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今年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20周年。孙中山先生对中国民主革命建立了伟大的功绩。他在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并成为民主派的旗帜;在辛亥革命时期,他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了共和国;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毛泽东同志说过,孙中山先生“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①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业绩是永存的。孙中山先生不仅在他的伟大革命实践方面值得后人永远纪念,而且在政治思想方面也“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②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在启发着人们去进行历史的探索。本文仅就孙先生的五权宪法理论,谈一点粗浅看法,以表示对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的纪念。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①他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在他的晚年,采取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其功彪炳史册,为后人所敬仰!阐述、研究孙中山在五四时期的政治思想和活动,对于理解他在晚年的思想变化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3.
一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为了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而奔走呼号,百折不挠,奋斗终生。孙中山的革命精神,永为后人所敬仰。孙中山的名字,将永载革命史册。“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伟大的鲁迅在青年时代,就积极拥护和支持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民主派的斗争。鲁迅留学日本时,在东京的中国革命民主派和改良派的斗争正在尖锐激烈地进行,鲁迅坚定地站在革命民主派一边,每天除学习日文,准备进专门的学校以外,“就赴会馆,跑书店,往集会,听讲演”,他为革命民主派的革命活动所深深吸引了,而他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也在这时候得到迅速的发展。在青年鲁迅的心目中,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民主派才是革命的希望。即使在鲁迅由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伟大的共产主义者以后,他对孙中山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事业,也始终怀着崇敬的心情,给予真诚的赞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真诚的爱国主义者。为了祖国的独立富强,为了人民的自由幸福,不屈不挠地奋斗了一生。尤其是晚年,他“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树立了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首次倡导国共合作,为开创大革命时期波澜壮阔的大好局面奠定了基础。今年3月12日,是孙中山逝世六十周年纪念日,在举国隆重纪念这位革命伟人之际,缅怀他首缔国共合作的丰功伟绩,对我们今天完成中华民族统一、振兴的宏伟事业,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在晚年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这是孙中山为中国革命建立的丰功伟绩之一。孙中山大半辈子从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中寻找救国真理,百折不回地为在中国实现资产阶级共和制度而奋斗。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虽然仍坚持民主革命的立场,但反袁斗争、“护法”运动都因找不到真正的依靠力量和提不出新的战斗思想武器而一再失败。“孙中山在绝望里遇到了十月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找到了新的救国道路和真正的革命盟友,从而形成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  相似文献   

6.
朱执信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著名理论家与活动家,理论工作是他短暂革命生涯中的重要方面。他在同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论战中.对三民主义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与广泛的宣传.有力地促进了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在俄国十月革命后,他又以大量的论著进一步阐发三民主义,并赋予三民主义以某些新的因素.为孙中山先生实现伟大的革命转变提供了助力。朱执信英年早逝.他也终没能超出资产阶级的局限。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他在坎坷不平的道路上始终坚持革命,勇于修正错误,同各种反革命复辟势力进行顽强不屈的斗争。尤其是他在晚年“适乎世界之潮流,应乎人群之需要”,对他创立的三民主义毅然作出新的解释,使旧三民主义发展为反帝反封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的新三民主义。他这一行动,对推进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值得中国人民永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一生中,追求真理,坚持革命,不断前进,为振兴中华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的建党、整党思想,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这种精神。从1894年创建兴中会到1924年改组为中国国民党,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兴中会到同盟会,从提出创建合众政府到实行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为组织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斗争,是建党时期。第二阶段,从中华革命党到中国国民党,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为实现国共合作奠定基础,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民主主义革命,是整党时期。本文只就其建党思想谈一点粗浅的看法。整党时期的思想拟另文论述。  相似文献   

9.
伟大的爱国者和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发动和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基本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是三民主义。在三民主义学说体系中,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是为了解决民族独立、主权在民问题,民生主义则是为了解决国民生计问题。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归宿,也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和创建中华民国的根本出发点。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最重要的是传承三民主义,特别是将民生主义的基本精神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先生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所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当历史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即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孙中山的政治思想有了一个伟大的转变,逐渐地提出了与他以往不同的政治主张——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从而促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和国民党一大宣言重新解释的三民主义,是孙中  相似文献   

