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责任是一种职责或任务。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有社会就有责任,身处社会的个体成员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条文,带有强制性。责任是人的一种精神品质。但是由于责任往往意味着负担,承担责任需要很大的勇气,实际上,政府逃避责任、回避责任,甚至推卸责任的现象并不少见,这大大的损害了政府在公民心目中的形象,有损政府公信力。笔者主要从探讨责任的重要性,以及行政问责制度的建设方面着手,希望能系统的阐述承认责任并不简单这个议题,并寻求这一问题的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朱莲茹 《经营管理者》2009,(22):260-260
在全球新公共管理运动改革的浪潮下,强化政府官员责任和构建责任政府,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改革的趋势之一。在这一潮流的影响下我国在建设责任政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当前,我国行政问责存在诸多问题并造成了不良后果。本文就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内容、意义,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问题,以及完善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行政问责制有利于政府更好的回应民众的偏好和需要,使政府更富有责任性,是我国建立责任政府的重要制度安排。然而,受我国传统行政文化影响,公务员中官僚主义盛行,缺乏责任意识,贪污腐化、权钱交易等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政府形象和信誉。本文从公务员责任意识角度分析其对行政问责的重要性,并提出提高公务员责任意识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汪博 《经营管理者》2009,(20):303-303
在非典危机中启动的问责制,已从非常时期的非常措施逐步发展,开始走上制度化的轨道。"可问责政府的理念"在中国的行政改革中得到全面推行,本文诣在总结我国行政问责制发展的历程,鉴于我国在问责中存在问责法律体系不健全,权责关系模糊,责任难以界定位、公民参与意识的淡薄等方面的问题。对此应从加强问责机制的立法,明确权责关系,强化责任意识,健全行政问责救济制度等角度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克服问责制面临的困境,使其发挥预期功效。  相似文献   

5.
行政性问责与程序性问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寿龙 《决策》2004,(8):45-45
行政性问责往往是责任政府运作的开始。但要使责任政府稳定而有效地运作。就需要由行政性问责进一步走向程序性问责:完善责任制度的法律基础。在制度层面。完善责任制的各项程序。通过程序保障在责任面前人人平等。尽可能减少问责过程中的“警罪羊”问题。  相似文献   

6.
《领导决策信息》2008,(39):16-17
2007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2008年3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新一届政府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称,"要建立健全决策后评价、反馈纠偏和决策责任追究等制度;2008年要选择部分省市和国务院部门开展试点,加快实行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和绩效管理制度。要把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等行为作为问责重点。"2008年9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表示,"一些干部缺乏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并严厉批评"有的甚至对群众呼声和疾苦置若罔  相似文献   

7.
蒋丽群 《经营管理者》2009,(18):184-184
实行行政问责是建立责任政府的有效途径。我国实行行政问责制的时间不长,但取得的成果引人注目。简述了行政问责制的概念及几年来的实行情况,分析了行政问责制在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办公室业务》2009,(5):64-64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部际联席会议15日召开第二次会议,会议强调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下力气再减少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切实加强对行政审批权力运行的监控,推动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9.
行政问责制是对政府的违法或不当行为追究责任的制度。我国的行政问责制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它的问责主体单一,问责的法律制度仍不够完善,权责难以界定,问责标准不够明确,公民参与政府问责的积极性不足.因此,应该加快行政问责的制度化建设,实现问责主体多元化,严格划分权责界限,厘定问责标准,加强公民参与政府问责的制度化,以利于行政问责制的逐步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领导决策信息》2008,(27):12-12
建立行政问责制度,全面推行行政问责,是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但现实生活中,我国行政问责推进迟缓和操作扭曲并存,行政问责存在行政责任界定不清、行政问责依据缺失、行政问责程序不完善等突出问题。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李军鹏最近撰文指出,目前,我国行政问责的可操作性不强,  相似文献   

11.
行政责任是行政伦理的重要内容,是我国行政改革将要追求的一项价值实现,本文试图从多个方面对我国责任政府建设体系进行解答。  相似文献   

12.
行政绩效问责是行政问责制的一种形式,它通过对政府绩效水平的考察,对未达到绩效目标的政府组织及其公务人员追究相应的责任,是行政问责制的深化和发展。行政绩效问责把问责制与政府绩效相结合,对政府行为具有激励和约束的双重功能。本文深入研究了我国行政绩效问责的相关理论,对其产生和发展情况进行了梳理,并对行政绩效问责在我国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未来中国改革,重在建立"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和创新政府"。这五大政府理念是"新行政精神"的基础架构。"新行政精神"具体可概括为十大理念。一是法治精神。要依据法律治理行政机关做出的行为而非管制公民的活动。二是理性精神。要在不同价值之间找到各自的分量,  相似文献   

14.
行政问责制是我国推进责任政府建设,提高政府执行力的重要制度保障,也是我国构建高效廉洁的行政管理机制的有效途径,对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明确政府职责权限,提高公民参政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点,本文对我国行政问责制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5.
加大行政问责力度,消除懒政现象,扫除落实政策、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障碍,是当前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过600多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有效的行政问责制度。吸收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行政问责制度的有益经验,对于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责任型、服务型、廉洁型、法治型政府建设,努力提高各级政府的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快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杨红 《经营管理者》2009,(18):395-395
行政问责制是构建责任政府的关键步骤,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分析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行政问责制的路径:加强行政文化建设,强化官员和民众责任意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明确行政责任;完善行政问责制相关法律法规;强化人大和媒体的监督力度,扩大公民的参与。  相似文献   

17.
作为责任政府的产物,官员问责制进入大众视野已有一段时间。通过问责来限制和规范政府权力、责任和官员行为,最终达到权为民所用的目的,是建设现代服务型政府的应有内容。而被问责官员的出路往往备受  相似文献   

18.
如今,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成为影响人们日常生活与社会发展的巨大阻碍。作为公民代理人的地方政府理应承担起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责任,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由于地方政府生态责任意识淡薄、生态职能履行偏失以及生态保护的法律制度不完善,导致地方政府生态责任的缺失。地方政府畸形的发展观与政绩观、生态责任履行监督机制不健全和生态责任问责机制不完善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为此,应强化地方政府生态责任理念、平衡地方政府职能关系、完善地方政府生态保护法律制度、建构地方政府生态责任追究机制,以改善我国地方政府生态责任的履行。  相似文献   

19.
刘颖 《管理科学文摘》2009,(10):249-250
近期以来,我国政府开始尝试一种对行政行为监督的行政问责制度,以解决对政府行为、政府官员缺乏监督这一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但该制度刚刚起步,还有很多欠缺的地方,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本文通过对西方国家行政问责制的研究,来探寻建立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领导决策信息》2008,(12):13-13
案例背景今年初,刚刚诞生的新一届云南省人民政府,第一个大动作便是颁布《关于省政府部门及州市行政负责人问责办法》,在全省实行行政问责制。省长秦光荣强调,出台行政问责办法,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步骤,是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的需要,也是政府履行好职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