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彪西创作的《贝加莫组曲》,是他在早期创作中大胆的探索与尝试,在作品的结构形式、和声语言以及织体手法等方面既反映出了对法国音乐传统的继承,同时也反映了对法国音乐传统的超越。反映了德彪西打破传统,力求出新的创作思路,在实践中为他后来印象主义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丁善德的钢琴组曲《春之旅》,在探索创作中国钢琴作品的道路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首先作者介绍了此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创作动机;其次针对丁先生个人对创作道路的探询,指出了此作品在其创作生涯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对全曲多角度的分析,阐述了此曲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征;最后作者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比了与它同一时期产生的其他钢琴作品的不同风格,更进一步指出了《春之旅》这部钢琴组曲在探索创作具有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发展道路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安妮特拉舞曲》是挪威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的代表作之一《培尔·金特》组曲中第一组曲的第三首,作品以其强烈的浪漫主义特征、浓郁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独特的个性征服了众多音乐学者与音乐爱好者。这是一首在组曲中颇具代表性的阿拉伯风格舞曲,本文试从作品的创作背景、表现内容、作曲技法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其达到能对作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与理解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欧洲古典音乐作品中有两首关于月光的钢琴作品,其中一首是贝多芬升C小调奏鸣曲,作品27号之2《月光》,另一首是德彪西钢琴组曲《贝加莫组曲》中的第三首《月光》.二者既有诸多相同之处,同时又各具特色.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对于钢琴乐曲的风格有着革命性影响,而德彪西的创作对整个20世纪的音乐创作起到了最为直接的启迪和引领作用,也由此成就了德彪西印象派音乐奠基人的美誉.  相似文献   

5.
《帕蒂塔》(partita)是J·S巴赫于莱比锡时期创作的键盘音乐作品,它以其庞大的结构,丰富的体裁,以及独特的音乐语言,在钢琴复调音乐教学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我国现在各大音乐院校中采用的复调教材大多数为巴赫的《英国组曲》、《法国组曲》,而对《帕蒂塔》的运用并不广泛。国内对《帕缔塔》研究的论著也较为少见,因此,在对再现存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对《帕蒂塔》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伊萨克·阿尔贝尼斯是19世纪西班牙钢琴民族乐派奠基人之一,其极富民族色彩与想象力的钢琴音乐创作,把当时的伊比利亚钢琴音乐创作推向了巅峰。创作于1897年的钢琴作品La Vega不仅是阿尔贝尼斯超越传统民族音乐创作手法、将民族音乐融入现代音乐结构的初次尝试,同时也是其音乐创作迈入成熟风格的开始,更是其走向伟大的《伊比利亚》组曲之起点。  相似文献   

7.
《滇南山谣三首》是当代著名作曲家张朝创作的钢琴组曲,其源于云南彝族民族民间音乐,具有云南的民俗特色和人文特色。作品既继承传统民风、民俗文化精髓,又推陈出新,并同西方钢琴组曲的创作技法相结合,是国内现代钢琴曲中的成功之作。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杰出的法国作曲家德彪西早期钢琴作品《阿拉伯风格曲第一首》的论析,探讨了文化背景和特定社会条件对音乐创作的影响,剖析了作品的创作风格、艺术表现手法;同时还对乐曲进行了细致的曲式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9.
钢琴家福雷的作品体裁非常丰富,风格节制、优雅,手法简洁,触键轻快,在演奏风格上,注重和谐和平衡,这也充分体现着法国特色的浪漫主义演奏特点。加布里埃尔·福雷是法国重要的作曲家,也是法国民族音乐协会的创作领导人之一,他一生都在研究法国民族音乐,同时也创造了大量的作品,包括钢琴、戏剧配乐、歌剧、室内乐等多种类型,其中钢琴作品是福雷的代表作品,通过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的方法,从全局角度对福雷的钢琴作品进行深度的探讨,从而吸引更多的爱好者对其进行赏析和继承,体味福雷钢琴作品中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妇女乐园》是十九世纪后半期法国著名作家左拉的代表作《卢贡——马卡尔家族史》中的第十一部小说,发表于1883年。在法国文学中这是第一部反映商业垄断资本形成的作品。它以新颖的题材、深刻的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在左拉的全部创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法国著名文艺评论家让·弗莱维勒认为,在左拉最出色的少数几部作品中,《妇女乐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草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音乐方面更是丰富多彩,富有地方特色。这样的民族音乐写成西洋乐器演奏曲谱,用钢琴来演奏时,民族作品与西洋技法的融合上难免会出现一些困难.本文力图通过分析蒙古族民族文化、演奏作品的内容等方面来理解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提高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的演奏能力。以李世相的《蒙古族风格钢琴组曲》为例,从音乐特点、旋律和节奏这几方面进行分析,从而能更好地理解和诠释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  相似文献   

