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教授韩养民先生自八十年代起就潜心于中国风俗文化的研究,曾于1985年组织全国高校、研究所的博士生和中青年学者编撰了三十余册《中国风俗丛书》,在海内外产生了很大反响。而这三十余册风俗研究著作,大多是具体介绍叙述某种风俗现象,虽条分缕析,脉络清晰,便于人们了解某一风俗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但缺乏宏观的理论把握,“史”的成分很大,“论”的成分欠缺。韩养民先生有鉴于此,集数年之功,推出了理论性较强,从深层结构中研讨中国风俗文化的《中国风俗文化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10月出版)。这部专著由九大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2.
论河洛古俗对东周秦汉社会风貌的影响孙家洲(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由于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因素,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与风俗。它一经形成,就具备较为稳定的性质,可以长期存在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特别是作为政治、文化中心地域的风俗,对特定时期的全国局势的...  相似文献   

3.
晚清以来,各个时期的政府均开展过移风易俗,意图改造社会、构建新的社会秩序,但被移易的风俗仍然延续至今,这充分反映了该问题存在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新时期农村的移风易俗包括遏制高额彩礼、严禁婚丧大操大办、治理有神信仰、打击黄赌毒等,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这些做法在政府主导与群众主体地位之间、做法的生硬与风俗的弹性之间、政策统一性与地区差异性之间、典型示范与普及推广之间、运动式治理与风俗惯性之间的矛盾突出,其背后是对风俗基本认知存在偏差、没有掌握风俗规律、群众自治能力发挥不充分以及社会建设严重不足等深层原因所致。未来的移风易俗应充分尊重风俗的客观规律,推进移风易俗的差异化治理,注重形成可替代接续的新风尚,兼顾政策的科学性和人文性,挖掘和弘扬传统美风良俗。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的“风俗诗”,是指选取风俗题材并集中表现风俗事象、凸显风俗文化的诗作,它与以风俗事象起兴和借风俗素材抒怀的诗歌有质的不同。中国诗歌发达的《诗经》时代和唐宋时期的诗歌创作表明,风俗诗历史悠久,数量宏巨。作为裹藏着民族文化基因、情感之根和时代精神的风俗表征的“风俗诗”,拥有其他题材的诗歌所难以承载的厚重内涵。风俗诗自鸣天籁的艺术风神,也为追求自然高妙境界的诗人提供了艺术借鉴。唯有独立意义的“风俗诗”,才能使这一类诗歌恰切归位。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一个具有数千年风俗习惯的文明古国。中国的社会风俗,是中国悠久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体现着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特点。各个时期社会风俗的变化,实际上也就具体生动地反映着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变化。因此,研究中国社会风俗,对于认识与评价中国社会及其传统文化,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按传统说法,岭南包括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和港澳地区。文艺学的发生发展,跟文艺实践血肉相联,也踉民俗文化血肉相联,因为各民族民间文艺是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了解岭南古代文艺学的总貌、特征及其在整个中国文艺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价值,很有必要将它放到富有特色的岭南民俗文化圈里来考察。一、岭南民俗文化圈的特色要了解岭南古代文艺学的特征,则需先了解岭南民俗文化圈的特色。有的学者将中国划分为七大风俗文化圈:东北风俗文化圈、游牧风俗文化圈、黄河流域风俗文化圈、长江流域风俗文化圈、青藏风俗文化圈、云贵风俗…  相似文献   

7.
关于社会风俗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各个时代的社会风俗,作为社会意识诸形态的一种,就象一面镜子,从一个重要的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风貌。因此,社会风俗史应该成为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拟从社会风俗史的性质、对象和功能三个方面谈点粗浅的看法。一、社会风俗史是一门边缘学科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风俗”这个词汇,如《诗·周南·关睢序》:“美教化,  相似文献   

8.
人类的性格除了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外,还深受他们生存的那个特定文化环境的后天影响。生活在不同文化区域中的人们,在性格特征上总是存在差异,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河北人文性格,就是生活在河北文化区域中的绝大多数人所共同具有的带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同风俗、习惯、道德、信仰相比较, 人文它是构成河北人区别于其他地域人群的内在特征。  相似文献   

