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望舒一生留下诗稿不多,九十余篇,但诗人以他独特的眼光观察世界,书写人生,表现艺术,既熔铸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关注和积极探索,更是饱含着诗人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因而在诗坛上占有不可或缺的位置。力图从诗人对艺术和人生的融会贯通为切入点,剖析他的诗歌创作,以求更全方位地深入了解诗人的世界。  相似文献   

2.
李白一生与月结下了不解之缘,月下的李白,充满了对故乡、故人的深情眷念;对平民、女性的朴素情怀;对人生、宇宙的深沉思索;对诗意人生、精神家园的执著追求.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诗人的伦理情感、生命关怀、宇宙意识、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3.
商盘是乾隆时期浙江会稽(今绍兴)诗人。1724年,商盘受到一代名臣何世璂的赏识,贡入太学。1725年进京,结识朝中显贵,名声大振。1730年,一举登第,中进士,列二甲第24名。在1730—1739年,度过了长达十年的京师翰林生活。期间,有抱负即将施展的欣喜,亦有梦想落空的失意、绝望与反思。这从商盘诗集《质园诗集》三十二卷与书信《质园尺牍》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郑愁予诗歌的主导精神是"仁侠"精神.诗人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与"现代中国"相遇,不可避免地体验到历史的大孤独:一方面,"无常观"成为诗人的生命感受的核心,伴随诗人一生;另一方面诗人只好向中国的传统文化寻求解脱,体现了中国人普遍的文化依赖心理.自然,郑诗也成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诗歌之关系的经典个案.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德国伟大诗人弗里特里希·席勒逝世二百周年.席勒一生抗击封建专制暴政,为人民大众争取自由解放,海涅盛赞他"摧毁了精神上的巴士底狱",后受到德国封建君侯的高压打击,被迫退回书斋.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巴黎的革命政府向他和华盛顿等人颁发法兰西荣誉公民证书.席勒痛感于法国革命进程中出现的过激行动,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他和歌德亲密合作共创"德国古典文学",一方面继续反抗暴政,另一方面则呼唤人性,进行"审美教育".诗人已逝,他的精神永存.  相似文献   

6.
张元干是两宋之交著名的爱国诗人。“靖康之难”时,他入亲征行营使李纲幕府,投身京师保卫战,从此一生力主抗金,反对议和投降。他受江西诗派影响很大,诗词成就甚高。在学术界,张元干的生平事迹尚有一些疑点需要补考。他的诗学思想、文学创作中的价值取向,以及后期写作中的某些不良倾向,仍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小师 《21世纪》2008,(6):36-37
"十年小说,十年杂文,十年牢狱,十年历史",柏杨的一生称得上"传奇"。2004月29日,这只孤鸿以89岁高龄去世,终止了传奇的旅程在互联网上随便一搜索,就能看到这样一段对柏杨生平的描述:一生念过无数个学校,从小学到大学,因屡屡被学校开除,从没有拿过一张文凭。一生中娶过五个妻子,每一次婚姻都伴随过一段如烟往事……  相似文献   

8.
李白的一生是"执著入世"和"飘然归隐"这两种生活方式的奇妙组合。儒、道文化精神造就了李白独特的个性与对人生的追求。一方面,他骨子里充满积极进取的儒家入世思想;另一方面,他深受道家出世思想影响,陶醉于自然、极端张扬自我个性。  相似文献   

9.
李冲 《金陵瞭望》2008,(10):68-68
在桃花飘香的季节.当我面对这位老人时.完全被老人一生与紫砂泥打交道.一生为紫砂泥辛辛苦苦.一生从不追名逐利的执著精神所感动.这位老人就是紫砂老艺人马金旺。  相似文献   

10.
陈迟 《老友》2009,(4):17-18
读完张自旗、矛舍、李耕合著诗文集《老树三叶》,引发了我深深的回忆与思索。老树,就是这三个年逾八十高龄的作者,一生歌哭行吟的诗人、作家;三叶,就是他们跨越几十个春秋奉献的优美而慷慨的诗篇。树虽老而腰杆挺直,叶虽稀而青春长在。作为他们的同  相似文献   

