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股票作为一种契约权利,是资本市场上交易的主要商品,它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中性化,且交易无需通过契约责任者即可进行。资本市场自身具有有效调节资源配置、实现规模经济等许多优点;同时,它与其他市场相比,又可以减少交易费用,因此效率也较高。政府规制在资本市场运行中扮演重要角色:政府通过法律、法规保证契约权利的正常交易;反过来,契约的标准化、中性化等特性又要求政府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等原则来规制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2.
程琳  郑方方 《河北学刊》2015,(2):121-124
本文基于寻租理论的视角,对中国资本市场中CPA审计寻租行为进行分析。通过对中国CPA审计寻租的条件剖析,分析中国CPA审计寻租的本质特征,探索治理CPA审计寻租的对策,以便有效抑制中国CPA审计寻租行为,为建设规范的审计市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对赌协议本质上是一种带有附加条件的价值评估方式,它是资本市场上一项具有普遍性的制度安排.时赌协议产生的根源在于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它是投资方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一种自我保护,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地实现投资交易的合理和公平.民营企业在对赌协议的选择上要考虑到其可能存在的风险,但是也不能因噎废食,要正确地加以认识和使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CPA审计制度目前存在的四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CPA审计制度脱胎于原有的计划经济时代,尽管经过多年的发展,CPA审计制度中的政府行为色彩仍然十分浓厚,通过对中国CPA审计制度现状的分析,发现目前中国CPA审计制度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重于政府行政监管的制度;二是轻于行业自律监管的制度;三是缺于国家法律监管的制度;四是失于健全性参与人的制度.为了促进中国CPA业的健康发展,使之在中国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须尽快解决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资本的重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社会资本是联结经济与社会的中介物。在微观上 ,它是个体间传递信息、建立信任、交易合作的一种非正式制度 ;在宏观上 ,它是信用社会的基础。中国社会资本的重构在本质上是社会信用的重构。而立基于私有产权、法治制度、适度管制和现代社团之上 ,重构中国的社会资本 ,并由此推动信用社会的建立 ,实现“强社会”与“强经济”的协调、共同发展 ,是当前中国宏观公共政策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6.
论作为经济伦理的诚信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晓鹏  彭跃宏 《兰州学刊》2006,2(9):135-138,160
诚信不仅是一般的道德伦理,也是一种经济伦理,是一种具有巨大经济意义的稀缺性资源,可称之为诚信资本。诚信资本既是一种无形资本,又是一种社会资本,它对于形成和维护现代市场经济的良好秩序,降低交易成本,提交经济运行的效率,实现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双赢”或普遍的自利,都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当代以诚信为核心的经济伦理的构建途径,首先依存于只有普适性、公开、公平的规则制度的确立,其次应增加不诚信的成本,抑制缺信的预期净收效力,再者应继续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确保财产权利,使之成为现代信用制度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
罗成翼 《云梦学刊》2007,28(3):89-92
诚信是对经济主体行为的一种规范要求,诚信内含经济关系中的等价原则、公平原则、守信原则等功利伦理精神。诚信具有降低交易费用的经济功能;诚信作为制度安排提供了交易的秩序;诚信作为交易的宏观手段有利于提高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信用交易方式的出现带来了市场交易的变革。  相似文献   

