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中国古代儒家社会和谐思想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和谐”是“儒家思想最高的价值标准”。从“天人合一”、“人我之和”、“人之善群”、“完善人格”、“均无贫、和无寡”五个维度来分析儒家社会和谐思想的现代价值可以看出:“天人合一”启示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人际和谐”启示现代社会要“以人为本”;“群己之和”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基础;“身心和谐”启示人们要塑造当代社会主体的理想人格;“均无贫、和无寡”启示人们要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2.
人格和谐是心理和谐的基础,构建军校学员健康和谐的人格直接关系到学员的健康成长,并最终影响到部队建设的和谐与健康发展。构建和谐人格包括优化主体的人格品质内在要求和营造和谐人格发展的外在途径。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和谐人格结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标志,具备“和谐人格”的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微观基础。培养大学生和谐人格,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目标,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完美人格的标准,笔者认为,大学生和谐人格结构应包含和谐心理人格、和谐道德人格与和谐法律人格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和谐人格是指农民工二元人格中传统人格与现代人格、农民型人格与市民型人格等不同人格特质从对立走向整合的人格类型。社会的和谐发展与人的和谐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国民和谐人格来支撑,需要农民工由二元人格向和谐人格的转型。农民工和谐人格是农民工人格现实性和超越性的统一。科学和人文精神教育是农民工和谐人格构建的基石,农民工市民化和农业产业化是农民工和谐人格构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道教文化与当代农民和谐人格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造和谐人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是和谐社会的终极追求。当前,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广大农村面临诸多的矛盾无法化解,长期生活在矛盾之中的农民人格问题日益突出,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将会阻碍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而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与农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可以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框架内挖掘、转化道教文化,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自身精神和谐三个层面上汲取道教文化的智慧,塑造当代农民的和谐人格,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6.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东晋时期的杰出诗人陶渊明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深情表述,对自然美景的旷远、可亲、质朴、自由、自然的展示,实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自我的和谐,体现了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格.  相似文献   

7.
儒家文化强调完善人格的身心之和、人我之和的人际和谐,人之善群的群己之和、均无贫、和无寡的仁心相感,为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启示和谐文化建设要注重个人的内在精神和心理境界的平和稳定;要着力培育全社会的文明道德风尚;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建设和谐世界,走和平发展之路;要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一贯主张人的内心和谐,认为心理和谐是一切和谐的起点,只有人的内心和谐了,才会有人与人的和谐和社会的和谐。在古代,人们追求中和适度的心理和谐标准,通过修身养性塑造和谐人格,提倡以内省、顿悟方式实现心理和谐。领悟中国古代心理和谐思想的基本精神,对促进人的心理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校园的文化建设必须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同构的体现,是完美人格、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有机统一,它体现了对大学生人生、理想、精神生活的皈依,凸显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核。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的永恒追求与归宿——和谐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是一种全新的社会模式,和谐说到底是人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个体人格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永恒追求与归宿.笔者以马克思主义人格类型的三种范式为理论依据,论述了和谐人格是马克思主义人格理论现实层面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具体体现;和谐人格是和谐社会国民人格的基本范式,和谐文化是塑造和谐人格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和谐新论     
对和谐,我们不应囿于思维的定势或其他因素而对和谐的认识停留在固有的认知上或有所偏颇,而应作全面的、辩证的理解。和谐的和顺性已获公众认同,但它的差异性、对立性的一面却经常容易被人们忽视。这一认识违背了和谐的本质即“和而不同”。人们总是习惯于对和谐作静态的理解,而忽视了和谐的动态性。我们一般都把和谐作为人类追寻的价值目标,事实上,和谐也是人类的一种生存和处世的手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深化对和谐的认识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家庭,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最终建立和谐社会,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构建和谐家庭不仅是世界和平与发展主题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家庭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家庭和谐对世界和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中国的家庭和谐了,中国社会才会享有真正的和谐,也只有中国社会和谐了,世界才会有和谐。  相似文献   

13.
社会和谐与人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个向度。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等四维坐标构成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全息立体系统。要通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以及社会文明的全方位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达到社会和谐与人的和谐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4.
2014年5月15日,习近平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和”文化观: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即“一和四观”。从习近平自身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邓小平“和平观”与胡锦涛“和谐观”对习近平的影响、学术界“和”文化的理论研究成果三个方面可简要分析习近平“和”文化思想的形成及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5.
“综合为治”的法律传统在我国古代社会的和谐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法律中的综合为治包括:人治与法治结合,治官与治民统一,审判与调解并举。其中,人治与法治结合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治官与治民统一促进了家庭内部以及官与民的和谐,审判与调解并举促进了人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典“和谐”哲学的人生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哲学的终极关怀是人生,心灵是人生的天窗,宇宙和社会映现其中."和"是世界上万事万物存在的一种状态,与"谐"同义.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是和谐,它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逐步定势为社会理想以"修齐治平"为目标,人际关系以"忠恕仁爱"为核心,精神超越以"天人合一"为指向,通过"和合"来处理和对待世道、天道和人道的各种关系,所以"和"便具有既区别又联系、既互补又平衡的方法论意义和人生价值意义.中国经典"和谐"哲学是一个由多音和鸣→人心中和→人伦和睦→社会与政治协调的多层递进系统,"和""和谐""和合"在历史的与时俱进中遂传统为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主要思维方式.儒家"和为贵"的理念,道家"天和""天乐"的主张,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运作中实现了互补互动."和谐"上贯宇宙自然,下理社会人事,中通历史古今,具有极强的生命意蕴.中国哲学所追求的宇宙和谐、社会和谐和自我和谐最具有人生价值,具体体现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贵和尚中"实践观和"以人为本"的道德观.  相似文献   

17.
社会和谐与心理和谐——对残障人心理和谐程度的测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心理和谐则可谓社会和谐的基石。因此,对不同群体的心理和谐程度进行测评成为当前学术界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研究以残障人为例,在对其心理和谐程度进行检测的基础上,重点就残障人心理不和谐的深层原因进行社会学解读,最后就加快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促进残障人心理和谐提出了一些可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和谐本质上是一种制度和谐,制度具有了“和谐性”特质才能科学、公正地规范、调控各种社会关系。在经济社会转型期,制度间的失衡与悖论对社会关系的有序与和谐形成了制度性障碍。基于理性价值与现代技术双重支点的制度创设与制度和谐是和谐社会构建的本源与基础。  相似文献   

19.
“贵和”取向与“致和”工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和谐社会,人多寄望于政府的宏观调控,以为均贫富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利益的杠杆作用固然必不可少,但文化、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更是不可或缺。社会和谐的实现,关键在于辨明“贵和”取向与笃行“致和”工夫。“和为贵”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价值。中国古圣先贤对于“和”的体认,是“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惟其如此,在“贵和”的价值取向上许多流行的观念实际上是似是而非的。对此不进行一番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的工夫,和谐社会的建设便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贵和”的取向难免导致“失和”的结局。  相似文献   

20.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利益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人们所奋斗争取的一切,都和他们的利益有关,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的。利益和谐,是政治稳定、社会秩序运行良好的保证,利益和谐,是保证公平正义、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钥匙,利益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因此,利益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