11.
诗人殷夫、拜伦短暂的一生,言(诗篇)行(战斗)一致的坚定探求身份认同:叛逃家庭——革命(组织参与)、死亡(英勇就难)、爱情(抒发真情),无不缘于渴望与追求的"自由"。"死亡、自由"建构了诗人终其一生探求身份认同的互文。  相似文献   

12.
成化至正德时期(1465~1521)的吴中文学在保持地域性特色的同时,又与外界文学流派如京师茶陵派、前七子派以及陈庄体诗人有着广泛交流,呈现出开放性特征。有些吴中士人科举胜出后往往融入京师文学群体,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自己吴中主体的身份和风格;有的吴中士人虽不出仕,但也能主动利用各种途径寻求与外界的交流,并在交流中保持了自己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3.
凡是从事农业研究的人都知道,要培育出一个新品种,少则三五年,多则十来年。很多出自专门院校的农科人员,有的为一个新品种的诞生,倾其一生的心血。 然而,位于祖国最北部的大兴安岭地区农科所,一群平均年龄仅32岁的农科人员,凭着对事业的执著热爱,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培育出萝卜强冬性品种,填  相似文献   

14.
盛唐诗人王维一生创作了许多边塞诗,本文根据陈铁民先生的王维年谱与作品编年,探讨王维边塞诗在不同时期创作的嬗变。  相似文献   

15.
给人生算账     
人的一生有多长?有首《莲花落》的歌词写道":人生七十古来稀,我今七十不为奇。前十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间只有五十年,一半又在睡中过,算来仅有二十五年……"它把短暂的人生"计算"得一清二楚了。人生的有效  相似文献   

16.
纪弦是一位超越性的诗人,他的一生事业,分为"大陆时期”、"台湾时期”和"美西时期”,就像"三级跳”在每个生活空间,他都不倦地追求超越之道.纪弦的一生表明,惟有现代诗,才是其生命真实的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17.
咸丰三年(1853),为应对太平军北伐,清廷在京师成立京城巡防处并强化治安.清廷的一系列举措直接影响到京师司法审判.京城巡防处审理叛逆案件,实际上分担了刑部的部分职能,但是巡防处的审判仍遵循清朝制度.尤其是对死刑的审判,尽管多按"军法从事",但判决仍需得到皇帝的批准方可生效.1855年,在军事形势缓和的情况下,京城巡防处审理大钱案件,但不久京城巡防处就被裁撤,京师司法审判仍沿旧制.尽管太平军北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京师审判制度,但这种变化仍然是中国传统的自我演化,并未渗人任何近代的因素;同时,与各直省相比,太平天国运动对京师司法的影响要小.  相似文献   

18.
<正>朱英诞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被长期遗忘的优秀诗人,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诗坛崭露头角,是京派文人圈中的代表性诗人。朱英诞一生致力于寻求真诗,他静心沉默地以诗歌创作作为自己人生的存在方式,在诗歌中留下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受与生命体验,他的诗被废名称为现代"南宋的  相似文献   

19.
当代诗人任洪渊的诗歌是中国学院派创作的一个典型。任洪渊的严格的学院派教育,稳定、执著的人生艺术态度都使之与其他的社会派诗人大相径庭;“语言的任洪渊运动”是他对于当代诗歌的重要贡献;当然,生命与文化的矛盾也是包括任洪渊在内的中国学院派诗人的主要难题。  相似文献   

20.
云梦睡虎地秦简之中关于"都官"的简文达14处之多,而在所知的秦朝时期的史料并没有关于"都官"的记载。秦简中的"都官"并不是中央京师诸卿部门直接下派的部属机构,而是中央政府直接统属。不仅京师有"都官",地方基层政权也有"都官",但二者是有区别的:地方"都官"秩级虽然不高,但可以与"县"共同行使经济管理的职权;在京师的"都官"秩级有别,职权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