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而产业集群化发展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关键,确定区域优势产业,能够指明区域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方向。"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的启动为合芜蚌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选取带领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整体发展的优势产业,以优势产业的集群化发展为突破口促进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发展,对该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文章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产业进行分析,将产业集群分析与优势产业选择结合起来,遴选出有集群化发展基础和趋势的产业并提出培育其集群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针对安徽省自主创新能力问题,从科技研发、产学研合作情况着手,分析了合芜蚌自主创新现状、创新政策环境、自主创新效果以及合芜蚌三市在省市联动促进自主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以省市联动促进合芜蚌三市自主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创新创业环境对创业活动起着根本性的促进作用,同时进一步影响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以优化合肥、芜湖、蚌埠三地市创业环境为突破口,对安徽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试区内创业环境与自主创新能力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进一步从转变政府角色、积极培育市场环境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三个方面对提升区域内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安徽实现加速崛起、推进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关键之一。文章分析了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在总体经济规模、创新投入和创新环境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充分利用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有利条件、创新投融资机制和建立稳定长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是安徽省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也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技术扩散观点,通过对技术扩散环境的系统分析,结合合芜蚌试验区建设现状,提出优化技术创新扩散环境促进试验区建设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是以自主创新为特色,以带领全省跨越式发展为目的的,所以,这就离不开各方面人才的共同努力。本文简要分析了合芜蚌试验区在省内的人才资源状况,从劳动与社会保障角度出发,着重分析了建设过程中的教育人才、引进人才、保留人才的问题,从而给出了几点浅显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是安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也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主创新对安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它通过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升产业竞争力,扭转“落后的增长”状态和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进而实现安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处理好自主创新和综合配套改革的关系,处理好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聚集域内外创新因素,激发各因素创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自主创新是项系统工程.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确定自主创新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安徽和加速安徽崛起进程的中心环节的同时,应从省情出发,重视县域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和城市协调发展的系统目标实现,并从经济制度、社会制度和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进行创新设计.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迅速推进、多个区域共同发展的经济背景下,依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理论和数理统计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从技术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人才创新和政策创新等方面,调查、分析了合芜蚌跨行政区域产业集群创新的现状,提出合芜蚌跨行政区域产业集群创新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产业经济学原理,对安徽汽车零配件产业做了分析,发现合芜蚌汽车零部件配套能力严重不足,该产业结构和地区分布上存在一系列问题。安徽汽车零配件产业的长足发展,必须要形成合芜蚌为一体的汽车零配件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良性循环机制。  相似文献   

11.
技术创新模式选择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照技术创新所需资源和能力的不同来源,可以将技术创新分为独立创新、合作创新、引进再创新三种模式,它们各有优点和缺陷。技术创新模式选择受到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企业竞争战略和技术创新战略及其相互关系,二是待开发技术的特点,三是企业的技术开发资源和能力。现代企业大量选择合作技术创新模式的原因在于:首先,这是现代企业加强技术创新的必然要求;其次,世界范围内高素质的研究开发人才、技术成果及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都越来越多,通过合作从外部获取技术便成为可能;第三,相比独立创新和引进再创新,合作创新模式的综合优势更加明显。目前,我国企业的总体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还比较低,通过产学研合作增强其技术创新能力更是其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由于受自身资源限制,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低。为此,在深入分析以往文献的基础上将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分为自主创新研发能力、自主创新转换能力和自主创新管理能力,并针对这些构成要素提出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创新战略研究、坚持多种创新模式并举、设立开放的研发中心、采取全面开放创新策略以及加强对技术创新的管理等策略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选取我国三大经济区2001—2017年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政府财政、金融市场及其相互作用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财政对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较金融市场更为显著,但三大经济区存在差异;就全国总体而言,金融支持效率指标在是否存在政府中介的情况下均不显著,金融市场对自主创新的支持效率还很低下;误差修正模型表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还受自身前期自主创新能力水平影响;人力资本的投入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2007~2009年我国的创新数据为基础,利用DEA分析方法将自主创新能力分解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三种能力,并在不同区域间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得出,总体上我国三种创新能力均出现不同幅度下降,其中西部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上升显著,而一些强势省区却在原始创新能力上出现集体下滑,在其他两种创新能力上保持了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5.
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重点。通过分析FDI对拉美国家、我国以及我国汽车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可以看出,FDI不会将关键和核心技术转移给受资国企业,对受资国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非常有限,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其关键和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增强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唯一途径是依靠本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16.
创新型区域是指创新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区域。在创新型区域建设中,地方大学起着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其突出作用表现有三个方面:第一,地方大学是区域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第二,地方大学是区域自主创新的主体。第三,地方大学是区域创新文化的引领者。地方大学要全面参与并服务创新型区域建设,核心在四个方面,即树立积极主动服务创新型区域建设的意识;要成为区域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打造集聚人才的高地。  相似文献   

17.
在贸易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技术创新对于企业生存和发展越来越重要。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有责任、有义务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出发,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担当主力,发挥带头作用。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迅速提升,但与其所拥有的资源和地位相比,仍然存在明显不足。今后应通过改革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绩效考核机制、培育企业家精神、增加研发投入等措施,进一步发挥国有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提高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自主创新是自主品牌的源泉,自主品牌是自主创新的结晶,自主创新能力最终要由品牌来体现。将一大批江西中小企业培育成强势品牌,将有助于加速江西经济的发展和提升江西的经济地位。在分析江西中小企业品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培育中小企业自主品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的自主创新能力研究通常将我国企业缺乏自主创新归因于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而这就会陷入“能力解释能力”的困境,为此就不能仅从组织行为及其结果的层面上探讨创新能力,而需要从微观的层次上分析企业创新活动所赖以支撑的能力基础。以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动态能力是企业创新活动的能力基础,而组织模块性和知识基础分别是企业动态能力的结构基础和认知基础,动态能力在组织模块性和创新绩效、知识基础和创新绩效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企业地位是综合竞争力的体现和决定供应链上话语权的基础。运用中小及创业板制造业数据研究供应链中企业地位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关系,研究发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能显著增强企业供应链地位,而供应链地位增强又会促进自主创新能力;财务风险水平是影响企业供应链地位的重要因素,在上下游关系中,客户集中度的提高有利于提升企业供应链地位,而供应商集中度却相反;除供应链地位影响外,自主创新能力还受到企业员工整体水平、市场环境及政府支持力度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