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曹聚仁是一位以多方面业绩显示自己才华的人物。在中国当代政治史上,曹聚仁又以“海外哨兵”的姿态为祖国统一大业做了很多至今仍然鲜为人知的工作。曹聚仁在鲁迅研究方面做了三件事:一、经夫人邓珂云协助整理,于1937年在上海群众图书公司出版了史料汇编《鲁迅手册》。二、1956年在香港世界出版社出版了《鲁迅评传》,约26万字。三、1967年在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出版了《鲁迅年谱》,包括收录的资料,约20万字。这三部著作,在鲁迅研究史上都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后两部著作,在海外的影响更为广泛。…  相似文献   

2.
黄悖先生的大著《中国印论类编》(上下册)最近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了,这是当代印学研究中,继韩天衡先生《历代印学论文选》之后的一部全面、系统而富于学术性的印论汇编,是印学理论研究上新的突破。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中国传统典籍的整理出版,到九十年代以后,形成了一个高峰,所整理出版的典籍数量之多,范围之广,规模之大是本世纪以来从未有过的。然而,古籍整理出版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不像人们期待的那样有序和富于理性。概括地说,传统文化典籍类图书整理出版呈现出几个令人注目的亮点: 一、泰坦尼克式的大书正撞向市场萎缩的冰山 做大书,求大求全,这种趋势是九十年代来古籍整理和出版中有目共睹的事实,而且还有继续发展的势头,似乎古籍的整理和出版正进入航空母舰时代。从《传世藏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中…  相似文献   

4.
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节目曾有过这样一道题 :“压轴戏”是哪一出戏 ?许多人以为它是最后一出戏 ,其实不然。请看《辞海》 :“旧时一台折子戏演出中的倒数第二个剧目。由于最末一个剧目称大轴而得名。”可见 ,“压轴戏”排在倒数第二 ,因最末的“大轴戏”而得名。人们为什么常以为“压轴戏”是最后一出戏呢 ?首先 ,“压轴戏”“占据”了“大轴戏”的位置。“大轴戏”本来是最后一出戏 ,在不同的时期 ,有着不同的演出内容。有时候 ,最末安排一出热闹的大武戏 ,这算得上名副其实的“大”轴戏。但很多时候 ,看戏的达官贵人 ,往往不等终场即行…  相似文献   

5.
O熊先生.听说您主编的15卷本、600万字的《上海通史》即将问世,此事引起了学术界、特别是上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能否谈谈此书写作的背景?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自1956年建所以来,一直将上海史列为研究重点,领导层易而重点不易,岁月流动而重点不动,旁搜远绍,探赜索隐,冷凳寒窗,风雨无间。在“文化大革命”以前,已编写、出版了《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辛亥革命在上海》、《五四运动在上海》等多种大型专题资料汇编。1978年以后,历史所的学者又编写出版了一长串上海史研究成果,其中包括《上海史》、《上…  相似文献   

6.
王嘉川 《河北学刊》2012,32(1):62-68
中国经济史学科形成于20世纪上半期,对经济史资料的搜求和整理工作也很快开始进行,但大规模的资料整理汇编工作则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文从三个方面对20世纪后半期中国古代经济史资料的整理与汇编情况作了综合回顾与考察.  相似文献   

7.
最近,读到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由贾文昭、程自信等同志编著的《中国古代文论类编》,颇有所感. 中国古代文论内容非常丰富,但多散见于浩瀚的文艺和学术典籍之中,系统的专著并不多,而且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散佚、增损在所难免,这就很需要人们作一番辑佚钩沉、考订辨为、筛汰归类的工作,以期更有利于民族遗产的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文论类编》的出版,就是这项工作的一个出色的成果.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的重点,是产生并形成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一定理论形态和价值的思维材料.《中国古代文论类编》是这一方面的专题性汇编,其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它所收集的  相似文献   

8.
陈铮先生整理编纂的《黄遵宪全集》,作为《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之一种,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这是迄今采择最为广博、收录最为全备、内容最为丰富、编校最为精审的有关黄遵宪著述的汇编,其问世标志着自黄遵宪逝世至今一百年间,学术界对黄遵宪著述的整理编纂已进入一个新的总结集成的阶段。  相似文献   

9.
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是我国民国时期的两大书局,它们在古籍出版领域里展开了剧烈竞争,整理出版了如《国部丛刊》、《四部备要》等国学名著,满足当时社会之需要。两大书局的古籍出版之争,从总体上、主流上来说是良性的,均以营商手段来展开文化传播事业。在质量上求精品、在选题上求创新的精神,奠定了它们在近代中国出版史上名列前茅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导下,对中国近代百年史的研究与讨论已更加活跃起来了。在经济史方面,已展开了近代经济史分期问题、中国资本原始积累等问题的讨论;在政治史方面,已展开了义和团,辛亥革命等问题的讨论;在历史人物方面,已展开了梁启超、章太炎等人的政治学术思想等问题的讨论;同时,对近代史料的调查研究和整理,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已出版了《洋务运动》、《五四运动在上海史料选辑》、《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钱庄史料》等等。这是当前学术界的良好现象。学习和研究中国近代百年史,不仅是近代史专业研究工作者的事,恐怕大家都应  相似文献   

