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狄更斯通常被认为是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小说给我们展示了他所处时代英国小资产主义社会的真实画面.大多数狄更斯研究者的关注点集中在作家的现实主义创作思想方面,然而,狄更斯不仅是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同时也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创作倾向.他在代表作<远大前程>里体现的回忆过去、回归自然、关注儿童的创作主题带有明显的浪漫主义色彩.文章旨在研究狄更斯在<远大前程>里体现的浪漫主义特征,增进我们对狄更斯创作思想的了解,拓宽对其小说艺术成就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论狄更斯《远大前程》中的浪漫主义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狄更斯不仅是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同时也是一个具有强烈浪漫主义创作倾向的小说家.他从法国思想家卢梭和英国19世纪初期的浪漫主义作家那里汲取思想,创作了一系列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小说.他的代表作<远大前程>比较典型地反映了浪漫主义"回归自然"、关注儿童的创作思想.研究狄更斯这部小说中的一些具有明显浪漫主义特征的写作手法,会使我们纠正过去的一些偏见,进而增进我们对狄更斯创作思想的了解,拓宽对其小说艺术成就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21世纪国内狄更斯小说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国内狄更斯小说研究可以从总体研究和主要作品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总体性研究主要体现在创作思想研究、创作艺术研究、比较研究和翻译传播研究等四个方面。对狄更斯小说的分析和解读则主要集中在《雾都孤儿》、《大卫.科波菲尔》、《荒凉山庄》、《艰难时世》等小说上。与国外狄更斯研究相比,还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研究内容存在重复现象;研究范围较为狭窄;研究程度不够深入。因此,需要加强学术史的研究和更多地翻译、引进国外狄更斯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狄更斯作为现实主义创作大师,林纾在对其作品进行译介与研究的过程中,对其现实主义创作特征颇多体会,多方面进行了阐述和推介。林纾在翻译狄更斯小说的同时,以现实主义为中心,对狄更斯的小说创作进行了探讨,牵涉到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文学的社会作用以及叙事艺术等很多基本的理论问题,在当时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作家中 ,惟有老舍多方面受惠于与他在经历、禀性、才情上十分相似的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狄更斯的幽默风格触发了老舍“天赋的幽默之感” ,狄更斯的小说世界唤起了身处伦敦的老舍对故乡的回忆及表现的欲望 ,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旨趣更投合了老舍的性格。这些都促使老舍一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就自然而然地对狄更斯的作品进行了单向性的模仿。他的多部作品在小说题材的选择、人物形象的塑造、作品创作的主导意图、幽默风趣的审美取向诸方面受到了狄更斯的显著影响。不过当他从狄更斯那里获得打开小说殿堂的第一把钥匙后 ,并未将狄更斯奉若神明 ,而是带着自己的经验与见识去汲取分析 ,甚至批评扬弃 ,这与作家认识社会和人生的不断深化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论《双城记》的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狄更斯一生的创作在思想方面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与此相伴随,他的写作技巧渐臻圆熟,艺术风格也可以说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八五九年所作的《双城记》不但从思想内容上看是狄更斯最重要的作品之_一,同时也最能代表他后期的创作风格。本文试图在一般论述已较为充分的悬念设置、人物刻划等问题之外,结合小说的主题思想进一步探讨其艺术特色,以求有助于全面认识狄更斯的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7.
张天翼与狄更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天翼是中国著名的讽刺小说家,其小说从创作观念、人物塑造和幽默讽刺风格等方面都体现出了狄更斯对他的深刻影响。同时,他又立足于中国社会现实,在坚实的民族文学的地基上,实现了对狄更斯的超越。张天翼正是在与古今、中外的对话中,有效地吸取了各种营养,才使他的创作既具有传统的民族特色,又具有鲜活的现代性。他对狄更斯的成功接受,为我们接受外来文学和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赛珍珠在进行小说创作时,除自觉接受中国文化影响外也在自觉汲取西方文化的营养,她对狄更斯小说创作的借鉴就是典型的例证.通过对赛珍珠的<大地>、<龙子>、<同胞>与狄更斯的<双城记>、<圣诞欢歌>、<艰难时世>等小说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赛珍珠在社会题材的选择、人道主义主题的确立、人物形象的刻画以及情节结构的设置安排等方面都对狄更斯有所借鉴并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9.
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他把现实的社会生活作为自己取材的对象,竭力挖掘其中的内涵,发现其中蕴含着的美与魅力,将大众文学与高雅文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狄更斯创作的众多小说中,表现出一些共同的艺术特色,即作品的庶民性、独特的人物塑造观以及夸张和幽默的语言描写。狄更斯独特的创作手法使他的小说成为真正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10.
跨文化文学接受是影响文学创作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老舍小说创作起源于西方文学作品的阅读。他的小说创作深受与他秉性、家境、社会阶层较为接近的狄更斯的影响。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使用的艺术手法与狄更斯极为接近。如从外表进行喜剧性的刻画,夸张的笔触、奇特的比喻和戏谑夸张的语言的运用等等。  相似文献   