9.
中国历代的英明统治者和有识之士都重视风俗和教化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控制中的作用,并有大量论述。顾炎武、王夫之和唐甄等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家深刻反思和总结明亡的惨痛教训,认为明代、特别是明末风俗和教化衰坏和士习窳败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他们在全面考察中国历代风习变迁、教化行废与国运兴衰关系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中国儒家重视以风教治国的思想,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风俗(气)变迁与国家兴衰、行教化与正风俗、振士风与兴国运等问题进行了新的理论思考与阐发。他们的思想不仅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也有积极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科学家》1987年2期刊载姚伟钧同志《中国社会风俗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以下简称姚文)一文,涉及“社会风俗史的文献资料举要”、“社会风俗的概念、来源及其特点”、“社会风俗在社会控制中的作用”、“风俗与礼俗”请问题,论列宏富,其所辨章学术、发明于人者亦多。但宏富之余,难免鞭长莫及,即文中某些观点,愚意实不敢苟同。谨作此小文,与姚君商榷,并就教于学界方家。  相似文献   

11.
《风俗通义》所处的时代,对于中国小说发展史而言,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通过对《风俗通义》所记录故事的分析,可以发现《风俗通义》不仅仅只是一部简单的民俗学著作,在其故事的内容上或多或少的含有一些"小说"的因素,使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早期小说的影子。  相似文献   

12.
风俗,是长期相沿积久成俗的社会风尚。它是人类社会的生活形式,是社会心理的外在表现。它为仪态万千的历史画卷增加了绚丽多彩的插图。研究我国风俗史,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就开展中国风俗史的研究工作,提出一些意见,希望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人类的性格除了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外,还深受他们生存的那个特定文化环境的后天影响.生活在不同文化区域中的人们,在性格特征上总是存在差异,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河北人文性格,就是生活在河北文化区域中的绝大多数人所共同具有的带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同风俗、习惯、道德、信仰相比较,人文它是构成河北人区别于其他地域人群的内在特征.  相似文献   

14.
《燕行录》所载笔谈清晰、鲜明地反映了清代中朝两国文人的观念意识与精神风貌,两国文人对妇德、冠婚丧祭、士民生计观的认识有着明显的差异。中国文人赞扬严守仪礼的朝鲜社会风俗,还不禁表示出"乐国乐土,乐生乐死"的钦羡;洪大容与朴趾源肯定了清代风俗的质朴,认识到中国风俗文化已摆脱之前的传统框架,转向相对简化的形式,从而意识到文化的相对性与固有性。  相似文献   

15.
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历来归为子部杂家,研究者较少从审美批评和风俗批评的角度进行探讨.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既沉潜在精英文化中,又浸润在感性可观的社会风尚中,后者容易为研究者忽视.《风俗通义》中的采风观俗意识,以及在士林士风、人物品鉴、审美风尚、音乐歌谣等方面所体现的批评精神,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中国古代风俗批评与审美批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近代武汉社会风俗的嬗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风俗嬗变之滥觞清末五十年(1861—1911),是中国社会急剧变革的时期,也是武汉社会风俗由传统向近代嬗变的滥觞时期。城市近代化的历程,通过以下三个方面使武汉社会风俗发生了演变。 1、近代物质文明的冲击 1861年,汉口被迫开埠通商,大一统的封建秩序遭到破坏,社会出现躁动与不安,传统风俗在西俗的冲击下开始发生嬗变。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是风俗习惯变化的首要  相似文献   

17.
当代经济生活的文化性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林 《学术界》2006,(6):83-87
文化研究不等于研究文化,其生命力在于干预现实问题,经济文化研究就是社会经济领域的人文介入。用文化的眼光看经济,当代经济生活有六大文化性征:经济生活的人本化、经济体验的感性化、经济观念的哲学化、经济流变的历史化、经济风俗的地域化、经济环境的生态化。  相似文献   

18.
盛伟 《东岳论丛》2007,28(6):127-131
风俗与象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解读中国文化的重要通道。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剖析了风俗与象征的关系,论证了其关联的必然性存在,为进一步明确基础概念,打通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壁障,做一试探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自十六世纪初到十八世纪,也即中国的明末清初时期,欧洲一批旧基督教的传教士(主要是耶稣会士)陆续来到中国,试图将基督教的种子移植于东方这片广阔的土地,以挽救旧教势力的命运。在传教过程中,耶稣会士带来了许多西方的科学文化书籍和先进的仪器物品。同时,他们也积极地把中国的人文、科技、风俗等知识传到西方世界,给欧洲大陆吹去了一股清新的中国文化之风。这次中西文化交流给中、西方社会都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对双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对此,史学界早巳有定评。但对其作用和影响的大小,各人的看法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20.
节令是风俗的产物,风俗则是一个民族原始心理的折光。所以探求清明节的原初意义,必须追根溯源,还原它的本来面目。清明节实际上是由中国古代的一个大型春祈仪式演化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