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明代蒙古地区和中原间的贸易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蒙古族历史上经营游牧的畜牧业经济.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农业和手工业不甚发达,因此历来就与城市手工业和农业发达的中原地区保持着密切联系,以满足其物质生活上的需要.到了元代,蒙古地区归辽阳、岭北、甘肃三行省及中书省直接管辖,进一步加强了蒙古游牧经济和中原农业经济的联系.明代,蒙古族的统治集团虽然企图和明朝封建中央分庭抗礼,但他们也需要和明廷建立经济联系,蒙古族广大牧民对与内地保持和平统一的经  相似文献   

2.
天山脚下游牧的灵魂,纵横草原千年的哈萨克。在传统与现代交锋的今天,那游牧的翅膀是否依然坚强有力?也许游牧文明在旁观者的眼里不过是一种相当原始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但是,在亚欧大陆上,正是这样的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抗衡达3000年之久,谱写了这一地区民族的几乎整个历史。在这种游牧文明濒临消亡的今天,我们对于它内涵的认识和了解还远不能与它所具有的丰富程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3.
从绿草如茵的伊犁河谷,到白桦树茂密的阿勒泰草原,千百年来,哈萨克族牧民弹奏着冬不拉逐水草而居。他们放牧牛羊,擀制毡子烹煮奶茶,酿制玉米酒,过着完全不同于农耕民族的生活。既使是这些年,在各级政府号召下,越来越多的哈萨克族牧民告别游牧生活,实现定居半定居,开始种小...  相似文献   

4.
关于宗教的起源,历来争论不休.唯心主义认为:宗教是无所谓起源的,它是人类社会永恒的现象,是同天地共长久的东西,否认宗教有起源.马克思主义则认为:宗教既不是永恒的,也不是同天地共长久的东西,它的发生和发展是同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的.恩格斯曾经指出:宗教是在最原始的时代从人们关于自身的自然和周围的外部自然的错误的、最原始的观念中产生的.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它受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所制约,它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产生,也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消亡.原始宗教的产生有两个根源:第一是社会根源,第二是认识根源.社会根源是产生宗教的社会基础.通过对原始宗教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5.
王义康 《民族研究》2007,5(5):66-75
由于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主体居民先进文化、经济的影响,以及唐王朝制度化的管理,河朔少数族移民普遍选择了定居、农耕的生产生活方式,甚至基层社会组织也与汉人趋同,部落组织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已经淡出,趋于消失.所谓"河朔胡化",实际上是少数族移民在融入汉人的过程中,尚未消弥的尚武特质,因为边防形势与割据时期征战的需要,有着充分发挥的余地.他们遗存的特质藉他们河朔军政官员、地方社会领袖的身份,又对河朔社会部分汉人上层人士产生了影响,但这并不是河朔文化习尚的主流,也不能使河朔地区思想文化发生质的变化,或者改变移民融入汉人社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经营农耕生活和游牧生活的人们的相互接触,构成了古代东方世界的生活基础。这种接触既有在和平中进行的,也有采取交战和征服的形式进行的。以美素不达米亚为例,居住在那里的人们和毗连山区居民及沙漠地区游牧民反复不断地进行接触和征服。来自城市和统治者名称的人名和地名表明,在历史的最初阶段,苏美尔人、高加索语系的胡里人、达罗毗荼语系的埃兰人、闪语系的阿卡得人等,已经在这里进行城市割据。尤其是在游牧民族闪语系  相似文献   

7.
在北方辽阔的草原上,蒙古族以他们特有的游牧生产方式创造了自己的历史和文明,但直到目前为止,学界从经济史的角度研究蒙古族的游牧经济的基本矛盾、蒙古族游牧经济的基本特征和蒙古族游牧经济的变迁还不够.乌日陶克套胡博士的新著《蒙古族游牧经济及其变迁》力图从蒙古族游牧经济内在矛盾出发,考察其演变的脉络及其与农耕民族的关系,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古至今华夏已经经历了5000年的风风雨雨.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从最开始的农耕时代逐渐走向了封建王朝,直到如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的智慧是无限的,人们在5000年的历史中发现发明了许多有用的物品,这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中从器械上来讲,人们最开始用石头作为工具进行生产生活,随后人们开发出了青铜,进而使用铁器等等,在商周时期已经出现了青铜器.现如今青铜器也是十分受人们喜爱的,许多古物收藏家都喜欢收藏一些青铜器,他们不但造型美观,更是经历了岁月的侵蚀依旧保持原有的形态.青铜器不仅仅是一个器物,它更承载了无尽的岁月,它也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本文就青铜器的鉴赏进行一些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富拉尼人以其美丽的风姿和文雅的举止吸引着同自己接触的其他人民,不管是非洲人还是欧洲人。然而,他们那怪僻的游牧生活、独特的斗士风格以及他们那既有益又有害的“巫术”,使他们成为令人疑惑不解的对象。关于富拉尼人的一些理论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他们的起源目前也还有不少争论。实际上,富拉尼人并没有什么神奇之  相似文献   

10.
鄂尔多斯寄放、承放苏鲁克传统习俗小考巴布来蒙古民族是一个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鄂尔多斯蒙古族由于处在沙漠地带,风沙大,比较干旱,因而较早地结束了游牧散居的生活方式转而开始了比较稳定的定居生活,实行定点放牧,在特殊情况下走敖特尔①。解放前,分布在鄂尔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