8.
对资本市场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本市场不能简单等于货币市场 ,也不能简单等于证券市场 ,资本市场是一个体系 ,包括各种表现形态的资本转让 ,涵盖货币资本市场、债务市场、产权交易市场、证券市场、投资基金市场和一部分生产要素市场等。这些市场由于资本的表现形态不同 ,在市场上所从事转让活动的对象和行为主体也不同 ,但其实质都是一样的 ,即都是以资本增值为目的的交易 ,都是资本运行。这些不同形态的资本市场的总和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资本市场体系。我们现在要培育和发展的不仅仅是某一种形态的资本市场 ,而是整个资本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资本市场改革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法>和<证券法>两部在资本市场中具有基础性作用的法律的修改对我国资本市场法律制度的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证券法>中证券发行与交易制度的根本改革,使得我国资本市场逐渐摒弃了以前的单一的交易市场、单一的交易方式、单一的交易品种模式.以前的这些制度严重影响我国资本市场实现良性运作.现在,取而代之的是多重交易市场、多种交易方式和多样化交易品种等与资本市场国际化相契合的国际化市场格局.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的合理构建需要改变资本经营理念,改善政府在资本市场中的监管职能,并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民事法律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一、改革的有效性:资本市场与国企改革 运用资本市场改革国有企业的有效性根源于资本市场对企业特有的功能之中。资本市场的实质是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围绕货币资本的一种交易。在这里,所有者作为资本供给者,经营者作为需求者。资本市场的一切秘密都隐藏在这交易之中,它对企业特有的功能就派生于这种交易。 一般地说,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是;供应货币资本;形成资本价格;给经营者以足够大的权力、动力和压力;为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加速形成提供强有力的杆杠;结构效应,即优化资本结构、优化产权结构和优化产业结构。 从国有经济战略…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会计处理、资产评估等手段,借以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利润操纵有非常复杂的背景因素,其中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自身的缺陷,为上市公司操纵利润提供了可能。因此,加强会计理论研究,加快相关准则和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加强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监管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舞弊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如何预防舞弊,保证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保证社会的和谐发展和长治久安,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研究课题。本文论述了怎样通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来预防舞弊,并提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预防舞弊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3.
阻碍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根本因素在于市场经济制度的缺失。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是市场经济制度中的一项子制度,这一制度是否缺失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我们对吉林省注册会计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吉林省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各个要素都有很大的漏洞。首先,注册会计师为社会公众服务的理念十分淡薄;第二,对审计准则的理解存在着很大的偏差;第三,审计收费明显偏低,激励机制不足;第四,对法律责任和职业道德没有足够的重视;第五,不能很好地区分审计意见类型。调查结果显示,吉林省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是不完善的,真正与市场经济相配合的社会经济监督制度是缺失的,这一制度的缺失将极大地阻碍吉林省的发展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相似文献   

14.
中国资本市场自上而下的监管体制导致资本市场呈现阶段性效率增进的特征,随着国内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需要资本市场灵活应对急剧变化的市场环境和要求,而只有在资本市场权利义务清晰定义的基础上,构建泛利性和创新性的资本市场监管体制才能实现资本市场效率的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15.
合约是界定市场化行为的文件,规定了参与人在不同的状态下所能采取的行动,以及收益与风险的分担。资本市场可以理解为一个由交易子合约和融资子合约构成的合约体系。资本市场开放则是一个逐渐接纳国际成熟合约的过程,除了吸引外国资金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实现合约体系的成熟。立意于此,本文从合约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所面临的市场低效率,并讨论完善中国资本市场的合约规制方式,以便为今后的资本市场改革研究提供基础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智楠 《阴山学刊》2006,20(1):98-99
本文通过论述我国CPA法律责任的涵义和规避独立审计法律责任的策略,阐述了CPA法律责任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相关解决思路。就在加入WTO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前提下如何完善CPA法律责任的现行规定以及规避独立审计法律责任的策略的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不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至今已经基本形成一整套分工明确、功能互补的金融机构体系、健康平稳的金融市场体系和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金融机构的改革主要是从单一的银行金融机构向多元金融机构发展,从完全国有行政主导金融的金融机构向企业化、市场化金融机构改革。金融市场体系改革从非常狭窄的资金市场发展到多层次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金融监管改革从作为中央银行的人民银行的统一监管发展到一行三会分业监管。  相似文献   

18.
刘平青 《河北学刊》2002,22(3):59-63
转轨期中国家族企业家群体的崛起,是一个特色鲜明的动态成长过程。家族企业家利用并发展其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三维机制,通过市场的“生存检验”,逐渐成为一个新型的企业家群体。在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该群体日渐成为市场经济的“弄潮儿”、地方经济的“领头羊”、资本市场的“新宠儿”和市场规则博弃的“局中人”。  相似文献   

19.
张腾辉 《学术月刊》2012,(2):115-125
《周礼.冬官.考工》中所记载的"营国制度"是关于中国古代都城形制的重要文献。长期以来,学术界将"营国制度"文献中的"面朝背市"理解为建筑方位上的"南朝北市",这就和中国古代都城"北朝南市"的实际空间格局相背离。将"营国制度"文献原文及其注释还原到其应有的历史原境以后,发现"营国制度"原文及其注释经历了一个从人(君臣)到物(建筑)的演化过程。这一过程又与中国中古时期"天下一家"政治理念的生成与发展相契合。"营国制度"也由此成为"天下一家"意象空间创设的指导性文本与理想图式。基于"天下一家"理念及其空间图式,"营国制度"文献本身的意义不但获得更加深入的剖析,同时营国制度空间图式与现实都城空间形制之间的矛盾也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