雨水逐渐稀少,天气变得干燥。此时,空气中相对湿度会降低到60%以下(人们生活需要的相对湿度约为70%)。因而,人体往往皮肤干燥、唇裂、口干、鼻燥,有些老年人出现干咳少痰、目赤、牙痛、咽痛、小便少、大便结,这就是...  相似文献   

11.
药膳润秋燥     
中医认为,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秋季雨量明显减少,空气干燥,于是燥邪当令。燥邪作用于人体,耗伤津液,导致阴虚津亏,于是出现口燥咽干,鼻腔干燥,两眼干涩,皮肤干燥皲裂,毛发干枯,大便干结。燥邪侵犯肺脏,则出现干咳少痰,有时痰中夹带血丝,伴随咽干咽痛。防治秋燥,药膳有奇功。现介绍几则药膳供老年朋友参考。一、银耳沙参饮配方:银耳60克,沙参30克,冰糖50克。制作:将银耳浸泡、清洗、掰碎。沙参洗净用纱布包好。二者一起入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滚,再用文火慢煎,30…  相似文献   

12.
近来,小区的周先生一家先后遭遇感冒袭击,无论是刚上小学的女儿、60多岁的父母,还是他们夫妻俩都出现头疼、嗓子疼、发低烧等症状。是什么流感这么厉害?这段时间感冒的患者非常多,这是由于季节交替气候变化复杂,温差较大,呼吸道粘膜不断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致使粘膜上皮纤毛运动紊乱,功能失调,防御能力下降所致的。另外,秋季雨水渐少,人体常常反应出“燥”的征象,感冒患者多出现皮肤干、口干、舌面干燥、头疼、周身酸楚、怕冷、轻度发烧等症状.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秋燥”的反应。患上秋季感冒,患者要多休息,适量多喝水,服用一些生津止渴中药,如银耳、百合、麦冬等。  相似文献   

13.
邓凯 《老年世界》2009,(17):41-41
中医学认为,秋季燥气当令,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由于燥邪伤人,容易耗人津液,必现一派“燥象”:常见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燥甚至皲裂等症。秋季养生应遵循中医养生中提出的“秋冬养阴”的原则,注意护阴润燥,以养肺为先。  相似文献   

14.
气温、湿度、气压、风、降水和日照是反映自然气候的6个最基本的气象要素。传统中医依据人与自然统一的框架,把自然气候要素定为“六气”,也就是风、寒、暑、湿、燥、火。同时还认为,如果气候反常或发生急剧变化,超出人体所能适应的范围,则“六气”就可成为致病的“六淫”。中医所说的“湿”、“燥”两气,与气象学中的湿度内容基本一致。当空气湿度过大时,人就容易遭到“湿淫”的侵害,而当湿度过小时,则需防的是“燥淫”(也称“燥邪”)。试验表明,50%~60%的相对湿度对人体最为舒适,也不容易引发疾病。空气湿度过大或过…  相似文献   

15.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秋季是一年中开展各项活动的黄金季节。但秋季里,由于气温由高转低,湿度由低变高,且日夜温差较大,对人体健康是个“多事之秋”,约有三分之一的人会程度不同地产生“秋季过敏”等不适症状。为了避免和减轻秋季气候对人体的不利影响,饮食调节尤其重要。依据传统中医的有关理论,秋季饮食关键是要润燥、滋阴。秋季人们易患鼻干、唇干、口渴咽干、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秋燥”症及风热感冒、咽炎、气管炎等疾病。中医学认为,燥为秋季主气。燥易伤津,更易伤肺。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主津”,所以这种燥气…  相似文献   

16.
立秋之后,天气渐凉,气候干燥。人们在夏季过多的发泄之后,各组织均感水分不足,如受风凉,易引起头痛、流泪、咽干、鼻塞、咳嗽、胃痛、关节痛等一系列症状。医学上称之为“秋燥综合征”。老年心血管病人对秋天气候的变化适应性差,耐受力弱,容易引起高血压病情加重或恶化,心绞痛发作,甚至诱发心肌梗死、脑中风等严重疾病。因此,要重视保健,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7.
《老年世界》2009,(17):40-41
立秋之后,天气渐凉,气候干燥。人们在夏季过多的发泄之后,各组织均感水份不足,如受风凉,易引起头痛、流泪、咽干、鼻塞、咳嗽、胃痛、关节痛等一系列症状,甚至使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医学上称之为“秋燥综合症”。老年人对秋天气候的变化适应性和耐受力较差,更要重视预防。  相似文献   

18.
霜枫 《女性天地》2007,(10):52-53
“秋季进补正当时”,应该是大家一致同意的说法。但为什么进补,怎么补最适宜?相信没几个人能说得清。其实简单地讲,就是经过炎炎夏日,人体内的燥热还没有散尽,加之秋季风干物燥,致使肺气过盛,而肺气过盛,极易损伤肝的功能,这就是中医“秋养肺”理论的缘由。因此,我们在这多“燥”之秋,应根据“燥则润质”的原则来调整饮食结构,以达到滋阴养肺、润燥止干、清心安神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月月食谱     
《老人世界》2011,(10):47-47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也进人了秋燥时节。在饮食方面,首先要遵循《黄帝内经》提出的“秋冬养阴”的原则,也就是说,要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以防秋燥伤阴。具体地说,就是:1.平时要多饮水。2.多食蔬菜、水果。3.可多食芝麻、芡实、糯米、蜂蜜、荸荠、葡萄、萝卜、梨、莲子、百合、菠萝、银耳等滋润性食物。也可食用麦冬、  相似文献   

20.
项春 《老人世界》2010,(9):46-46
秋季气候干燥,常常使人感到鼻、咽干燥不适。这时如果能吃些生津止渴、润喉去燥的水果,会使人顿觉清爽舒适。 这个季节带有保健食疗性质的水果,要数梨和甘蔗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