12.
钱钟书先生<管锥编>中关于诗乐关系的论述在具体阐述诗乐关系、对诗乐关系进行总结的同时也给了我们对于文学创作本身的思考.诗乐关系,与作家的作品风格及其各类作品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其实是相类似的.一个作家所创作的作品总是会有一个总体的风格,即钱钟书先生在诗乐关系中所阐述的乐.作家的风格总是会伴随他的全部作品.本文就从这个理论出发,具体阐述李商隐诗歌的总体特点及其咏史诗特点,并借此进一步验证钱钟书先生之观点.  相似文献   

13.
圣一桑是法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他一生从事音乐创作和演奏,为发展法国古典音乐做出了卓越的贡献。《b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是他创作的三首小提琴协奏曲中最著名的一首。分析《b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的曲式结构,主题表现手法及音乐风格,对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准确地把握作品的表现风格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朱利安·巴恩斯的多部小说以法国为重要参照界定和反思英格兰性。在法国情结的影响下,他笔下的英格兰人在性格、思维和艺术审美等诸多方面与法国人存在明显差距,处于劣势一方,这与英格兰的传统自我认知形成鲜明对比。事实上,巴恩斯的法国情结并非意在“法国化”,而是为了反思传统英格兰性的狭隘和局限。通过“跨越写作”,巴恩斯将法国文学和文化影响融入自己的创作中,在坚持英格兰文学民族个性的同时,创作出风格独特的作品,实现了文学上的创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发展初期对外来思潮的认识与理解 ,外国文学的渗透对新文学生成和发展的影响表现在李人借鉴法国文学创作经验的独特方式和途径 ,由此从结构模式、环境描写、心理刻划和叙述方式等方面 ,通过李人作品同福楼拜、左拉、莫泊桑等法国作家作品的具体比较分析探寻两者之间的联系 ,并阐释产生异同的基础及使李人创作上形成个性风格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洛可可(Rococo)艺术风格产生于法国18世纪,在路易十五亲政的时期达到了顶峰。它以上流社会男女的享乐生活为对象,致使美化妇女成为压倒一切的艺术风尚。它一方面不免浮华做作,缺乏对神圣力量的感受;另一方面却因法国式的轻快优雅使绘画完全摆脱了宗教题材。愉悦亲切、舒适豪华取代了痛苦的殉难,在反映现实生活上向前迈进了一步。洛可可绘画的顶峰是从一个叫华托(AntoineWatteau,1684-1721)的天才画家开始的。《舟发西苔岛》是其一生的转折点,因这幅作品皇家学院授予他院士头衔。画面描绘一群情侣依依惜别离开神话中的爱情之岛,返…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作品的创作背景入手,分析该作品的创作风格特点,并运用作品分析的方法,阐明作者的创作意图,为正确演奏该作品作准备。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福莱艺术歌曲为研究对象,以其创作生涯中的三个时期为经,三部不同时期出版的歌集为纬,分析法国艺术歌曲创作区别于德奥的艺术特质,突出法国艺术歌曲独特的艺术气质,探析福莱艺术歌曲创作风格的演变历程以及福莱对法国艺术歌曲创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王建中是我国当代一位具有突出贡献的钢琴家、作曲家。本文以王建中钢琴组曲《云南民歌五首》中的《猜调》为研究对象,着重于音乐创编技法中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及钢琴演奏中民族音韵表达方面的探析,意在窥探王建中早期作品的创作特点及其在"民族音乐钢琴化"道路上的创作轨迹。  相似文献   

20.
《c小调帕蒂塔》是《帕蒂塔》组曲的第二套,其序曲既有意大利风格,又体现出法国式序曲的特点。概述了该曲的标题、速度及主题,通过曲式分析,从慢板、行板和赋格等几个方面对该曲进行阐述,提出了演奏该序曲的一般原则及其演奏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