11.
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者孙中山先生,在七十年前中华民族处于内忧外患之际,提出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三民主义,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使辛亥革命具有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孙中山所主张的民族主义,在三民主义中,随着革命的进程,内容有所不同,但是,它还是起着号召革命与推动革命前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辛亥革命前,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派反封建斗争的革命纲领,它体现了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它也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自身的矛盾。“民生主义”乃为孙中山继“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提出“民生主义”的“社会革命”纲领。这个革命纲领,既表现出中国资产阶级的特殊性格,则又反映出二十世纪初所处的时代特点。 孙中山所主张的“民生主义”,其内容所含有的主观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外历史上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作为一位矢志不渝的革命先行者,还是作为一个构造了完整体系的思想家,孙中山先生都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伟人。作为积极的革命活动家,他很少有时间、精力和兴趣去进行专门的思辨;作为思想家,尽管理论深度有所不够,他所提出的思想和政纲,他的三民主义学说,仍然反映和概括了那个时代的社会要求和历史动向,是当时中国最先进最完整的思想体系。虽然他没有完成建造理想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任务,但他留给后人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值此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之际,缅怀他的丰功伟绩,本文对他关于国家官员的构思作一粗略介绍,以资纪念,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在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孙中山是起过重要推动作用的伟大人物。可是,“四人帮”极力贬低和否定孙中山。他们不择手段,伪造历史,把中国近代史上由资产阶级民主派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历史,歪曲为所谓的“儒法斗争”的历史,大野心家江青甚至公然辱骂孙中山是“牛鬼蛇神”,妄图打倒一切资产阶级革命的正面人物。今天,我们回顾和探讨孙中山在中国革命过程中如何认识和对待帝国主义这一课题,从中吸取必要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肃清“四人帮”的流毒,无疑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辛亥革命把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推向高潮。十月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也促使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与中共最低革命纲领基本一致的新三民主义。国民大革命失败和土地革命的经验教训,使毛泽东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思想,并引导中国人民最终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重任,建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证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他不仅为中国革命建立了丰功伟绩,而且在哲学、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思想等方面也留给我们许多宝贵的财富。笔者以为,认真研究孙中山关于发展实业、振兴中华的光辉思想,总结和继承其中有益的东西,对于加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已经七十周年了.七十年来,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已经一去不复返.展望我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美好前景,令人精神振奋,信心倍增.此时此刻,我们深深怀念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孙中山不但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了帝制,建立了共和国,而且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立了著名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推进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进程,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是决定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的命运和前途问題的一个重要革命时期。这个时期,党的任务,是要彻底完成中国的民主革命,为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创造条件。毛泽东同志在这个时期,根据革命的任务和国內阶級关系的新情况,明确地规定了党在这个时期的政治路线,并在战争、土地改革、工商业、統一战线等各方面制定了党的具体政策。这就保証和促进了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党的策略和政策,是革命胜利的保证。毛泽东同志把党的策略和政策看做是党的生命。毛泽东同志說:“只有党的政策和策略全部走上正軌,中国革命才有胜利的可能”。我们党正是依据毛泽东同志所制定的策略政策,不断把革命从胜利推向新的胜利。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号召和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民国,实现了本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腾飞。他先后发动讨袁、护法和第一次北伐战争,同窃踞民国招牌实行反动统治的军阀势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特别是在他的晚年,他顶住来自帝国主义的压力,排除周围顽固分子的阻挠,接受共产国际的帮助,和中国共产党携手,毅然决然改组中国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使之成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革命的新三民主义。为国共合作奠定了政治基础,促成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为中国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20.
“民主革命经验过时”论,是“四人帮”反革命政治纲领的理论依据之一。长期以来,“四人帮”把一大批坚持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老干部视为他们篡党夺权的巨大障碍,始终把斗争的主要锋芒指向这些革命老干部,处心积虑地要把他们打倒,置于死地。为此,他们接过反对走资派的革命口号,篡改毛主席关于党内走资派问题的完整论述,根本颠倒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敌我关系,抛出了“老干部是‘民主派’,‘民主派’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