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睡虎地秦简日书《马禖祝》的校读,指出“马禖祝”有作为篇题的可能性;“笱”是祝辞中的关键词,读为“苟”,假如义;整理者释为“脚”的字应改释“胠”,指胁部。  相似文献   

2.
根据秦简的记载来看,国家发放衣物,既有收取费用者,也有免费发放者,不可一概而论。禀衣收费者,主要包括“隶臣有妻者”、“居赀赎债者”、“人奴妾系城旦舂者”等,同时,免费发放衣物的对象,主要有系城旦舂,隶臣、府隶之无妻者,城旦舂、隶臣妾之老及小不能自衣者,亡、不仁其主及官者等。  相似文献   

3.
秦及汉初简牍中,致除以送达的本义出现外,其他动词性质的内涵也相当丰富,甚至还有作为形容词或读为其他字的用法,多与其本义有相当差别。秦简中名词性的致通常都可释为一种文书性质的凭证或凭券,但使用场合互有不同,亦足见其为秦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汉初用于出入津关的致确实是一种通知书性质的凭证,需与符、传等出入关凭证配合使用。需要指出的是,此类致只是携带车马等重要物资出入津关时所必备的,不宜过度夸大其使用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4.
出土文献在考古学综合研究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云梦睡虎地秦简的简文内容 ,反映出诸多考古学信息 ,如墓主人年龄、身份、秦代楚地的地理环境、行政区划的变迁、风俗等 ,这些记载为研究秦代江汉地区埋葬习俗、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提供非常珍贵的文字资料  相似文献   

5.
睡虎地秦简所反映的公物管理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政府非常重视公物管理,不仅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而且有如《仓律》、《厩苑律》、《效律》、《金布律》等一系列严密的法律规范公物的管理。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秦从一个西戎小国成为称雄于诸侯国的大国,最后统一中国,决非偶然。  相似文献   

6.
睡虎地秦简《日书》中的梦篇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占梦文献,对于研究我国早期术数文化具有一定意义。其中的瞢、、绎、择、祷、皋、幅、驷、畐等字的释读以及残文部分,需要进一步地训释和补充;其中记载的食梦之神,正如学者所指出,与《白泽精怪图》中的伯奇有一定的联系。《日书》梦篇中的推导理论已经具备后世术数原理的雏形。  相似文献   

7.
龙岗秦简和睡虎地秦简中有些问题还有讨论的余地。龙岗秦简第264简中的"贩假"应当解释为"买卖";第151简中的"田""诈伪"应理解为"欺压和欺诈"两种手段;睡虎地秦简《秦律十八种.仓律》第38-39简中的"利"当训作"饶","本"当如整理者所说,理解为"农作物"。  相似文献   

8.
9.
睡虎地秦简的出土向世人展示了秦国妇女婚姻状况的诸多方面,由此可知秦国妇女的婚姻选择相对自由且受官府保护,妇女的社会地位也相对较高。这样的婚姻状况与秦国的社会环境、民间风俗、国家政策是息息相关的。大体而言,秦国妇女虽然也生活在男权社会,但较之后世的妇女,其婚姻自主性与自由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0.
秦朝法律作为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法律自然有它残暴的一面,但从《睡虎地秦简》来看,秦律并非像历来史家所描述的那样残忍苛暴,秦律中也有对弱势群体即老人、妇女、儿童的保护政策,这体现了秦律仁政爱民的一面。  相似文献   

11.
汉代蹴鞠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是蹴鞠发展的重要时期,活动群体广泛,形式多样,并初步形成了竞技规则。随着长安政治、文化中心的确立,蹴鞠的盛行区域存在着从山东经河南向陕西推移的现象。汉代蹴鞠最重要的物化形式是汉画像石,其广泛存在,除蹴鞠在汉代盛行外,还与汉代士人借物喻政的思想意识有关。  相似文献   

