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建构论的视角,基于田野调查的实地研究,由"物"及"人"进行逐步剖析,发掘D市越南籍旅游小商品流动商贩与中国游客的互动中"越南"作为"他者"文化丛的建构历程。进而围绕"情景族群性"这一理论视角进行讨论,展现这一建构历程的个体化因素,从而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越边境以及中国边疆治理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从老挝的外籍和越南籍居住民的管理规定、申请加入老挝国籍的法律条款、办理相关居留手续事宜以及老挝的越南籍移民面临的政策挑战等几个方面,结合老挝当地的实际情况,初步探讨了老挝的外籍和越南籍居住民的法律及政策,以期进一步全面理解老挝的移民政策。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时代,区域合作已是必然、普遍的社会事实。相应,成果共享既是目标,更是合作良性与持续发展基础。研究通过对中国广西D市越南籍散工的实证描述,认为除经济博弈因素外,基于中越两国边民长期交往而形成的文化相融是越南籍散工大量进入中国口岸务工的根本原因。这也表明,文化相融及其随之而来的理解、宽容与沟通乃是区域合作成果共享的根本。  相似文献   

4.
越南印象     
今年4月,我随国家民委代表团访问了越南,越南是我国的近邻,又是少有的几个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对我来说她是既熟悉又陌生。在这几天同越南人的零距离接触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越南人民发自内心的热情友好,感受到了越南共产党和政府的务实进取精神。扁担挑着两筐谷还有金山和银海越南国土两头宽,中间细,从北向南呈S形。从中越边境的河江省同文到南部金瓯省的金瓯角,南线距离为1650公里,跨15个纬度。东、西最宽处从东北部的广宁省芝街镇到西北越老边境长600公里,最窄处在中部的广平省,从东部沿海洞海市到西部越老边境的嘎莱仅有50公里。越…  相似文献   

5.
今日越南     
今日越南文·图/张加祥越南———中国,山连山,江连江,共临东海我们友谊象朝阳。……越南音乐家杜润创作的这首著名歌曲《越南———中国》,60年代曾经唱遍了中国大江南北。中国人对我们山水相连的邻邦越南曾经是那么熟悉亲切,后来有一段时期又那么陌生。1991...  相似文献   

6.
据《辞海》(简缩本595页)上说,元代杰出的少数民族诗人萨都剌“先世为西域回回族(答失蛮氏)”《民族词典》上也说他是“回回人”。《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讲:“元明以来,回回中涌现出象诗人萨都剌……等人,为丰富中国历史文化做出了贡献。”(见184页),通过上述大型工具书来看,萨都剌是回族人。  相似文献   

7.
越南在1945年八月革命以前,对少数民族的研究和编写有关少数民族的书籍,几乎是法国作者们的特权,而其中大部分是官吏、军官和传教士。他们所编写的书籍当然主要是为殖民制度、为传教服务的,而对了解少数民族的生活、生产以及社会制度毫无帮助。越南几乎没有人进行民族研究和编写书籍,因为在一个被统治的国家中,自由学习、研究、写书的权利是受很大限制的。八月革命以后,越南劳动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族工作,因为它是革命工作的一部分。我们的党和政府提出了具体的民族政策,同时也给负责民族工作的机关及地方  相似文献   

8.
民族学、考古学、史学都证明了:越南的各个民族都来源于共同的历史和文化。十五个不同的部落早在北属(指公元前111年西汉征服瓯雒国——译者)之前就在首领雄王的领导下组成了文郎国,当时越南民族共同体就形成了。后来,在安阳王蜀泮的领导下,两个大部落——瓯越和雒越又联合成立了瓯雒国。这样,越南民族共同体得到进一步的巩  相似文献   

9.
越南的沧桑     
《忘情季节》,又译作《恋恋三季》,是一部充满哀伤、美和希望的片子。影片以黛青和昏黄为主色调,弥漫着浓郁得化不开的湿润的哀愁。开满莲花的浅黄色水面,剧烈的雨夜,晴朗却厚重的季节,无数个唯美的画面写满昭示和预言。故事就发生在越南,这样的一个不尽的红尘人事所织成的大网中。采莲女甘欣,在平静的湖面上放声歌唱,远处,水天交接,薄雾迷蒙。她的歌声传进了莲塘主人杜老师的耳中,他们的相识为她打开了一扇充满未知的门。她用歌声走近了他,他却因心底潜藏的痛苦而抗拒,但终究把自己的诗情和无尽喟叹付与了她。疾病破坏了他的面容和人生,甘…  相似文献   

