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语》的语言艺术准确、传神,言简意赅,耐人寻味。要继承这一珍贵的财富,继续为现代社会乃至未来的文学艺术发展和突进发光添彩。  相似文献   

2.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概念,孔子的成仁思想主要体现在修身、事亲、忠君、爱人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赵立庆 《东岳论丛》2020,(9):146-153
仁作为人的本性,指的是一种潜在,为仁则是由潜在的仁到现实的仁的修身过程。就功夫而论,"为仁由己"非由他人,加之每个人秉性不同,为仁因此是个体性的。尽管儒学认为仁是人的本性,但一个人是否意识到并承担起为仁的"己任"却依赖于个体是否觉识并自觉承担起此任务。当且仅当个体意识到仁的存在并为此而追寻时,仁对于个体才是显现的,否则个体也就不能称之为个体。  相似文献   

4.
《论语》中的心理和谐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和谐主要表现为个体内心和谐、人事心理和谐、人际心理和谐及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适应环境、对持未来.<论语>强调心理各成分以及心理和外在行为的关系的统一协调,并认为内心和谐是君子的必备素质,内心和谐的主观条件在于修身养性,经济上的贫富对人的心理和谐有重要影响,学习是达到内心和谐的重要手段.<论语>反对巧言令色,主张少说多做,强调人的行为应与情境要求及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相一致;认为人的内在心理和外在行为的相互制约以及外在行为的改善对人的内在心理有重要影响;主张质朴和文采的协调统一.孔子的处世之道可以概括为识世务、讲诚信、勤思考、多行善、把握适度、名正言顺、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及善于应变等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当今环境日益变化,竞争激烈,需要组建高效团队去获取在市场经济时代的成功,在这过程中,人是最主要的因素,而传统文化在对人性认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文章通过对<论语>中和谐的人本管理思想的解读和挖掘,结合现代团队管理理论,探讨如何理解<论语>内涵并运用其管理思想,总结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团队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6.
7.
本文对后期墨家在《墨经》中所提出的一系列广义的逻辑学说作出了论述和分析,认为古代中国关于论辩的宗旨和原则以及概念(名)判断(辞)和推理方面的理论和学说,在先秦已经提出来了,而且在后期墨家得到了很大发展,可惜在以后的中国哲学思想发展中没有进一步完善和体系化.但仍得不出中国没有逻辑形式理论或不发达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霍国栋 《船山学刊》2009,(1):115-118
义常训为宜。宜本义为杀和杀牲而祭之礼,安宜乃引申之义。义字在《论语》中凡24见,时作名词,时作动词,时作形容(副)词;但基本涵义即是合适、合宜,具有道德评价、道德要求、道德标准三重道德职能。从更深层次说,义是由仁循礼的实践途径,内圣外王的修养方法,其哲学境界就是中庸。  相似文献   

9.
王进 《船山学刊》2010,(1):90-92
"智德"思想是实践智慧的道德意涵,或是实践智慧与道德二者关系问题的基本看法。《论语》中"知"出现一百一十六次,"知"的种类有"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接着点出"知"(智)最核心的哲学原理在于"作为一种与‘仁德’并举的‘智德’",探讨智必须后天培育学习而得;最后总结出"智德"思想的现代价值:实质是一种"以智辅仁",在伦理学及修养论上是探取一种周延而整齐的"仁智双修"的特殊进路。  相似文献   

10.
姚振文 《兰州学刊》2008,(11):15-16,44
在评述孔子、老子、孙子思想核心的基础上,从道德价值和现实功利相结合的视角,比较《孙子》之“全”与《论语》之“仁”、《老子》之“道”的主要差别,探究其迥然不同的哲学观和人生观。《论语》之“仁”从总体上表现出一种否定现实功利的道德理想主义倾向;《老子》之“道”在追求现实功利和自我生存圆满的同时,带有不可讳言的自私性;《孙子》之“全”则是立足于特定战争领域,实现了理想与现实、功利与仁义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1.
石双华 《理论界》2013,(3):162-164
"孝"较早见于殷商之际,追溯其意识的产生,离不开氏族活动和血缘亲情,但其规范化、抽象化及提升离不开先秦儒家。在《论语》中,孔子赋予了"孝"一系列的伦理规范和社会价值,但是也遇到了一定的价值冲突和自我价值取向的矛盾。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当今社会环境中,理解并把握孝的现代价值,及时行孝,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扬孝的积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论语》中孔子明确地肯定了追求物质利益,占有更多的财富以改善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条件,是人的本性。每个人都渴望富足的生活,弃卑贱的生活。其经济思想包括:“胜残”、“去杀”;“节用”、“爱人”;“轻徭”、“薄赋”;宁弃“利”而勿弃“义”。  相似文献   

13.
《论语》中的诚信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论语》不仅对什么是诚信以及诚信的政治和社会意义作了概括 ,而且对如何实现诚信作了归纳。挖掘和整理这一思想 ,对于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孔子管理思想论──《论语》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子管理思想论──《论语》新探赵九运《论语》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之大成,是中国乃至东方“道德伦理”之经典,千百年来的尊孔者与非孔者均如是说。以至于到了20世纪的今天,或把未来的希望寄托于“新儒学”的振兴,或以为中国的举步维艰多因了这个“道德伦理”...  相似文献   

16.
关于诚信的地位,孔子提出“信”是“仁”的必然要求,是立身的关键、建立朋友关系的基础和维护朋友关系的准则,是事业成功的保证以及政治的基础;在诚信的标准问题上,孔子坚持“义以为上”、“义以为质”;关于诚信的实行,孔子提出“谨而信”、“敏于事而慎于行”,好学以使信合于义等观点,表现出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17.
浅议《论语》中的德育素质培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语》是研究孔子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最可靠、最基本的资料 ,书中记述了孔子关于德育素质、德育内涵及德育培养的必要性。批判地继承儒家德育素质培养的观点 ,可以为现代教育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 ,提供参考依据和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历史从西周到鸦片战争,一直是封建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这一生产方式经历过两大发展阶段,即:封建领主经济和封建地主经济生产方式阶段.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正是前者向后者过渡的变革时期.当时,铁制工具的应用,牛耕的推广,水利灌溉的发展,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从而引起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新兴的地主阶级取代封建领主的统治地位,买卖土地私有制取代井田土地私有制,实物地租取代劳役地租形式,这些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为适应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求,为新经济制度的确立,为新兴阶级的壮大,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创立了新的理论思想体系,他的思想较为集中地记载在《论语》之中,他的经济思想就是其理论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论语》是我国儒家的重要典籍,包孕着丰富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具有启迪意义.作者试图通过对《论语》中有关学习、学习动机、因材施教原则、启发教学以及对教师劳动特点的看法等思想的解读,说明我国古代丰富精到的教育心理思想所具的“母乳”价值,并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论语》中孝的起点是个人的修养,家庭领域的孝是家国同构中的重要基础,所以重点分析了孝在家中的合法性以及行孝的具体表现。认为在现代社会,孝不可能解决一切问题,应使孝回到其家庭道德的本来和应有的地位,其合理性还是在家庭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