12.
秦汉时期的汉越民族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汉时期中国南方民族关系的主要方面是汉越民族关系,由于大汉族主义思想膨胀和越民族上层贵族中民族主义思想的抬头,所以汉越民族关系常以矛盾冲突的形式表现出来,但这种冲突在客观上起到了加强汉越民族交往,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汉匈关系的发展演变是两汉时期重要的政治现象,双方强弱位置的转换与两汉时期的政治地理条件关系密切.研究发现汉匈双方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双方综合实力形成有重大意义;阴山、河西走廊等战略要地的得失限制了匈奴势力的发展;长城防御体系的形成则使汉政权获得了战略优势.?#  相似文献   

14.
张涛  袁江玉 《南都学坛》2007,27(1):7-14
两汉时期,我国传统史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取得了辉煌成就。与此同时,易学也得到迅速发展,并对史学产生了深刻影响。陆贾、司马迁、班固、荀悦等著名史家深受易学的启迪和濡染,其史学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易学思想。汉代易学的发展为史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源泉,而史学的发展又促进了易学思想的广泛传播。易学与史学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共同推动汉代学术不断前行。  相似文献   

15.
"天人关系"是汉代社会一个颇受关注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颇具现实意义的政治问题。具体来讲,"天人理论"在汉代政治领域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政治伦理、政治斗争和"神道设教"。除了在政治领域内对"天人理论"的运用之外,汉代民间的社会心理层面对"天人理论"也有着强烈的需求,表现形式也呈现多样性,这种朴素的理论形式构成了后世民间天人理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齿轮"最早出现在秦代或西汉初年.以陕西省西安东南郊千户村出土的完整"齿轮"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并结合全国各地出土的关于"齿轮"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推断其中有一类"齿轮"既不可能是饰物,也不可能是真正的齿轮,而是作为制动用的棘轮,同时还结合汉代的时代背景,对其用途进行了合理的推断.  相似文献   

17.
依据文献史料,分析了谶纬与汉代迁都思潮之间的关系、谶纬对汉代都城文化的影响。分析认为,西汉末士人欲以迁都解"更命"之危机,王莽欲迁都以应谶纬;光武修旧都以证其承"尧后火德"之正统,却导致了人们的迁都之念;明帝时人们怀疑都洛不应天命,于是迁都之议再起;董卓以图谶为由迁都长安,曹操迎天子于许昌,曹丕应图谶而代汉。分析还认为,迁都思潮往往是国家信仰危机的产物,往往与权力之争和政权变迁密切相关;受谶纬天命思想影响,都城不再仅仅是行政区域的代称,往往成为天命的象征。  相似文献   

18.
西汉初年,汉匈白登之战,历史影响深远。一直以来学者对于白登山地望的研究较多,而对于其遗迹调查较少。笔者通过考古调查在白登山上发现了一些汉代遗迹,结合前人的调查资料以及现存遗迹遗物,探索山上遗存与山下早于北魏时期夯土遗迹及汉代平城县遗址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西汉初年,汉匈白登之战,历史影响深远。一直以来学者对于白登山地望的研究较多,而对于其遗迹调查较少。笔者通过考古调查在白登山上发现了一些汉代遗迹,结合前人的调查资料以及现存遗迹遗物,探索山上遗存与山下早于北魏时期夯土遗迹及汉代平城县遗址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寺院经济是佛教发展的经济基础,中国寺院经济形成于南北朝时期。政权对汉唐之际的寺院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以政权为代表的上层社会对寺院认可是寺院经济产生的前提,政权、信众的赠赐施舍是寺院经济财富积累的基础,寺院所从事宗教文化活动承担着社会教化和慈善事务。寺院经济的发展壮大与世俗地主经济矛盾加剧,产生了种种限制寺院经济的措施,其极端就是"三武一宗"灭佛。至唐代中叶后,寺院、僧尼的免税特权逐渐消失,寺院经济的经营模式也向禅林制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