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律孤儿"是典型的社会弱势群体之一,他们的合法权利缺乏法律保障,生存状况令人担忧,管理主体缺位,社会工作介入机制不完善,社会关爱环境不健康。政府、社会和家庭应该通过加强法律保障,加大经济投入,明确管理主体,完善社会工作,优化社会环境,为"法律孤儿"构筑一个完整的社会关爱体系,保护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对艾滋病的深入了解,艾滋孤儿的生存状况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艾滋孤儿是随着艾滋病的出现而产生的一个新的社会群体,由于面临着家庭困难、社会歧视等现实问题,艾滋孤儿成为社会中典型的弱势群体.因此,探讨艾滋孤儿面临的实际生活状况以及他们尚未能够得到满足的基本需求,进而建立一定的社会心理关怀模式,建构社会支持网络,更好地满足艾滋孤儿的需求,促进其健康成长是非常必要的.文章通过对艾滋孤儿的实地调查,了解艾滋孤儿的生活状况及社会处境,分析艾滋孤儿的需求,探讨建构艾滋孤儿社会支持系统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心理孤儿"现象日益成为大众比较关注的问题,"心理孤儿"作为一种心理不健全的现象,对学生的成长往往带来许多或隐或现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一则个案的研究,探讨了"心理孤儿"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寻找改变这种现象的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袁增伟 《源流》2017,(2):56-56
近年来,湛江各地的福利院以发展为主题,以优质服务为宗旨,对收养的孤儿、弃婴提供抚养、教育、康复等一系列优质服务,使孤儿弃婴健康成长,学有所成,成为社会有用人才。对那些集中供养的孤儿,资助他们接受正规教育,直至大学毕业。他们上学所需要的费用,由福彩公益金资助一部分,福利院积极争取学校减免一部分,福利院支付一部分。随着福彩...  相似文献   

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教材,体现了党中央对大学生的关怀和厚望,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新教材符合教学创新的需要,融汇了新内容,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既需要努力发挥教师的德行示范作用,又需要不断激发大学生自主践行的内在动力;既需要协同优化高校各种载体,又需要发挥高校之间、高校与家庭、社会、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多方联动作用。所以,积极构建并完善教师德行示范机制、学生自主践行机制、载体协同优化机制、家校社会政府联动机制等多维一体的实现机制,是推进高校立德树人实践创新、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7.
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社会环境、家庭和个人三方面的影响因素,以及学校教育工作者应该采取的几项教育措施等方面,就贯彻十七大关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问题加以探讨,以期有助于推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村留守儿童是伴随"民工潮"出现的一个新型群体,他们的教育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较为关注的一个课题。基于以岳西县方边希望小学为中心的调查发现,为力促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建构多元社会网络支持的留守儿童教育服务体系,发挥社会支持网络最大功效,需要从依托政府主导、学校服务、社会多方参与支持,借助社工模式、创新社会支持方式等多方面建构留守儿童教育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9.
农村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存在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存在失学未成年人教育被忽视;外出务工家长对留守子女物质生活的过分满足与家庭道德教育严重欠缺的矛盾;家长及社会上的"钱"、"势"观,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成长形成冲击;不良的影视、网络、出版物,造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观混乱;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处罚过轻,满足了未成年人心理上的刺激等的问题。应采取成立专门机构,整合各职能部门,共同打造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环境;增加政府投入,建设青少年活动场所;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托管机制等措施,提高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存在许多问题,究其原因,既有社会、家庭、学校等客观方面的问题,也有学生自身主观方面的问题,对此,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加强大学生的"三观"教育,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大力净化高校校园及周边环境,同时,加强法制建设,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以推动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与学校德育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现实状况以及家庭德育等因素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因此,要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来说,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系统工程都是十分必要的。美国心理学家尤.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发展生态学理论,对于我们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一体化体系和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无疑有着一定的借鉴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新机制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完善和发展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根据新情况、新问题,构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机制。构建一个包括学校教育机制、家庭培养机制、社会管理机制、实践体验机制、评价机制等5个方面的,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思想道德教育新机制。  相似文献   

13.
回归教育基本命题、实施素质教育和实现受教育者自我发展,决定了构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生活课堂是必然的选择。当前构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生活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知识凌驾于生活之上,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被边缘化;教学活动规训化,课堂教学缺乏活力;脱离学生生活的说教式灌输,难以使学生完成人格的自我构建。针对这些问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生活课堂应当转变课堂理念,确立生活本位;重塑师生关系,体现课堂教学的生活意义;课堂教学去模式化,激发生活课堂的活力;变革单一的教学方式,探索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4.
社会救助在满足低收入家庭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对家庭赡养伦理的挑战。论文采用民政部低收入家庭认定指导中心委托项目"低收入标准制定和调整方法研究"的实地调研资料,运用NVivo质性分析工具进行了词频分析和内容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救助的"去家庭化"趋势,带来家庭赡养责任的逃避、救助依赖与攀比心理,"再家庭化"过程中则面临子女赡养能力不足和健康照料缺失等问题。由此,论文从现代化与老龄化理论、生命周期理论的角度,探讨了社会救助对家庭赡养伦理产生挑战的原因,并提出实现政府兜底与家庭赡养责任的融合、强化低收入家庭中子女赡养的法律责任、构建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救助政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全党全社会都要十分关心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近年来,由于社会文化生活中的消极现象特别突出,对青少年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冲击、淡化着学校教育。这是目前青少年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障碍。为此,从全社会着眼,给青少年营造一个有益的大环境,是十分重要的。1.整顿文化市场。文化事业对培养人民健康的精神情趣,激励人民奋发向上,促进社…  相似文献   

16.
"傍老族"这个特殊群体的出现有学校、家庭、社会和他们自身等各个方面的根源.要解决好"傍老族"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要加强就业指导,要及时给他们断奶,"傍老族"们也要振作精神,走好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17.
农村留守儿童是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大规模农村劳动力转移而出现的新社会群体。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的不断增多,有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心理、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越发凸显,尤其是近年来相关安全事故频发,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结合现状,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是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解决的路径也应当以此为出发点,寻求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力量多管齐下、共同发力的有效机制,确保农村留守儿童的自身安全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四有"依然是对当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要求标准."四有"人才教育观点也依然是当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政治责任、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教育机构及家庭等社会环境因素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关注下一代的成长,关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紧紧抓住学校、家庭、社区等各个环节,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有机结合,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织就一张“防护网”。以家庭为依托,突出体现“一颗心”孩子的健康成长,牵动着百万家长的心,涉及百万家庭的幸福,关系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国家的未来。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未成年人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课堂,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好的家庭能对子女进行良好的启蒙教育,帮助子女塑造美好的心灵;相反,不良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就会…  相似文献   

20.
<正>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其健康成长关乎国家的未来。因此,政府应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索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有效策略。从研究现状来看,青少年心理健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仅依靠单一主体远远不够,需要整合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主体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