11.
论《双城记》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城记》是狄更斯晚年的力作,这部小说通过描写法国大革命前后发生在巴黎和伦敦的故事,反映了各种各样的人和所表现出来的人性。小说表现出一系列的美学特征:强烈的人道主义倾向,悬念迭生的故事情节以及沉稳凝练的语言风格,从而体现了狄更斯独特的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12.
英国工业革命所引发的空间认识的变化由人物之间沟通互动的礼貌距离所体现出来,保留传统礼仪之后受到商业贸易往来的影响出现了新的内涵相糅合的场景.文章通过狄更斯在英国工业化背景下创作的《雾都孤儿》《匹克威克外传》与《艰难时世》三部小说,分析研究狄更斯小说中有关人物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包括鞠躬礼、屈膝礼、脱帽礼和握手礼等社交距离...  相似文献   

13.
《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最具代表性、最受读者欢迎的小说之一。该小说充分体现了他的语言特色。人物语言的口语化是狄更斯构建该作品语言风格的主要技巧之一。从语音、语法和词汇3个层面分析了该作品中人物语言的口语化特征,同时分析了口语化手段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中所起的功能和作用。口语化的创作手段不仅揭示出人物的社会属性,而且还反映出了人物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圣诞颂歌》、《着魔的人》和《发信号的人》是狄更斯在不同时期创作的具代表性的鬼故事。狄式鬼故事中,幽灵意象作为人的镜像式他者映射了小说主人公的局限和缺失。幽灵以震撼和提醒的方式促使主人公实现了美好人性的回归,构成了狄氏鬼故事的共同主题。狄更斯将圣诞节因素和鬼故事元素有机结合起来,表达了对社会和人性的反思和救赎意图。作者规避了"鬼之存在与否"的问题,用"神奇"的文体创作出了更具人文价值的超自然小说。  相似文献   

15.
查尔斯.狄更斯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是世界文学中的一位伟大的作家。家庭被称作是狄更斯小说的基石,他创作的作品《远大前程》中有许多不同的家庭形象。本文旨在通过这部经典著作所描写的家庭形象,探讨狄更斯的家庭情结,从而揭示其中折射出的家庭理想。  相似文献   

16.
查尔斯.狄更斯(1812一1870)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创始人。《匹克威克外传》是狄更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它在英国文学史上最主要的贡献是最早以当代现实生活为创作素材,并把平民当做小说的主人公。本文对这部喜剧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平民意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老舍是中国20世纪最为杰出的长篇小说大师之一。在英国讲学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英文小说,深受狄更斯作品中的人物和故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他又立足于中国社会的现实,将狄更斯的风格进行变异,融汇到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去,形成别具特色的幽默风格,成功地树立了自己的"京味儿"文学艺术。  相似文献   

18.
老舍是中国20世纪最为杰出的长篇小说大师之一。在英国讲学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英文小说,深受狄更斯作品中的人物和故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他又立足于中国社会的现实,将狄更斯的风格进行变异,融汇到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去,形成别具特色的幽默风格,成功地树立了自己的“京味儿”文学艺术。  相似文献   

19.
伦敦是狄更斯小说的主要背景,也是其小说事件发生和人物活动的主要场所。在狄更斯的笔下,伦敦的自然环境、物质环境和生存环境都是恶劣的。狄更斯笔下的环境除了写实之外,往往也具有深刻的象征性,特别是其小说中的河流、街道等。  相似文献   

20.
狄更斯对教育的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狄更斯的许多小说都谈到了教育问题,反映了他对教育的重视。本文通过狄更斯小说对英国19世纪教育体制的批判,分析了狄更斯本人对教育所持的观点,从而呼吁人们更加重视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