11.
读了许祥麟同志著《中国鬼戏》(天津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深感这是迄今为止我所知道的在中国鬼戏研究领域最为系统全面,而且发明最多的研究成果,一部很有份量的戏曲史论著作。该书的一个重要贡献,即在于它是第一部中国鬼戏发展史,填补了中国鬼戏研究领...  相似文献   

12.
论莎红的诗     
莎红不久前去世了。这位以其为人正直、朴实、谦逊而受人敬重的诗人,这位以其勤奋的专业劳动对民族文学作出了可贵贡献而曾被评选为“广西劳动模范”的作家,留下了一批文学遗产:不仅有剧本多个、散文多篇和尚未出版的童话集《在密密的林子里》,而且有他整理的瑶族史诗《密洛陀》和他与别人合作翻译整理而主要由他执笔的壮族民间长诗《布伯》;更有使他蜚声诗坛的数百首诗。他的名字,是同当代壮族文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在当代壮族诗坛上也称得上是响亮的。  相似文献   

13.
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传记文学写作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除了人们经常见到的全传、家传、评传之外,考据式传记、学术传记、精神传记等纷纷出现。最近与读者见面的张耀杰的《曹禺:戏里戏外》(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12年1月出版),就是一部精神传记的范本。  相似文献   

14.
(一)新时期以来,有关老舍资料的发掘、整理方面,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果。例如,老舍在英国和美国期间重要书信的首次翻译发表,《四世同堂》结尾和《鼓书艺人》的复译出版,《天书代存》、《小人物自述》和《文学概论讲义》的重见天日等等。而资料的发掘、整理又为编撰...  相似文献   

15.
《湖南文献》是由台湾湖南同乡会创办发行的一种学术性和资料性刊物,专事收集、整理和研究有关湖南的历史、文献和掌故。该刊从1970年创办至今,已出版100多期,是台湾创办时间最长、持续最久、史料性最强的湖南地方性资料。多年来,影响颇为广泛,不仅是两岸文史工作者研究中国近代史、湖南地方史和湖南人物的重要参考资料,而且被国外多家著名但由于该刊出版年代长、篇幅多,查找颇为不便。为此,2001年,湖南图书馆地方文献部和台湾《湖南文献》编辑部合作,编了一本《〈湖南文献〉(1970-2000)索引》。《索引》分…  相似文献   

16.
《中文信息》2007,(6):2-2
记得央视曾热播过诸如《汉武大帝》、《大明王朝》、《唐明皇》、《康熙大帝》之类的历史题材剧,在当时掀起了轩然大波。不过细想这些剧目大多是通过艺术手法夸张化了而不是完全的史实。那么在中国的历史上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帝王,究竟是怎样的人?他们曾经留下了哪些值得后人们回味的事迹呢?纵观历史风云的变换,即使再英武伟岸,还没有哪一个“长命百岁”的帝王能活到今世。  相似文献   

17.
王云川  江源远 《天府新论》1999,(3):96-96,F003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研究价格史,有助于认识价格的现在,预测价格的将来,把握价格运行的规律,以史为鉴,制定正确的价格方针、政策。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四川大学经济学博士生导师周春教授率领课题组成员,经过八年的努力,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物价史》的研究任务,并于1998年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物价史》和《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物价史料汇编》两项最终成果。其中,《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物价史》全书共十章,27万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全面论述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物价情况的专著。它通…  相似文献   

18.
张申府是当代中国的哲学家、政治活动家,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著名人物。他一生发表了许多关于哲 学、政治、社会、人生的文章,对当时社会进步思想的传播起了积极的作用,在学术界享有很高声誉。今将他散见于 报端杂志的文章汇编为《张申府文集》,由河北人民出版社付梓出版,对于人们了解中国学术史和政治史是很有意 义的。  相似文献   

19.
读《国内旅游理论与实践》胡逢吉国内旅游的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宏观理论的指导和微观经验的借鉴,《国内旅游理论与实践》一书的出版,正适应了这一客观形势的需要。这部书是桂林的“独秀社会科学丛书”中的一部,由诸多论文汇编而成。分为三编:总体编、专项编、经验编。...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记载《屈大均全集》整理出版过程及出版全集的意义。从整理到出版长达13年之久,但终使一部湮没200多年的文化巨著得以问世。作者参与整理出版全过程,并对《翁山诗外》校点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