10.
11.
叶坚族有 Die、Yeh、Dram、Langya、Brilar 和 Jeh Derale 等多个称谓,这些族称有时用来称呼整个民族或其中某一部分。了解这个与世隔绝的、尚未开化的民族,对于在他们中间进行活动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有关叶坚族的准确资料对各种宗教和慈善事  相似文献   

12.
越南山区居住着一个善于捕捉和驯养野象的居民群体——莫侬族。莫侬族是我国中部高原生活历史最长的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多乐省拉格、莫达格、达格农、达格民、格荣白格、埃阿苏布各县,还有一部分居住在小江省北部和林同省西南地区。莫侬族约有4.5万余人。莫侬语属孟-高棉语族南巴那语支。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以来,由于居住分散,各地区之间的交流受到限制,莫侬族被分割  相似文献   

13.
一、华人移居越南的各个时期及其特点华人社团在越南和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是同历史上多次移民相关的长期连续的发展过程。由于条件所限,难以精确统计历史上各个时期移居越南和东南亚地区的华人,甚至连目前东南亚地区的华人数量,学者们也是各执一词。苏联专家称有2500万;中国1959年人口普查时宣布有1170万;珀塞尔认为约2000万。后者比较合理,已为许多学者所采用。移居东南亚的华人并非一个统一的整体,他们依据不同的方言、出身分属不同的华人社  相似文献   

14.
从越南民族起源传说、历史故事,民俗风情、生产生活以及语言现象等方面解读越南水文化的特点,研究越南人的文化特色和思维方式,认为越南是一个具有鲜明的水文化特色的国家,水与越南人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地理位置、生活环境、劳动条件、思维方式都影响到越南人对水的理解、感知方式和深厚情感.  相似文献   

15.
国家民委副主任吴仕民10月19日在京会见了以越南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席何雄为团长的越南代表团一行。吴仕民副主任向代表团介绍了我国民族工作部门以及民族工作的基本情况。他说,中国和越南都是多民族国家,两国民族工作部门都肩负着维护国家安定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的历史使命。吴仕民表示,中越两国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发展潜力,中国国家民委愿意与越南民族工作部门加强交流,加深了解,为推动两国民族工作的共同发展做出贡献。吴仕民会见越南代表团@李士杰  相似文献   

16.
巴纳人集居在昆嵩高原东南部和波来古的一部分地区,共七个县,分布如下:公伯陇县约一万五千人,昆嵩县二万五千人,安溪县一万人,达克博特县三万五千人,永成县和云耕县一万人,同春县七千人;巴纳族有七大支系或者说有七个民族学族群:昆嵩、戈拉、伯那姆、热楞、阿拉贡、德娄和仁高。仁高支系居住在昆嵩  相似文献   

17.
越共中央委员、越南民族和山区委员会主任黄德宜在去年12月下旬访华期间,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他代表越南53个民族寄语本刊。他说:“希望通过《民族团结》杂志向贵国各民族人民,表达我们真诚的问候,并向贵刊祝贺新年,相信《民族团结》杂志来年能够取得更大的成...  相似文献   

18.
越南泰族的由来范宏贵在越南的54个民族中,泰族人口居越(京)族、岱族之后.排第3位.共1040549人(198年),主要分布在:山罗省376037人,义安省213604人,清化省177836人,莱州省156532人,老街省37485人,安沛省3456...  相似文献   

19.
1975年4月30日,随着西贡的彻底瓦解,14.5万余名印度支那人,其中有13万越南人逃到美国及其太平洋沿岸的领地。大约有5.5万人于4月间乘飞机撤离,其余则从海上逃走。这些乘飞机离开的人中,大部分是美国人的妻小。或是美国公司的越南人雇员。雇员中大多数人多少会说一些英语,有些人还能带出相当可观的财  相似文献   

20.
越南的岱族     
岱族是属岱—泰语族的一个少数民族。它在越南各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现约有80万人。岱族是一个十分淳朴的民族。岱是所有岱族人聚居地区普遍使用的自称,仅少数地方有其他的名称,如偏族(居住于平辽、广宁等省的岱族的自称)、岸族(居住于高平省岱族的自称)、土佬族、都依族(居住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